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笔记串讲 > 经济类 > 计量经济学 >

自考“经济学(二)”专题

发布时间:2007-06-08 17:36:10

经济学

  《经济学》这本书,一共16章,分五个专题。我们现在按专题讲授。我们讲授经济学,是根据经济学的考试大钢和经济学的教材

  经济学是商务管理专业和金融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涉及的经济知识面比较广。经济学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人们生活在社会上,要解决吃、穿、住、行等生活问题,都属于经济学的问题。

  专题1:经济学的性质

  经济学和经济本质

  一、经济学的定义、概念等

  经济学的定义有两个:

  一个是1934年外国经济学家罗宾斯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这个行为是考察人们怎样处理目的和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性资源、手段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这就是两个经济学的定义。

  这两个定义涉及一个共同的问题:人类如何合理的使用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产品需要的目标。这既揭示了经济学的本质,也说明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经济活动是使用资源进行生产并交换,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劳务行为。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加经济福利和社会财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这就说明了经济学的本质,和研究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个问题,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资源的无限性问题。

  这是人类生活在世界上,遇到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的资源比较贫乏,自然资源缺乏,像日本。我们中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有12亿人,所以资源相对缺少。因此,合理的、有较的使用资源、节约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合理的、有较的使用资源,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是无穷的,也就是无限的。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有两方面:

  一方面,人类需求资源的种类是无穷的。具体来说表现为: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另一种需求就产生了。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停止,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另一方面,需求的层次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低级资源需求得到满足,那么,高级需求资源也会产生。这种情况也是一个发展过程。

  对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要进行分析。既要看到人类对有限资源的消耗,也要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人类会学会合理的利用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叫机会成本。就是人类对资源的选择,投入某一种特定的用途后,而放弃其它的用途,所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比如对水资源的利用。水的资源,它的用途是广泛的。水的资源可以航运、灌溉、养殖等。但是用水来解决居民生活的紧迫问题,即解决居民生活用水而放弃其它的用途,就是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对于稀缺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课题。世界的资源是丰富的,用途是广泛的,但资源是稀缺的、是有限的。各个国家和社会对资源的利用是各种的情况。对于资源是用于丰富和改善发展人民生活,发展经济,还是用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重要课题。要合理的使用资源,但基础是民用,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丰富和改善。同时,还要发展国防军事和保卫祖国。这两方面的情况不可偏分。

  另外,人类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开发新的资源。要发展新的高科技,节约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这是利用资源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国家现在开始利用西部资源开发西部,这是合理的利用资源的重要课题,因为我们国家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像石油、各种矿藏。我们开发和利用西部自然资源,会使我国可持续发展。另外,我们国家当前就要动工的“南水北调”这个问题,也是合理使用资源的重要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生产要素及其配置。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产品要使用资源,也就是生产要素。它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的才能,另外,还有技术和信息。

  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在现代生产发展中,智力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生产中,越来越占有重有的地位。

  土地不仅是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像森林、江河湖泊、海洋和矿藏。

  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实物形态,像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等。

  企业家的才能是指企业家素质和建设企业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上面生产要素及生产要素的内容。

  生产要素在世界上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治、社会活动归根到底是资源问题。国家之间的领土、河流争议,甚至发生军事对抗和战争,都涉及到资源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生产可能性的边沿。这个问题表明一个社会在生产能力上的限制,不管是发达的社会,还是发展中的社会,其生产能力都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就说明了经济社会要充分利用其生产要素对生产的重要性。这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根本的问题。

  资源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有三大经济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就是说资源是有限的,在这个前提下,究竟应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产品怎么分配。

  第二、如何生产的问题。这是指有哪些人来进行生产,来指挥生产,组织生产,用什么样的资源,采用什么技术生产等。

  第三、为谁生产的问题。指产品最终为什么人消费的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社会中进行分配的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的经济体质下,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方式都不一样,其实质也是资源的配置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制的基本方式,也是各个国家要采取或已经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配置是市场机制起基础作用。也就是说,哪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数量多,那么资源就配制给那个企业。

  在当前世界全球性的科技产业化的趋势下,显示出利用资源的新特点。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对待资源观念的不同,传统的工业技术的发明,导向都是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高效益的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资源,来取代已经衰竭的稀缺的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技术产业化的趋势,要求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利用自然资源。以知识和智力投入为决定力量,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基础产业。根据联合国权威机构的预测,未来科技产业化的趋势将以计算技术、生物技术、原子核能技术为标志,涵盖生命、能源、海洋、空间、材料、环境等重要领域。

  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又被称为小经济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它所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个体经济单位的选择受到价格的影响,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两条:

  一条是理性人的假设,也被称为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益为动机的。力图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的经济利益。一般来说,经济学中通常的假设是理性的。其中,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求而生产都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这是生产和消费中的两个特点。

  第二条是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一假设的条件主要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包括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情况有完整的知识。即了解全部的情况,并懂得商品的性能。

  这是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大经济学。它是研究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要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平、就业量等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因此,也被称为收入理论和就业理论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两种经济学,而是经济学体系中的两个部分,两者互相补充,互为前提。微观经济学考察的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个体经济单位选择的结果。而宏观经济则研究微观经济学中假定不变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这是第四个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及他们两者间的关系。

  第五个问题,在资源选择中,理性选择是经济理论的中心。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能拥有我们想要的每一件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产品或者商品不能够随心所欲的需求,我们必须节约。因此,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应当基于利益最大化和机会成本最小化。我们的行为必须做到经济可行而且有效,这一点尤为重要。经济学假定是在自由选择条件下,每一个人都试图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人成本的最小化,这是其的特点。这类经济问题及其选择不仅影响每个当事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影响厂商、政府、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不同的经济体制

