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教材大纲 >

社会工作实务自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05-05-12 18:45:53

课程代码:0273

自学用书:《社会工作实务》,库少雄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参考用书:《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和学习的目的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是从事社会福利工作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工作人员只有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资源的最大化,从而为案主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学习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一、自学要求
1.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按其工作对象可划分为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三个不同的层次。
2.理解: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些理论如系统论、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3.掌握: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如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医学模式、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在整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案主变化过程的程序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为案主提供咨询也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
2、促成变化的过程。
3、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概念)。
4、人类行为医学模式。
5、人类行为的的生态学模式。
6、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7、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8、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9、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
识记:
(1)慈善组织协会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2)睦邻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3)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工作
1.识记:
(1)社会工作的涵义。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3)社会工作职业。
2.领会:
结合书中的案例明确职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人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第三节 总体社会工作实务
识记:
(1)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涵义。
(2)总体社会工作的特征:最先接待案主;应有能力诊断案主的需要,界定案主的压力与问题;在服务过程中,能运用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工作程序的6个步骤。
第四节 促成变化的过程
1.识记:
"促成变化的过程"的步骤:界定问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并签订契约;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介入策略;选择并实施适当的介入策略;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监管与评价介入的成效;注意运用适当的研究成果与最新技术;结束。
2.应用:
结合书中的案例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理解"促成变化的过程"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
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识记: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者、经纪人、呼吁者、赋权者、行动者、调停者、谈判者、教育者、发起人、协调人、研究者、领导者和公共发言人。
第六节 系统论的观点
1.识记:
系统论的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整体性:由各元素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大于各元素简单相加所产生的效应。系统的整体性就反对在分析和研究系统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时把系统人为地进行分割。关系: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地元素之间的关系与各组成元素本身同样的重要。它表明系统之中的元素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元素之间存在着连接在一起的纽带,系统论强调系统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但反对那种简单的"因果"解释。自动平衡:指的是大多数活性系统寻求系统内部的平衡以维持系统的继续存在。
2.应用:
应用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处理案主的问题。
第七节 咨询-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领会:
"咨询"和"临床社会工作"是总体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咨询的能力与其他能力同样重要。
第八节 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与生态学模式
1.识记:
(1)医学模式的涵义:它把案主看做是病人,首先诊断病因,然后提供治疗。病人的问题被认为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之内。
(2)生态学模式的涵义:生态学方法同时注意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机能失调,并把治疗和变革结合起来。人被看作是与环境中的所有因素相互作用而适应环境和不断发展的。生态学的方法试图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使人的需要与人所处的环境之间有更好的协调。其重点之一是"环境中的人"的概念,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家庭、教育、商品和服务、就业、政治、宗教等等)是相互作用的。
2.领会:
(1)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正常发展的阶段性,重要事件;人类差异的影响和应对行为。
(2)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实质: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学的方法,不过它强调通过研究行为的动因以理解行为。研究的目的只是为获取技能提供知识,从而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种关于行为和行为选择的观点和方法。这一模式为整合关于人类行为的知识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基础,为组织更广泛、更具体的研究内容提供了一个框架。
3.应用:
应用"环境中的人"(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九节 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领会:
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把人和为人们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联系起来;促进系统高效、人道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制订和修订社会政策;赋予危难中的人们以应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发展和试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十节  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
识记:
(1)微观社会工作的社会个案工作和个案管理的涵义。
(2)中观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小组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涵义。 
(3)宏观社会工作的社区组织、政策分析和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
第十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1.识记:
(1)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
(2)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3)社会工作的本科生应达到的技能水平。
2.领会:
(1)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知识的规定。
(2)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规定。
(3)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
           第十二节 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领会:
社会工作人员应尽可能掌握多种介入方法,明确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介入策略。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
一、自学要求
1.了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对案主或自己的价值矛盾应有清醒的认识,
社会工作的价值序列,如何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特许交流原则,象艾滋病之类问题的解决将会面临极其复杂的价值矛盾和冲突。
2.理解并掌握:处理价值矛盾应注意的策略,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案主自决的原则,保守秘密,制度取向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界限,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和对服务成效的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
1、知识与价值。
2、解决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3、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的理依据。
4、贯彻案主自决原则的意义及在贯彻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5、相对保密的涵义及其应用的领域。
6、其他价值取向的社会服务。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知识与价值
领会:
知识与价值的区别。知识,是关于世界与人的研究结果,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价值,则是用信仰和道德规则来评判是非,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领会:
处理价值矛盾的策略。确定它的存在;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付诸实施,但应具体环境而定;个人价值服从于待业价值;鼓励案主探讨他的价值,并把他的价值与可能的选择方案联系起来思考;在案主不侵害他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让案主去做他想做的事,满意他的需要;在价值取舍时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序,然后进行选择。
第三节   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
1.识记:
处理与自己的价值观、个性等相反的案主问题时,社会工作人员的策略。第一、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的是作为人的案主,而不是案主的偏差行为。第二、他可以把案子转给其他社会工作人员。
2.领会:
(1)在社会工作中,分类与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2)尊重案主的尊严与个性化原则的理论基础"镜中之我"的理论。
3.应用:
结合书中的案例及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实践这一原则。
第四节  案主自决的权利
1.识记:
(1)案主自决权利的涵义:案主在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有表达自己观点,并按自己观点行事的权利。
(2)案主自决权利的意义:让案主积极参与,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2.领会:
在实践中如何贯彻案主自决的原则:让案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 有多种选择;案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社会工作人员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某些领域行使保护社会的功能,但案主自决原则仍然有效。
第五节  保守保密
1.识记:
(1)保密的类型:绝对保密和相对保密。
(2)相对保密的使用范围:工作过程中的交流,教学目的而讨论具体的个案,发现案主的犯罪行为动机,正式授权,法庭作证,被案主起诉,保护案主的生命,制止案主的犯罪行为。
2.领会:
保守秘密的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案主如实在讲述思想、情感和行为。
3.应用:
密切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思考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第六节   特许交流
识记:
特许交流的涵义:在特定的情况下,未经案主本人许可,不得向法庭披露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之间所交流的信息,这是法律赋予案主的权利。   
第七节   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
领会:
结合书中所给的案例,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策略来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无须向案主解释得十分清楚。             
第八节   关于艾滋病的价值矛盾
领会:
通过艾滋病价值矛盾的问题的分析,认识到解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并注意在现实工作中灵活性地运用所学的原则。
第九节  其他价值与原则
1.识记:
(1)社会福利思想的两种观点: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是对不幸者的慈善行为,这种思想认为案主的问题是由于案主个人原因所致,而且只有当其个人与家庭尽了最大的努力还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的问题比较危急了,这时候才提供地服务与经济资助。另一种思想认为,社会福利是现代工业社会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合理、合法的功能,接受社会服务与经济资助是案主的权利。这种思想认为案主问题的产生更多的是由社会因素所致。
(2)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关系:社会工作的信念是社会有责任为其所有的成员提供安全和被接受的条件,满足所有成员基本的生理、社会和文化需要。并理解社会不公正和经济不公平的后果以及不同歧视、受压迫所带来的后果,认识到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重要性。
2.领会:
(1)划分专业关系"界限"的指导方针。
(2)家庭是一个相对独立、内部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
3.应用:
提高对服务成效的评估意义的认识,并运用评估的技巧与方法来评估自己的日常的服务。    

