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课程辅导 > 课堂笔记 >

四川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重点复习资料有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14 12:19:22

    2020年4月自学考试考试时间为4月11-12日,众所周知,自学考试是一种在职教育,它主要靠自考生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学业。这就是说,自学是考生参加学习的主要形式,如何提高自学效率则是每位自考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今天四川自考网小编继续给大家总结四川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一些重点资料 希望对各位备考考生有所帮助。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重点复习资料有
从公文制发机关来划分
可以分为三类:法律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和党的文件。
(1)法律法规文件。法律法规文件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文件具体可分为三种:
① 法律文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都是法律文件。
② 法令文件。法令文件是指根据宪法规定所制发的一种文件,通常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或国务院总理的名义发布的。
③ 行政法规与规章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制定的各种法规,就叫行政法规。
(2)行政文件。行政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日常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件。它具有领导作用、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和公务联系的作用。如:经常用的通知、报告、请示、意见等都是行政文件。
(3)党的文件。党的文件是由党的机关制发的,是党的机关所使用的,反映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党的建设的活动。
注意:我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下面有各省、市人民政府,下面是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国务院中有各个部,省政府下面有各个厅、市县政府里有各个局,这都属于行政机关。另外还有一些党的机关,党委系统的最高机关就是中共中央,下面是省、市党委、地区市的党委、县级党委和乡镇级的党委。
从公文的性质和作用来划分
可以划分为五种: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公文文种的定义
公文文种也就是每份公文的名称。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名称。名称就是事物的概念,事物的称号。公文作为国家管理的一种工具,也有自己的名称。每一类公文都有不同的名称,如命令、决定、通知、章程、条例、计划、总结都是公文的名称,通常情况下人民把这些公文的名称统称为文种。
公文文种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统一公文的文种非常的重视,在1951年9月,国家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公文文种为7类12种。1957、1981年又做了相应的调整,1987年、1993年和2000年都做了规定,这就表明:我们国家对于统一公文文种是非常重视的。
在考试中考的内容有:现行公文的文种,即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2000]23号文件”发布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中规定的文种,这是需要大家记住的。
共有13种:
(1)命令。有时就简称为“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记要另外要注意:在我国党政机关中使用的公文文种,中共中央办公厅曾经颁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简称《条例》,规定了党的领导机关可以使用的文种,共有14种,与前面的13种有所区别,这是需要大家记住的,可能出题的形式是:我国现行的文种有哪些?或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的文种各自有哪些?
党的机关应该遵守的有:
(1)决议(2)决定(3)指示(4)意见(5)通知(6)通报(7)公告(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条例(12)规定(13)函(14)会议记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颁发时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在2000年的8月24号由国务院发布;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是在1996年5月3号中央办公厅颁发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种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14种都带有法规规章的严肃性,所以党的机关就应该遵守《条例》,国家的行政机关就应该遵守《办法》,在制发公文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守,不能违背。刚才所讲的13种和14种就被称为法定公文文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应用文种,应用文种如:计划、总结、意见、实施方案、细则,这些文种也是机关中常用的一些文种,但是它不具备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所以我们所说的13种和14种可以独立的对外行文,用文件的版头来印刷,上面套上红色,因此,我们通常称之为“红头文件”,也就是说“红头文件”包括《办法》中规定的13种和《条例》中规定的14种,至于计划和总结就不能单独的对外行文。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表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公文姓“公”,是代表法定的机关与组织的,是机关和组织行使职权、承担义务、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作。公文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是代机关立言,要反应的是机关领导集体的意图和志愿。是领导机关集体意志的体现,而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因此,在写作当中,要防止以个人的意见而成为机关的意见,把其体现为公文。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包括国家机关社会一些企事业单位中,质量并不是特别高,质量差的公文还是常见的,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有的甚至同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如果经常出现这些常识性的错误,就会影响到机关的权威性,和机关的声誉,同时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混乱。所以,强调公文的撰写人员,要正确认识到公文写作的意义和自己肩上的责任,要把握公文写作的技巧,认真履行职责,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公文写作的构成: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
起草初稿
是指构思完成后,动笔行文写出公文初稿的具体过程。根据机关工作的实际需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既定的主旨,把精心构思的布局,转化为文字篇章的工作,在公文起草实践当中,起草公文可以由一个人来承担,也可以由多人来承担,主要是根据公文的重要程度和机关文书人员队伍的条件来确定。
公文起草组织可以有三种形式:
1.由一个人准备选取材料,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
主要是适用一些比较小的机关和单位。如:便函、简报、事务性的通知。其主要优点在于集中在一人之手,可以全局在胸,思路开阔,一气呵成。但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篇幅较长的公文来说,这种封闭型起草形式也存在诸多缺点,如人单力薄、精力分散;在材料取舍、观点提炼和角度选取上,往往易受个人视野和素质的限制;写作效果因人而异,难于保证。
2.由多人共同讨论、构思和准备材料,最后由一人执笔起草。这是一种开放的起草方式。这样就可以扬长避短,拓展视野,观点新颖,角度得体,集思广益,最后由一个人写出。最后的执笔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执笔人要善于听取意见,敏锐地抓住闪光点,但又不能安于记录和代笔,把各种不同的见解统统搬进文稿,造成主旨不明确,要求不统一,风格不协调。
3.由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贯穿成文,重要会议的报告、总结,重大的方针政策性决定、决议,布置全局性工作的指示,由于其涉及面大,篇幅大, 文字要求的水平高,往往由领导机关的文秘部门牵头,吸收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文书人员参加,组成起草小组打团体战。分工起草必须注意紧密联系,互通情报,确保全文思想一致,内容协调,风格统一。
讨论修改阶段是指对初稿进一步加工直到形成送审稿的过程
它是公文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公文写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公文在立意时,要反复推敲与锤炼,布局时要反复构思,起草时精雕细琢,都是修改的体现。在这里,主要是指对公文初稿形成之后的修改。
“善作不如善改”,好的公文往往是改出来。草成的初稿只是一个粗糙的毛坯。公文写作者,无论经验如何丰富,才思如何敏捷,撰写中往往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确限制,或材料不全,或业务不精,或意不称心,或文不达意,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因此,起草人必须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多读多看,反复琢磨。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对初稿进行讨论,多方听取和征求修改意见,然后再进行修改,使公文不断地趋于完善。
发挥公文效用,把好公文质量关
公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发挥效用的问题。做好了公文的起草工作,并不等于作好了业务工作,从国家方针到各方面的具体事务,都要靠公文传达和交流,所以,只有提高公文的质量,才能做好业务工作。
在思想内容方面
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2003年10月份的中就考到了一个多项选择题,即公文质量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指( )。
政策性强,就是要求政治上正确,思想观点正确,准确地宣布、传达、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精神。政策性是衡量公文质量的重要条件。所谓针对性强,就是要求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分析情况全面深入,精辟透彻;提出问题,符合实际;解决矛盾,切实可行;指导工作,卓有成效。所谓科学性,就是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敢于实事求是,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在文字表达方面
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所谓结构严谨,是指章法问题、布局谋篇的问题。这就要求主次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衔接自然;联系紧密、完整划一。所谓语言精当是指运用语言要精确、简明、贴切、恰当。行文规范是指公文的文种、格式要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为了更好的发挥公文作用,就必须在公文写作上严格把握好质量关,每一个公文撰写人员都必须认清职责,注重撰写公文的质量。
机关领导要亲自动手撰写重要公文
这一部分不作为考试重点,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公文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1981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
 
今天就先给大家总结到这儿了哦 想要关注更多资讯请大家持续关注四川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