  1.先解释一下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社会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像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等。社会制度的经济制度及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环节,是基础。经济体制表现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可变的、发展的。经济体制的变化是完善社会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它是为生产力服务的。

  2.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类自由市场经济,没有政府参与。在经济活动中,由个人、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这类消费者,决定选择消费什么产品,公司或企业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使用什么要素,以及如何进行生产。社会上的产品和消费类型,都是由这些个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自由市场经济由个人自由做出决策、选择。一般的说,它与土地资产私有制相联系。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源配制的实现,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是力图使货币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二、每个人自由的做出他们的经济选择,像消费者、企业和工人等。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的活动及供给和消费决策相互影响,从而决定市场。关于这个问题,以后还要仔细讲授。

  三、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调节,自觉朝着相对价格高的用途上配置。

  上面这三个方面说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容。

  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价格下降,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利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工人、技术人员要不断的提高科技文化及业务素质,更有效的工作,使工资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时越仔细,货币收入所能体现的价值就越大;

  三、人们出于自己的利益,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产品,最终导致资业配置与需求相一致。

  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支持者常说,“追逐私人利益,将导致社会利益。”这就说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

  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所出现的问题和缺陷。

  第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限的,一些大公司可能会垄断一个行业,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使公司失去高效率的动力。

  第二、权力和财富可能会不平等的分配。垄断公司可能牺牲别人来获取高额利润。

  第三、一些公司的行为是对社会有害的。比如,化工厂,可能污染环境,另外从伦理学的意义讲,自由市场经济可能鼓励自私、贪婪、权力至上。

  第四、私有企业不会生产一些对社会有利,对自己无利的产品。

  第五、自由市场经济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出现高失业率和生产下降、衰退、价格上涨等问题。

  上面五个方面,说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和问题。

  3.计划经济体制。

  完全的计划经济,又称命令式经济。这一经济体制中,所有与资源配制有关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或通过政府的指令来进行。一般的说,与土地和资本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国家从三个层次上对资源进行配置。

  一、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投资之间的分配,通过牺牲现在的消费,把资源用于投资,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在微观经济层次上,计划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产量、所使用的生产技术、需要的劳动和其它资源,以便由国家统一归划和控制。为保证投入的可行性,国家可能做出某种形式的投入、产出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计划;

  三、计划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出分配,依赖于政府特定的经济目标,政府奖励生产品多的企业,鼓励生产的积极性。

  完全计划经济的优点:政府对经济作通盘考虑,对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一些问题,使整个国家资源配置符合特定的国家目标。另外,政府引导大量资金去投资,可以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在生产劳动力安排的计划下,可避免失业,并考虑生产和消费对社会的影响,以便做出全面规划。

  完全经济体制的问题与缺陷有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经济越庞大和复杂,做计划的信息搜集和分析的任务就越大,计划复杂可能导致管理费用昂贵,即官僚机构带来昂贵的费用;

  第二、计划经济不存在专门的价格体制,由国家武断的制定价格,可能包含着资源实效的使用,无法确认投入的价值,就很难估计投入的不同技术之间的相对有效性;

  第三、很难给出适当的动机,来促进工人和管理者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创造更多的产品;

  第四、资源完全由国家分配,会降低个人自由,而消费者很难自由选择购买的产品,产品由国家按计划供给;

  第五、政府强迫执行计划,计划脱离现实,可能不得人心。

  另外在计划经济中,政府会遇到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问题,就是说不能够及时的反应社会需要,这是计划经济的问题和缺陷。

  4.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混合而成的,称作混合经济。

  它是指市场条件下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朝鲜、前苏联等是完全计划经济。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波兰等是混合经济。东欧国家也逐渐开始废除计划经济,支持私有企业。西方国家不断的进行私有化,并减少政府对私有企业的约束。因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经济体制是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调整。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需不断的完善。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调解的作用:

  一、通过税收、补贴或者直接控制价格来调控商品和投入的相对价格;

  二、通过收入税、福利支出,或直接控制工资、利润、房租等调节相对收入的区别;

  三、通过法律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如对教育和国防。另外,利用税收补贴或国有化调控生产和消费的类型;

  四、通过使用税收和政府开支,控制银行借贷和利息。直接控制价格和收入汇率来调控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支出赤字的平衡等宏观经济问题。

  上面四个方面说明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而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的干预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这是上面讲的混合经济,它的作用以及国家在调解当中的作用。这是第四个问题。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框架,是从原苏联照搬过来的。同时也吸取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管理经济的某些成功经验,再加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的初期,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对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恢复国民经济,为奠定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是指计划经济在七十年代以前,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便逐渐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在所有制关系方面,搞“一大二公”单一化,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全民所有制,把集体经济所有制看成落后的经济形式。企业没有自主权,只能听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和长官意识,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物;

  二、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三、在收入分配方面,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经济体制、解放社会生产力,成为历史的必然。

  实践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从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二十多年来的改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国情,认为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表现为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同发达的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根据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特点,这个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否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理论依据。

  第三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点,奠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这就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性质。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在于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邓小平1992年初南巡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个精辟的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对立的思想束缚,使我国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好四个重要环节:

  一、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以增强活力,提高素质;

  二、 加快市场的培育。继续大力发展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在内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制;

  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总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试图实现国家有效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建设中指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上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的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经济发展体制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十五”计划也把发展做为主体;把机构调整做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为动力;把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做为根本的出发点。