第三章 微观社会工作:个案工作
一.自学要求
1.了解:"介入"的涵义与目的;自我开放;社会工作人员所扮演的角色。
2.理解并掌握:对案主要热情、理解并真诚;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表现形式有哪些;如何开始介入、实施介入,并在介入过程中解决一些障碍与问题,以及如何结束介入。
二、考核知识点
1."介入"的涵义。
2.认真倾听。
3.身体语言。
4.热情、理解和真诚。
5.开始介入。
6.实施介入。
7.在介入过程中解决一些障碍和问题。
8.结束介入。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建立专业关系
1.识记:"介入"的涵义与目的。
2.领会:建立专业关系是为案主服务的前提,提高建立专业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1.识记: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目光接触,认真倾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2.领会:
(1) 目光接触的意义及如何保持适当的目光交流。
(2) 影响交流的三类障碍。
(3) 在使用面部表情时应该注意的两点。
(4) 在运用身体语言时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紧张-放松"、"正式-非正式"、与案主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会谈时与案主的坐位问题。
3.应用:
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来理解非语言行为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运用这些非语言行为来分析案主所传达的信息并有意识地通过这种非语言行为来向案主传达一定的信息。
第三节  热情、理解和真诚
1.领会:
(1)热情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及表达热情的方式。
(2)理解意味着与案主站在同一立场,理解的作用和理解的表达方式。
(3)在现实的工作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诚。
2.应用:
反思自己的工作和实践,注意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表达自己的热情、理解和真诚。
第四节   开始介入
1.识记
 (1)介入之前的思想准备:准备哪些必备的信息,介入的时间表,介入的目的。
(2)表现自信与能力的五种策略:承认案主所说的事实,用一个问题来回应案主,用事实来回应案主所说的事实,利用建立专业关系的那些技能,表现出广博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专业技能。
(3)介入的开始阶段必须完成的四项任务:向案主阐明介入的目的,向案主解释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鼓励案主反馈信息,让案主明白介入过程的功能与成效,知道有些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
2.领会:
(1) 注意介入时的情境、衣着打扮。
(2) 如何在与案主的最初会见时消除案主的焦虑。
第五节  实施介入
1.识记:
(1)对案主语言的反映形式。
(2)澄清的方式。
(3)强调案主力量的作用。
2.领会:
如何保持适当的"自我开放"。
3.应用:
注重在实际的实施介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技能。
第六节  介入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
1.识记:
(1)社会工作人员在介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五个问题。
(2)怀疑案主说谎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措施。
2.领会:
(1)理解案主的沉默,打破因社会工作人员引起的沉默,并运用具有治疗治疗功能的沉默。
(2)处理"与案主的意见分歧"的策略。
(3)如何对待"非自愿的案主"。
3.应用: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思考这些策略和措施,并注重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措施来处理问题。
第七节  结束介入
识记:
结束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四种策略:在实际结束介入之前提醒,在结束之前与案主谈一谈对介入过程的感受,让案主对介入的过程作一个总结,适当地安抚案主的情绪。
  
