建造师
2009年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技巧问答
一、应考者应如何理解《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作用?

  1、对大纲作用的理解

  应试者在准备建造师考试前应充分解读《考试大纲》的内在精神、大纲的要求、报名的条件、考试的科目和对章、节、目、条下具体掌握、熟悉、了解等知识点的解读,包括案例分析样题的解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学习指导用书是非常有帮助的。《考试大纲》不仅是对应考者的指导,也是对考试指导用书编制、命题者出卷的指导,是各方行为的指南,它具有法律的效力,必须共同遵守。

  2、对大纲内容特性的理解

  建造师考试大纲内容体现“五个特性”,即体现“综合性、实践性、通用性、国际性和前瞻性”。综合性,即大纲要涵盖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艺性工业工程等;实践性,即大纲要能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解决处理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性,即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法,符合WTO规则的有关原则;通用性,即要以工程管理学科为主,涵盖其他专业学科;前瞻性,即要拓宽建造师的执业范围,充分考虑将来与国际建造师互认。建造师考试大纲坚持“六个结合”方面。坚持“与建造师的定位相结合,与高校专业学科设置相结合,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结合,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结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结合和目前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平稳过渡相结合”。专业考试大纲范围包括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点,以突出施工阶段管理为重点,内容包括:专业工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

  3、对大纲编制方式的理解

  大纲的编写方式是在吸收我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经验基础上,创造了模块式的大纲结构和编码结构,不仅使大纲更加详细、明确,而且便于查找、复习。大纲编码采用8位编码结构,可以清晰地表明专业、级别以及章、节、目、条的结构,当然对于知识的体系性、系统性、联系性有一定的影响,这需要我们的应考者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和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要把建造师考试理解为执业资格考试,而不是学历教育或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简单掌握。

  4、对考试专业科目调整的理解

  根据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第三条“考试内容及试题类型”的规定,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分综合考试和专业考试。综合考试包括《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三个科目;专业考试为《专业工程管理和实务》一个科目,2004版该科目分为房屋建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公用、通信与广电、机电安装、装饰装修14个专业;2007年版调整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即将原“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合并为“建筑工程”、 将原“矿山、冶炼(土木部分内容)”合并为“矿业工程”、 将原“电力、石油化工、机电安装、冶炼(机电部分内容)”合并为“机电工程”。调整中未变动的专业类别有7个:公路、铁路、民航机场、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市政公用、通信与广电。应试者要充分关注《考试大纲》2004年版和2007年版的异同点,调整、变动、增加部分的内容往往是下次考试命题的重要内容。

  5、对报考科目内容的理解

  应考者在报名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一个专业进行考试。即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按“3+1”设置,综合知识与能力考3门,专业知识与能力考1门。综合考试以各专业通用部分的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为内容,突出共性,各专业应考人员均应知晓。专业考试突出和强调各专业的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以及各专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特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6、对题型的理解

  执业资格考试采用标准化试卷,综合科目试题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专业试题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综合(案例)分析题。又根据建市监函[2004]20号《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的通知,一级建造师各科目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分值按下表1设定。

序号

科目名称

考试时间(小时)

题型

题量

满分

1

建设工程经济

2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60 多选题 20

100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3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70 多选题 30

130

3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3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70 多选题 30

130

4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4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题

单选题 20 多选题 10

案例题 5

160

其中案例题120

  二、应考者应如何解读《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的作用?

  调整《考试大纲》后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专业面更宽,且考试的时间更紧张,具体试题的出题深度,尤其是专业考试科目的综合案例试题到底是如何调整很难把握。一级建造师已经历过三次,通过的人数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以前“原则上应保证考题难易、大小、长短、宽窄适中,题目要简明准确”的规则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可能会从控制通过率、增加难度系数、增加综合性和复杂性、增强判断分析能力上提高整个执业考试的水平。

  针对《考试大纲》的调整,《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作了相应的调整,其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作了大量的补充和适当的修订,特别在知识点理解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作了更全面的补充,为应考者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和考试范围、深度和广度上的把握作了很好的界定和衡量,也是命题者命题的主要依据。

  考试范围完全限于由建设部组织编写、人事部审定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明确的内容;考试的深度基本限于《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在专业考试中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应是对各专业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以及各专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所考知识点不会超出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的范围和深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考者应始终以大纲为依据,以考试用书为内容,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重点复习。对大纲上没有的、考试用书中没有涉及的、实际工作中有争议的、法律法规中有表述不一的,在命题中一般不会出现,应考者不必再花时间去复习、考虑,也即应考者应重点吃透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紧紧围绕考试用书中涉及的内容和深度,并灵活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内容,加上自身在实践中的体会,应是我们应考者复习、应考中重点注意的问题。

三、对应考者复习方法有何建议?