  上面是从四个方面讲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上面讲的是第一个专题。这个专题主要说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合理的使用资源、节约资源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这个问题当中,不同的经营体制对于合理的使用资源、节约资源或者获得最大效益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上面第一个专题所讲的中心内容。

专题2: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于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这一章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这是第二个专题的一个中心问题。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要研究一下弹性理论,说明影响供求的因素,对于供求数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政府对市场机制所采取的干预政策及其后果。  第一个问题是市场和供求规律。

  一、市场

  (一) 市场的含义,这是属于市场中的一个问题。从它的字面含义来看,市场是指物品的交易场所。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广泛存在过农产品的市场,这是由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含义,为我们今天所采用,如集贸市场,自由市场等。

  近代以来,市场的内涵得到了广泛的扩展。它已经不再是上属那种以一定场所为根据的狭隘含义了。现代认为,凡是一定地区或某一个行业内存在的交易活动,都可以称为市场。为了对市场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下面对于市场的含义做一些说明。

  对于市场的含义有着两种说明,一种认为市场是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是一切买卖活动的总和。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这都是一个概念,这是我们在教科书中常见的关于市场的定义。即市场是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一切买卖的总和,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

  这是一个定义,常见的定义。

  还有第二个定义,就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所给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也有一定的权威性。马歇尔对市场的定义是这样规定和说明的: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的场所,而是指任何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者和卖者彼此之间的来往是如此自由,以致于相同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这就是马歇尔对市场所做的定义。另外,马歇尔还补充说,一个市场越完全,则市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个时间内对同一种商品支付同样价格的趋势就越强。

  上面是市场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角度不同,前面那个概念是说明市场经济关系的特征。一些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经济关系的特征。而且,通常是指各种市场关系的总体,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比较笼统。后面马歇尔这个定义说市场是指某个产品的市场,或者说是某一行业内的市场,这个概念着重说明市场的技术特征,较为具体。

  市场的基本概念应该是应该当注意以下以几个问题:

  第一、市场的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有多种变化的。市场有时候是指经济中的整个市场体系,有时候是指某一行业内的市场,有时候是指某一产品的市场;

  第二点、市场可以有固定的场所也可以没有固定的场所。在各种市场中初级产品市场应保留有集市市场的形式,证券交易作为证券市场的中心也表现为固定场所,这些都是固定交易场所。另一方面的在现代通讯手段日益先进和普及的情况下,电报、电话、电信、网络等通讯联系方式成为基本交易方式,因而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场更为普遍。这就说明了市场在现代通讯条件下的变化。

  第三点、在同一市场内同一产品的价格趋于一致。如果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较大,市场便是不完善的,或者说存在着市场分隔。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不统一情况非常普遍。

  (二) 市场经济。

  1. 市场经济的概念。

  对于市场的经济概念有过许多不同的理解,我们将从纯粹的技术角度对于市场经济的内含做出解释。每一个经济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市场要素如何配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社会资源有效的分配在不同的用途中的问题。市场含义的一个首要问题,是资源如何配制的问题。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市场方式为主的一种经济体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概念。所谓现代市场经济,就是指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市场方式为主的同时,政府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和控制、参与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我们提出现代市场的概念是为了将现在出现的干预的市场经济和十九世纪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区别开。

  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第一、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其利益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不同的产权主体。在现代经济中产权既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也可由个人所有,作为自然人的个人和作为法人的企业都在法律上表现为一定的产权主体,产权主体对于财产所享有的财权、产权受法律保护;

  第二、经济中的交易遵循自愿的原则。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状况自主地做出各种决策。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配置。任何对自主经营的非法干预都会对经济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企业无法自主经营的时候,那么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第三、经济中各主体必须承担市场经营带来的经济责任。这个责任分两方面:

  一方面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得以生存,效率差的企业一但亏本便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市场经营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对这种意外的风险承担财产责任。

  3.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经济中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才会产生追求盈利的冲动,从而主动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盈利就无法生存,因此企业一般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企业受到预算硬性的约束;

  第二、经济中的决策活动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的配置活动主要是由企业来进行的。企业根据所获得市场的信号,灵敏地做出反应,做出生产或不生产和如何生产的基本决策。正是市场经济中这种分散决策的方式使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而达到优化;

  第三、完善的市场经济应该是能够体现经济效益要求的市场信号。在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看不见的手,是通过价格信号发生作用的,这种信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决定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的利用。在产权鉴定明确,也就是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的情况下,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市场信息或信号体现了效率要求。这种信号能使供求走向均衡。在企业经营受到不正常的外部干扰时,如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所产生的市场信号很可能是扭曲的,其结果很可能造成盲目生产和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体系

  1. 什么叫市场体系

  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市场的范围和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而市场的扩大和完善又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在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换的内容已经突破了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界限,也突破了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的界限,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经济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市场。经济运行基本拉入了市场交易、市场配置的轨道。从市场的空间结构来看,市场不仅突破了地上的界限,而且突破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界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发达广阔的国际市场。从市场组织的媒介来看,市场与有形市场已不再是同义语,许多市场的存在和市场功能的实现,都是在无形的非组织化的市场进行的。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便利场所,而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中心,承担了组织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在市场交换中进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充,市场的作用来越来越重要,市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赖以生存的市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体系,就是现代的市场与过去市场的区别,现代市场新的特点。