第四章   中观社会工作:小组工作
一、自学要求
1.了解:小组的分类,社会工作人员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个案工作的技能与技巧同样适用于小组工作
2.了解并掌握:小组发展的三阶段,小组文化、规范和权利,小组规模、结构和期限,小组做出决定,小组角色,如何解决小组中的矛盾与冲突,处理分歧,咨询和协调。
二、考核知识点
1.小组发展。
2.小组文化、规范和权利。
3.小组规模、结构和期限。
4.在小组中作出决定。
5.小组角色。
6.解决小组中的矛盾与冲突。
7.咨询。
8.协调。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小组的分类
识记:
(1)任务小组的八种类型:董事会、特别行动小组、委员会、立法机构、成员会议、跨学科团队、个案会议、社会行动小组。
(2)治疗小组的五种类型:成长小组、乔治小组、教育小组、社会化小组、互助小组。
第二节  社会工作人员在小组中的角色
识记: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四种角色:中间人(经纪人、调解人、教育者、促进者。             
第三节  小组动力学
1.识记:
(1)小组发展的阶段。
 (2)影响小组规模的因素:小组情感、小组任务与目标、小组成员同质性与异质性、小组成员的年龄和性别。
 (3)小组中做出决定的方式:一致通过、妥协、多数人同意、一个人决定、专家建议、平均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形式小组技巧、头脑风暴法、议会程序。
 (4)任务角色与维持角色的关系。
2.领会:
(1)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 小组文化对小组成员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3) 形式小组的目的、程序和优点。
3.应用:
运用小组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小组,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促使小组任务的完成和关系的协调。
第四节  小组中的微观技能
识记:既要运用个案工作的技能,又要熟练运用适用于小组工作的各种技能。
第五节  任务小组与治疗小组技能
1.识记:
(1)避免"输-赢"情境的方法。
(2)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组织支持、领导的称职、成员之间平等、相互熟悉和遵循社会工作的一般步骤)。
(3)处理分歧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社会工作人员直接与案主"对抗";第二种方法是让整个小组参与解决问题。
(4)咨询的种类(个案咨询和计划咨询)。
2.领会:
(1)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解决矛盾与冲突的框架。
(2)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示范的作用、影响示范效果的因素和提高示范效果的途径。
(3)指导的过程中避免"评价",注意指导过程的方法与技巧。
(4)协调的目标及社会工作人员如何有效的协调。