  1、以系统性知识了解为基础,以知识考点为重点的复习方法

  考试大纲是国家对一级建造师综合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命题的依据,是应考者复习范围和复习内容的依据,也是考试用书编写的依据。考试用书是对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的解释,是对问题的回答,不涉及“为什么”和过程推导。考试用书的编写方式其章、节、目、条的编码与相应考试大纲完全保持一致,内容完全是针对考试大纲的知识点编写的,它不同于一般系统阐述一门学科的教材,所以应该注意到,这种编写方式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应考者查阅、复习,要求和答案也非常清晰明了;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逻辑性、推理性、关联性相对薄弱,对于应考者来讲理解、记忆和弄清知识点的内在含义和相互关系较困难。因此,建议应考者可以查阅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对于真正掌握、熟悉和了解有关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来讲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建设工程经济》这门考试科目,它主要涉及建设工程经济、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建设工程估价三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应考者可以先结合考试大纲系统地学习一下这三门学科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一般来讲,系统性学科(如《建设工程经济学》)的教材或参考资料基本上能涵盖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现金流量、利率、资金时间价值、项目周期、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财务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和盈亏平衡点、敏感性分析、价值工程、设备寿命及磨损更新等),对于有些教材或参考资料没有的而在考试用书里深化的知识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设备租赁与购买等)可以结合建造师考试用书中明确的概念来综合理解。

  在基本弄清教材或参考资料内容的基础上,再来针对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逐条复习和理解,以系统性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中知识点掌握为重点复习,这样对于全面弄清大纲和考试用书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容就容易得多,而且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重点和全面兼顾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为纲目式结构。综合考试大纲与专业考试大纲均按章、节、目、条的层次编写。考试大纲中,“章”反映的是“学科群”、“节”反映的是“学科”、“目”反映的是“知识能力结构”、“条”反映的是“知识点”。 其中“目”按掌握70%、熟悉20%、了解10%的比例和顺序来表述。

  要求“掌握”的是重点内容,也是命题的重要考点,要求应考者能灵活应用,复习时应考者对这部分内容要理解得详细、深入;要求“熟悉”的内容是重要内容,应考者除弄清楚各个知识点的原理、内容、依据、程序及方法外,还要注意与其他易混淆的知识点做对比,加强记忆;要求“了解”的是相关内容,考试深度较浅,考题更直观,易得分。根据以往执业资格考试的经验,重点与非重点知识点均会出题,因此,应考者应遵循突出重点和全面兼顾的复习原则,考试前全面复习甚至通读多遍考试用书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抓住重点及重要内容等要点进行重点复习。

  3、复习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应考者在遵循突出重点和全面兼顾复习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进行大量模拟试题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检验复习效果,提高应考者对考题及考试的适应性。同时,在练习时应注意对正确和错误答案的原因分析,而不是只选出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而应弄清楚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因为练习是模拟试题,实际考试中可能恰巧是用另一种提问方式,这样反复练习,对全面和熟练掌握知识点是非常有益的。

  [例1](单项选择题):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称作技术寿命,又可以称作( )

  A、物理寿命

  B、经济寿命

  C、自然寿命

  D、有效寿命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应该是“D、有效寿命” 。练习时同样也应弄清物理寿命、经济寿命、自然寿命等概念。物理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也称自然寿命。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故题目可以改为:

  [例2](单项选择题):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称为自然寿命,又可以称作( )。

  A、物理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有效寿命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物理寿命”。应考者全面掌握了设备的各种寿命概念,考题再变化也就不担心了。

  4、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应考者对大纲和考试用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应深刻理解和特别注意区别“目”中相关“条”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和具体方法的灵活应用,在考试时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点。

[例3](单项选择题):下列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可用来判别施工质量是否属于正常状态的方法是( )。

  A、分层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答题分析]:对于这样的考题,应考者首先应该抓住“质量统计分析方法”这个关键知识点,是属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科目中质量控制中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四种。分层法是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找出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因果分析图法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排查找出其最主要的原因;排列图法是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查检查或检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分析,以及造成质量问题和原因的统计数据分析排列出问题的累计频率和频数,得出应重点管理、次重点管理和适当加强的问题,又称ABC分类管理法;直方图法是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题中要求判别“施工质量是否属于正常状态”,很显然“D、直方图法”应是正确答案。

  这四种方法的概念和内容在考试用书中均非常明确。命题者在命题时可以通过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应考者对于这四种方法概念、特点、区别和具体应用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或其他的知识点通过专业考试的案例考题的形式来命题,应考者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完成试题。

  [例4]某施工单位的质检部门对其下属分公司承担的某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抽查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

  (1)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对于本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质检部门适宜选择哪种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

  (2)试分析混凝土预制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什么?

  (3)对出现的主要问题分包单位可采取哪些主要技术措施进行防治?

  [本题考核要点]:考核应考者对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应采取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题答题思路]:

  (1)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除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四种外还有其他多种方法,但考试大纲中只列出了这四种,因此,应考者应紧紧围绕大纲要求,不必再答其他的统计方法。

  对于质量控制管理中,对通过抽查检查或检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分析,以及造成质量问题和原因的统计数据分析排列出问题的累计频率和频数,得出应重点管理、次重点管理和适当加强管理的问题,应选用排列图法进行分析。

  (2) 主要质量问题:

  2) 绘出排列图(略,参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试用书》中1Z204083)

  3) 分析:根据累计频率在0%~80%区间的为主要问题,在80%~90%区间的为次要问题,90%~100%区间的为一般问题的判别原则,通过排列图可以得出主要原因是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是应该重点管理的问题;蜂窝麻面是次要问题,是次重点管理;局部露筋、强度不足、其他是一般问题,按常规适当加强管理。

4) 主要的质量问题是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参见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中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的内容,可以根据考试用书公路工程分册第1B428034的内容回答,即:

  1) 选用优质的水泥和优质的骨料;

  2) 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当水灰比过大时容易出现裂缝;

  3) 避免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后使用;

  4) 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

  5) 避免出现支架下沉,脱模过早、模板不均匀沉降;

  6) 混凝土浇筑时要振动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护工作。

  7) 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阳凉棚的降温措施,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