  2. 完善的社会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织的有机整体。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转,除了决定各个市场发育程度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经济的市场体系的完整性。市场体系的每一个市场,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和特殊的功能。其各自的作用不能相互代替。经济理论中实现自愿的最优配置状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足够的交易市场,同时各个市场又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市场的变动都会引起或牵动其他市场的变动。任何一个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市场的配合。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个有机的整体,是个相互作用而不能够互相代替的市场整体。

  3. 市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分类。如按照产品的交换范围场所来划分,市场体系是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组成的。国内市场又进一步划分为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这种划分的方法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些无具体组织的市场不适用。如果按照商品流通的环节来划分,可以将市场划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这种划分方法的定义角度较为狭窄。按照市场交易的对象和市场的职能和作用划分,可以大致化分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需要说明的是,完整的市场概念应当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市场的供给者、市场需求者和交易中介。这意味着市场本身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作用代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另一层含义是交易中的具体情况作用和便利程度。

  (四)市场机制

  机制的概念是指关系的内在联系。市场机制这个概念用来说明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方式和规律。

  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概念。

  1. 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比如说,在某个汽车市场上,厂商生产的汽车量小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那么消费者就买不到汽车。为了使厂商的产量与消费的购买量相等,只要让厂商增加产量或者消费者抑制自己购买的欲望减少购买。汽车的价格上涨就会产生这种结果,因为更高的价格会刺激厂商提供更多的汽车也会抑制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当汽车产量增加后,价格会下降,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也可以得到满足。这就是价格调节汽车厂商和购买汽车消费者的关系。如果情况相反,汽车供给量过多,则价格下降,就可以使产量减少,购买量增加。总之,只要价格可以自发地上升或下降,就可以使消费者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表明消费者与厂商各自独立做出的决策是互相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通过价格的自发调节实现的。价格这种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价格机制,就是价格通过自发调节来实现买和卖的平衡。通过价格来调节买者和卖者的一致和平衡,就是价格的机制。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第一点。

  2. 价格机制能对经济起到调节作用的关键在于价格可以完全而迅速自由的变动。如果价格是固定的或者停止不变的。厂商与消费者各自独立做出的决策就会不一致,就可能出现产量过多或过少、购买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但消费者与厂商的决策最终要一致,当价格起不到一致的作用时,就会有其他的机制强制使它们相等。例如,在商品短缺的时侯,消费者就要排队购物,或者实行某种形势的配给制,凭票证定量供给,就象我们在五六七十年代凭粮票等各种票证供给。在厂商产量大于消费者将要购买的数量时,厂商就不得不增加存货,或者销毁多余的产品。所以厂商与消费者各自独立做出的决策最终将相互一致。经济本身内在的客观要求,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或手段最终必定要实现。在各种方式或手段中,价格是最有效的手段。价格对经济起到调节作用的关键在于价格经常变动。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是由市场机制解决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会随着供求的变化而自发的小波动,最终使市场处于供求的一种均衡状态,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3.正是这种调节过程中价格的机制,解决了微观的经济学。

  二、供求规律

  供求的概念,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定义。是指在给定的价格下购买者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数量。需求表明一个消费者或所有买者在一系列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这就是需求的定义。供给和需求,一个是愿意买,一个是愿意卖。

  (一)需求和需求的规律

  1.需求和需求规律。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的概念,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需求中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一致的。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就不能算做需求。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对于一定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被称为需求量。需求反应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二者之间遵循一个特定的关系,即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相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这一规律被称为需求规律。需求量和价格之间之所以遵循需求规律,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消费者既定收入对商品购买力下降,那么需求量就减少。相反商品价格下降,既定收入的购买力上升,那么需求量就增加。

  另一方面是替代效应。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的商品;商品价格下降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减少购买其他替代的商品,转而购买该商品。这就叫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的程度主要依赖这种商品的支出。该商品在实际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当该商品的价格提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降低幅度就越大。代替效应的程度依赖于可以替代商品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以及他们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就是替代商品。

  2.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需求的规律和需求的概念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所论证的。实际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指一个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消费喜好哪种商品他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大。消费者的偏好,受广告、时尚、对其他消费者的观察、对健康的考虑和原来购买商品的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二、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替代商品是可以以另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比如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就有火车和汽车是相互替代的商品。一种商品替代品的价格越高,那么消费者就会转过来对原商品需求越大。比如说人们对咖啡的需求依赖于茶叶的价格,茶叶价格上升咖啡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第三、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互补商品是指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功效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例如汽车和汽油,鞋和鞋油等就是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那么消费者购买互补商品的数量就会减少。而对原商品的需求就会缩小越小。例如对汽车的需求依赖于汽油的价格,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就会降低。

  第四、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样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被称为正常商品。但并不是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和消费者的需求、收入按照同方向变化。有些商品的需求随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减少,这些商品被称为低档商品。

  第五、收入的分配。由于人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不尽相同,收入的分配对商品的需求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国内的收入从穷人流向富人时,对昂贵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同时穷人就会变得更穷,他们可能不得不转而购买低档的商品,对低档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也就是说收入差距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变化。

  第六、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某种商品的价格会上涨,他们可能会在价格上涨之前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他的需求就会上升。

  上面的六点说明了决定商品需求的价格和其他因素。

  (二)供给和供给的规律。

  1.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就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叫做供给。这和需求概念的解释差不多,对应于一定的特定价格,生产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被称为供给量。和需求规律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遵循着一个特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的数量减少。这个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按供给规律变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者的供给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的商品生产成本就会增加。比如说农民为了增加某种高价农作物的耕作面积,而把较贫癠的土地也用来耕作,这种耕作的成本就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产量不可必免的要多施肥,随着产量的增加,农民会相应的增加生产成本。这就是生产的供应量超过一定的数量时,成本就会增加。另外对制造业来说,当供给量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工人不得不加班,机械的运转也接近满负荷,成本很可能迅速增加。如果较高的产量意味着较高的成本,那么只有产品价格较高时才促使生产者增加生产。