第五章  宏观社会工作: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一、自学要求
1.了解:宏观社会工作的涵义,个案社会工作和小组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技巧同样适用于宏观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2.理解并掌握:什么是宏观社会工作,宏观社会工作的限制与风险诊断,改变组织与社区的途径,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
1.专业机构里的矛盾。
2.限制与风险诊断。
3.改变组织与社区的四种途径。
4.组织理论。
5.社区理论。
6.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组织的建立与维持,评估工作结果、筹集资金、预算、谈判、调停、影响决策者、联盟。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社会工作
识记:
(1)宏观社会工作的定义。
(2)宏观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宏观社会工作的组织背景
1.识记:改变组织与社区的途径(社会改革、社会行动、群体呼吁和个案呼吁)。
2.领会:社会工作人员在遵从专业价值提供服务时,可能受到所在机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的限制,所以在改变组织之前,应分析其成功的可能性、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承担的风险。
第三节  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1.识记:
(1)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
(2)社区的功能:生产、分配与消费,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相互支持。
(3)关于社区的不同定义。
2.领会:
(1)社会工作关于社区的观点:人们可以组织社区,使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某些活动,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2)社会工作人员从事社区组织活动的方法:社会行动、社会计划和地方发展。
第四节  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
领会: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个案工作的技能同样适用于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第五节 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
领会: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小组技能如:处理冲突、争取"双赢"的结果、建立团队和咨询等都适用于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第六节  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
1.识记:
 (1)工作结果评估的方法:工作评估与项目评估。
 (2)预算的种类:列表预算、项目预算(功能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3)"诊断需要"的方式:关键信息法、社区讨论法、百分比法、社会指标法、实地调查法。
2.领会:
 (1)"有原则的谈判"的步骤。区别对待问题本身与卷入问题的人;关注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纠缠于双方的矛盾与冲突;提出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双方必须同按照客观标准来评判问题。
 (2)影响决策者的因素:影响的对象(决策者)、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成功的可能性、案主和社会工作人员可能承担的风险等等。
 (3)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影响决策者的策略:请愿、使用新闻媒体、教育、劝说、对抗、合作、写信等。
(4)联盟的重要性及社会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进行联盟(熟悉各类组织机构的目的、影响力及其领导个性,联盟中应维持权利平衡,保证联盟中及时的交流与合作,联盟的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使各组织机构能服从大局支持联盟的工作)。
3.应用:
能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影响决策者。

第七节  社会工作人员在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的角色
识记: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人员通常所扮演的角色:发起人、谈判者、呼吁者、发言人、组织者、调停者、顾问。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各章考核重点
1.识记:要求考生能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2.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自学方法指导:学习社会工作实务要高度重视实践。社会工作实务来源于社会工作的实践,主要是西方社会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但它是否完全适合于我国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它的进一步发展也还有待于我们在掌握已有方法的基础,密切联系此时此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和方法。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以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基础,防止脱离和删改。
附录:题型举例
1.填空:
1917年,Mary Richmond 出版了(   ),这是第一本有关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教科书。(答案:《社会诊断》)
2.单项选择
20世纪__年代,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心理分析治疗十分流行。
A.20年代   B.40年代   C.60年代   D. 90年代  (答案A)
3.多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社区功能的有:
(1)社会化  (2)社会控制  (3)社会参与  (4)相互支持   (答案:1、2、3、4)
4.判断改错题:
小组必须完成的两项功能:任务功能和维持功能。    (答案:√)
5.简答题:
贯彻案主自决原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答案略)
6.论述题:
论述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