  第二、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会越有利可图,公司会从生产利润较低的产品转为生产利润较高的产品。

  第三、在特定世界内商品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会进入其中开始进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就会增加。概括的说,上面三个原因在短的时期内,前两个因素会起作用,在长时期内第三个因素会起作用。

  2.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

  供给的概念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论证的。实际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由其他许多因素所决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生产成本。在即定的价格下生产成本越高利润越低,成本增加的时候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或转向生产其他成本增加少的产品。导致生产 成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投入品的价格的变动。比如工资、原材料、房租、利息或其他任何投入价格的上涨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二、生产技术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的成本。比如微集成电路的革命改变了世界上每一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信息管理;

  三、企业组织的变化。许多公司通过重新组织生产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四、政府政策的变化。比如政府的补贴可以使成本降低,税收会增加成本。这

  第二、替代产品的价格。在很多的情况下,使用既定资源生产者,既可以生产某种商品,又可以生产其他替代品。比如农场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生产蔬菜。如果供给的替代的产品价格提高,那么生产替代品更有利可图,生产者可能会从原商品的生产转为生产替代品,使原来的商品供给下降。比如说,胡萝卜的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下降,那么生产者会决定种更多的胡萝卜,马铃薯的供给量很可能因此下降。

  第三、联代产品的价格。联代产品的价格是指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会生产出其他的产品。比如说,在加工原油,精炼出汽油的同时会生产出柴油和石蜡等产品。如果由于需求和价格上涨,汽油产量增加,那么其他油类供给也会增加。

  第四、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测的事件。例如天气和流行性疾病会影响农场的产量,战争会影响进口原材料的供应,机器的损害,行业的磨擦,地震、洪水、火灾也会影响到某种产品的供给数量。

  第五、生产的目的。在即定的价格下,生产的供给量也受到生产目的影响,对应于同一价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和追求其他目标的公司的供给量有所不同。

  第六、对未来的价格的预期。如果价格上涨,生产者会暂时减少出售商品的数量,将商品储存起来,在价格上涨时再出卖出去,同时他们会通过安装新的机器,招收新工人来扩大产品生产,这样在价格上涨时会增加供给量。

  (三)市场均衡

  1.市场均衡。市场的价格均衡就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均衡则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平衡点。这时候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和平衡状态。就是买卖双方都愿意接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在均衡点,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愿意接受的数量成为均衡数量。这就是市场均衡的概念。

  2.均衡价格的变动。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量自发调节的作用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会逐渐消失。偏离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

  3.均衡变动的原因:

  第一、需求的变化。供给在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价格发生意外,某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整个需求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市场均衡也跟着供给的变化移动到新的均衡点。即均衡需求变化的变动引起价格的变动,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个均衡点。

  第二、供给的变化。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影响供给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整个供给发生移动,原来的均衡点会随着需求移动到新的均衡点。也就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新的均衡数量。

  上面所概括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通常被称为供求定理。供求定理的核心是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形成新的均衡点,从而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实际上影响需求或供给的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这两条曲线同时移动。使得均衡点也会随着两条曲线原有的交叉点移动到一个新的交叉点,从而均衡价格和平衡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只是变动的情况更为复杂讲了三个问题。

  三、价格机制

  (一)对经济的调节

  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居民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他们都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居民追求效应的最大化,他们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参与市场的活动,并形成对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这些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商品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正常的利润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一般来讲,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遵循需求定律,价格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遵循的规律。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时候,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使得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导致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的时候,价格上升,价格上升使得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导致供需平衡。当需求量增加导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多,使得供给和需求相等;当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多,使得供需平衡。正是这种价格变动导致经济主体行为的改变,导致资源流动,提高资源配制效率。这就是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

  (二)价格不断变化导致资源有效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不断的变化反应了不同商品和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变化。同时这种价格变化又会使企业改变生产决策和投资方向、投资规模,这就会引起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具有效率。价格还会使消费者改变消费即初时的按排,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消费数量。价格的变动导致资源从无效部门流向高效部门,使劳动力从低工资区位流向高工资区位,使劳动力流向更能发挥其作用、更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区位。

  利息率以及不同产品之间的利润变动,资本从低利息率、低利润率的部门流向高利息率、高利润率的部门,流向更能积蓄资本、更能充分利用资本的部门。总之价格的不断变动以及它对经济的不断调节会使需求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使经济具有效率,这就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三)价格执行分配职能。过去人们所认为的价格的分配职能,指的是价格背离价值,从而在不同部门间起到再分配的作用,象长期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那样。实践证明价格在这里起的分配作用明显是低效率的。我们这里说的价格的分配职能,是就生产要素的价格来说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总产品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取决于他们在出售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得到的报酬,这个报酬包括工资、地租、利润,是要素提供者根据市场决定的。要素提供者根据市场要素价格对投入要素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生产要素,这就是价格执行分配职能。

  上面讲得是价格的机制,讲了三个问题:价格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价格不断变化导致资源有效的配置,价格执行分配职能。

  四、弹性的概念。

  (一)弹性的概念

  弹性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时,弹性常被用来表示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所产生影响的程度,也就是敏感性的程度。更一般的说,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那么弹性用来表示作为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这个弹性的系数包括应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这是弹性的一般公式。弹性的概念是表示经济变量这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在绝大数的情况下,我们想知道的不只是这些,我们还想知道需求量降低了多少,换句话说,我们想知道需求量是怎样对价格上升做出反应的。比如说,以石油和黄瓜这两种商品为例。石油价格的上涨,很可能仅使需求量轻微下降,尽管人们要想继续驾驶汽车,就不得不为燃料支付更多的价格。的确也会有一些人转为骑自行车,一些人则缩短行程路线。但对大多数有汽车的人而言,汽油、柴油价格的上涨对它们使用汽车具有很少的影响。这是上边讲的汽油价格的上涨影响比较小,比较轻。黄瓜价格的上涨会引起需求数量较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人们可以选择购买其它的替代品。很多人在购买蔬菜时,非常注意价格,它们会买价格合理的商品。这就是石油的价格影响少,弹性影响少,而黄瓜价格影响大,弹性影响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运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就可以预测该商品供给曲线移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这个计算可以用数学的模式来表示。顺便讲一下,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它所使用的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方法,也是通过图表和数学模型来表示的。但是,经济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还有所区别。自然科学的论证方法、表示方法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表示方法比较准确;而经济学的表示方法由于条件变化比较大,所以它的表示方法不够准确,这是它们的区别。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运用,经济表示的方法可能更加准确。

  3.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就是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与该商品越是接近,当该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会越容易转为购买其它替代品,结果对该商品需求量影响越大,从而需求价格的弹性也就越大。

  我们再举一下石油和黄瓜的例子。石油没有接近的替代品,这样需求相对来说是没有弹性的,而黄瓜有大量的替代产品,需求相对来说是有弹性的。当然商品的接近程度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对于那些特别喜欢吃黄瓜的人,黄瓜需求弹性就比不那么热衷于黄瓜的人要小。对于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对不同商标商品的同一种商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其中,对某种商标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相当高,如果价格上涨人们可能会简单的购买另一种商品。与此相对应,一种商品的总体需求一般是没有弹性的,比如说,我们把所有的食品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当食品的价格上涨时,对于食品的需求量仅会发生轻微的下降,由于食品不存在或很少有替代品,因而它们的弹性很小。

  (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种商品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越大,当该商品涨价时就会越多的被迫减少对它的消费,其收入效应越大,要求弹性越大。

  比如说,一包口香糖从两块涨到三块,或许对需求量的下降影响不大,但一台四千块钱的彩电价格上涨到六千块钱,那么需求量会有明显的变化,尽管它们的价格都上涨百分之五十,这说明口香糖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彩电的价格弹性要小。对于盐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部分原因是没有接近的替代物,而盐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很小也是原因之一,既使它的价格增加很多,人们想购买盐也没有困难。相对来说当主要支出的价格上涨,收入效应就大的多。比如说,如果我们抵压贷款利息率上升,像买房子借贷的价格,人们将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对房子的需求,被迫买更便宜或更小的房子,或者租赁房屋。

  (3)时间相对于价格的变动,人们调整需求量的时间。当价格上涨时,人们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它们消费商品的类型并找到该商品的替代产品,价格变化后调整的时间越长,那么需求弹性就越大。

  还举石油这个例子。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和一九七四年六月,原油价格上涨到原价格的四倍,引起汽油价格上涨。在这以后几个月里,对于石油产品的消费减少非常小,需求是高度缺乏弹性的,这是由于汽车的驱动没有代替燃料,拥有汽车的人不得不减少旅行次数和更经济的驾驶车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汽车维持高价,新的节约燃料的汽车得到了发展,许多人购买较小的车子,这样从长远需求看,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讲了三个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一个是替代品数量和替代程度;一个是用于购买该商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个是时间,时间的长短,时间长需求的弹性就越大。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最重要的是应用,是讨论消费者用一种商品的支出总量与弹性值之间的关系。所有消费者用于一种商品的总支出和该商品生产商得到的总收益相等,因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商场总的消售收入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关系。价格变化对于支出者产生影响,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包括五点:

  (1)富有弹性的需求。当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时,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需求数量的变动率比价格变动率大,这样与价格相比,需求量的变化对总的消费者的支出影响要大。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价格增加会引起总消费者支出的降低,公司从这种商品出售中得到得总收入会降低,而价格降低会引起消费者开支和公司收入的增加。

  (2)缺乏弹性的需求。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总支出或生产商的总收入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那么价格比数量变化率更大,价格的变化比数量的变化对总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也就更大。

  (3)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包括完全的弹性和单一的弹性,可以用弹性的上升、下降图来表示。

  (4)单一弹性的需求的情况。这种情况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与价格变动的比例相同,价格的任何增加被数量的下降所抵消,生产商总收入保持不变。特殊情况(讲得比较简单,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上的图)

  (5)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作弧弹性和点弹性,取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弧弹性用来表示某商品需求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点弹性表示需求线某上一点的弹性。

  (三)供给的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供给规律由于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的方向运动,因此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数值是正值。

  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供给价格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如果产量增加,生产者需要增加的成本很小,那么当价格上涨后,就会有更多的行业,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从而供给量就大,供给就越有弹性;相反供给就越缺乏弹性。如生产者能够满足所有这些条件:享有大量备用的生产能力、容易得到更多原材料的供给、容易从其它产品的生产转产、能避免超时工作而带的高工资,那么场家的成本就越不容易受到产量的影响,供给相对来说就越有弹性;越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供给的弹性就越小。

  (2)时间因素。除了上述与生产技术有关联的成本因素外,时间是影响供给是否有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时间因素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瞬时情况在极短的时间内;一种是短期情况是经过一小段时间后;一种是长期情况。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增加所有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同时新的生产者加入其中,则市场供给很可能是有高度弹性的。

  3. 对于供给弹性进一步的说明。

  供给弹性也可以区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其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弧弹性和点弹性是一致的。

  (四)其它的弹性。

  我们上面讨论了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但价格不是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唯一因素,这里就需要对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加以说明。

  1.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来描述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有这样几个:

  (1)该商品被需要的程度。在发达国家,人们收入增加,对昂贵商品的需求的增加迅速,对基本商品如面包的需求仅有微小的增加,这样汽车和到国外渡假的收入弹性很高,而马铃薯和公共汽车旅行等商品或劳务需求的收入弹性都很低,有时候它会出现负数值。对于低档商品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商品的需求量降低,因而这些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负值。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就是该商品被需要的程度。

  (2)商品对于人们欲望满足的程度。消费一种商品,人们欲望越快得到满足,当收入增加时,需求增加的数量就越少。

  (3)收入水平。穷人和富人在收入增加时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同样的收入增加,穷人会买更多的黄油,富人仅会只买一点。需求收入弹性对于企业在考虑产品未来的市场大小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那么国内收入增加对于销售量很可能迅速增加,但经济衰退时,又显著的下降。

  商品对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第三个收入水平。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经常被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或交叉弹性。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的其它商品价格变化反应程度。它使我们可以分析第二种产品价格变化使第一种产品需求量如何变化。需求的交叉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替代或者互补产品的接近程度。越接近,替代或互补产品的价格变动对第一种产品的影响就越大,交叉弹性的数值也就越大。厂商在考虑竞争对手的产品或互补产品的价格变化对自己产品的影响时,通常考虑其产品的交叉弹性,这是公司在制定产品计划时要考虑的重要信息。需求交叉弹性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国际贸易和收支平衡分析。政府想要知道国内价格的变化,或怎样影响进口的需求,如果进口商品的交叉弹性很高,或者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国内产品价格上涨,对进口需求就会增涨,就会使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恶化。

  五、政府的干预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自由市场失灵政府要采取措施来进行干预。

  第一个问题,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政府控制的成分和市场的成分交织在一起组织生产和消费,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在古典学派看来,整个经济由自由市场自动调节,政府只是充当“守业人”。政府的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作用,这就是说在古典学派看来整个经济自由市场是自动调节的,政府是不起作用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大危机打破了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神话,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凯恩思理论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后来各个学派又针对市场在其它方面的失灵发展了国家干预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基本上同市场失灵的范围相适应,这就简单的说明了一下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第二个问题,就是自由市场的优越性是在一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实现的。失去这些条件,自由市场的运行就会失灵,自由市场的失灵的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个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不能具备;另一个是市场运行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第三个是市场行为不符合道德和和意识形态的要求。这是市场机制运行出现失灵的三个方面。先说一下市场的优越性,上边讲的是市场运行为什么会出现失灵的三个方面,市场运行的优越性主要是讲,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的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自由竞争以其灵活的方式,增加着人们的经济福利。自由市场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自由的市场机制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在市场规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做为使用社会资源的任何一个经济单位,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合理的使用资源,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因此竞争提高人们的福利。

  第二点,是自由竞争使得每个经济当事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市场经济以需求为导向,不同的偏好的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自身需要的商品。为了节约成本,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所需要的各种收入,资源所有者则选择供给资源的种类及其数量,所有这些自主的选择都是以每个人实现自身的目标为前提的。

  第三点,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促进技术、技术进步和制度、制度创新。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每个生产者都试图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产品,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每个生产者都会利图使得自身的生产成本降低,因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使得生产者改进技术、创立或采用新的管理制度等,这是自由市场的优越性的第三点。

  第四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感度。在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中,以人的行为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的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市场迅速的作出反应,在这方面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具有优势,响应于人们需求的变动,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适应这种变化。

  第三个问题,市场的失灵和缺陷。

  我们一开始就讲了自由市场,市场失灵的三个方面的情况,下面对市场失灵和缺点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点,市场在提供公共品方面的缺陷。公共品是指用来满足全体居民和部分居民的特定需要,但却无法用这些机制按市场方式分担其费用的那些产品,公共品不具有排它性。在现实生活中公共品的例子是比较多的,以航海的灯塔为例。灯塔是晚间海上航行的必备设施,过往船只都受灯塔的指引,但是灯塔的提供者却无法向海上过往的船只收费,过往船只也不会自愿向灯塔提供者交费。在一般产品场合,经济主体是按照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和实际需要作出供给决策,只要预期可以获得收益,经济主体便会生产这种商品。这样对一般产品而言,市场机制基本解决了供给机制,但是在公共品场合市场机制就难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居民对公共品具有广泛的需求,但由于公民本身的性质使得公共品无法形成供求市场。比如说像航海灯塔,经济主体在对投资建设灯塔的方案进行核算时,预期不取得任何收益,因而也不会提供灯塔的产品。公共品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经过进一步的引伸之后,像国防、交通设施、社会治安维护等事项都可以属于公共品,这些事项虽然是社会所必须的,但由于其自身的公共品性质而无法由市场来提供。市场无法自动提供上述公共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二点,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效应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影响到其它的经济主体,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外部效应应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外部正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带给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是有利的,又称外部经济。外部负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带给其它经济主体的影响是不利的,也称为外部不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不经济的危害极其严重。在工厂污染环境的例子里,在没有政府立法干预时,即在完全市场条件,由于工厂不承担全部损害的补偿责任,因此不会节制其排污活动,这种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这是第二个缺陷,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第三点,市场的非竞争性和信息的不完备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垄断势力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表现首先就是经济竞争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规模经济和部分行业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而递减的经济现象。比如大型化工厂的效益要好于小型化工厂,大型发电厂的费用要低于小型发电厂等。企业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得以降低生产费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取得在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用某一行业内部技术特征,而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这是它表现的一方面,就是自然垄断。竞争的发展必然会导致部分行业的自然垄断。其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论是自然垄断还是其它形式的垄断都会限制产量以便控制价格,通过操纵市场,垄断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损害社会福利。非竞争性的市场的各种情形已经在过去讲过了,这里都不在重复了。这是垄断现象表现市场失灵的两个情况。除了市场的非竞争性以外,与市场的不完全相联系的另一个因素是市场信号的不完备性。经济主体在促使经济活动时,既要根据当时的市场供给状况、收入水平、资源供求状况等安排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各种情况,这种种因素都以信息的方式反应到经济主体的头脑中。一方面市场供求变化信息很快,未来各个事项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主体的理性思维体现为有限理性,这就使得市场经济信息不可能是完备的,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有可能引导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使资源配置失去效率。这是第三点,就是市场的非竞争性和信息的不完备性。

  第四点,就是失业、通货膨胀和市场失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失衡的发生是经常性的,这既包括宏观失衡也包括微观失衡。而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失衡的两种具体表现,失业和通货膨胀一直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重要信号。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看,需求不足是市场失衡的重要特征,而失业是困扰西方各国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十九世纪开始,激烈的市场萧条和衰退就不断打击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失业一直是社会的一大难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政府的介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情况,但失业率却一直较高,通货膨胀在经济中也时有发生。到七十年代,西方各国甚至普遍出现了理论上不可能再出现的滞胀现象,即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市场失衡为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提供了充分的根据,这是市场失灵的第四个问题。

  第五点,市场不能完全体现社会公正和道义。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这种分配机制解决了经济机制问题,但却不能完全体现社会公正和道义。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市场经济依照自然禀赋的所有权来分配财产,这必将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贫富差距的加大违反了公平的原则,容易引起社会对抗,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纯粹按市场方式运转,不合乎道义的要求。比如医院的运转便不应当完全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否则穷人便无法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这是违反仁道精神的。上面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市场的失灵和缺陷。

  第四个问题,就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第三个问题讲到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它要求政府对于市场进行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调节收入分配,解决由市场制度造成的收入分配的悬殊问题。效率和公平是任何一个政府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能有效的实现效率目标,但对公平目标实现则是无能为力。公平目标的实现要靠政府干预,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的转预支付等途径来调节再分配收入,实现公平。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二点,提供市场制度不能提供的公共品。这个问题我们讲市场失灵的安排也讲到市场的缺点。公共品是政府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物品和劳务与私有制的产品相区别,像国防、治安、教育等都是被集体消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没有排它性;第二是新增加别人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第一个人也要消费它,而不论他是否为此做出支付,于是就产生了消费公共品的免费搭车现象,其结果便是公共品的私人供应的失灵,这就提出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的要求。这是政府干预的第二点,提供市场制度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这个问题正好和市场的缺陷相对应。

  第三点,克服市场制度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市场条件下的企业活动,有有益外部性和有害外部性两方面。有害外部性如环境污染、违反经济合同等问题,靠市场条件是无法克服的,这就提出了政府干预的要求。政府通过法律等途径克服这些有害的外部性问题。

  第四点,稳定宏观经济,以维持健康的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建设健康增长的宏观问题主要是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市场条件本身无力克服这些宏观失衡的问题,这一宏观问题只能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第五点,维持有效的市场竞争次序。竞争的市场需要裁判和警察来维持秩序,政府就承担这种裁判和警察的职能。现实中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竞争的充分性,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创造充分竞争的环境。比如说,像制定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这是政府的干预。政府的干预,讲了五个方面。政府的干预也有不正确的方面。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方面也会失灵。举些例子,政府建路、公共产品的分配会出现新租行为,新租行为出现官僚主义行为,出现腐败,从而影响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效果。其中最典型的是新租行为,新租即使利用权利寻求租金。企业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得许可证之类的批件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就得向政府有关部门交租,这不但导致政府腐败,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针对政府失灵,需要寻求新的制度安排;针对政府承担调节功能并揭露了公共产品分配后,难以克服的腐败现象显著,政府的调节机制也需要制度化,需要建立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推进民主政治。

  上面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的五个方面,最后讲了政府的干预经济活动也会失灵,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推进民主政治,规范政府的调节活动。

  从以上的分析也看得出来,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市场的经济体制决不是单一的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而是政府和市场结合在一起调节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支柱性的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不排斥政府的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不能影响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这就是上面讲的关于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干预。

  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究竟采取哪些形式,我们将进一步讲。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增进效率、促进和平、稳定经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常常适当采取如下的形式:

  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规范、行业公有化等。

  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是检查政府干预有效程度的有效工具,我们以价格控制和税收两方面来具体说明政府的控制。

  第一,政府控制的具体形式是价格控制。

  政府处于某种需要,希望在某一个时期、某一行业有较大的发展,它就可以制定该行业的最低价格政策,避免市场恶性竞争导致利润下降,影响行业的发展。相反,如果政府出于某种考虑,需要限制某行业的发展,会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就可能制定最高的价格政策。对于政府进行的价格控制,从两方面来分析:

  (1)最低的价格政策。最低的价格政策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制定高于金额价格的市场价格。由于政府制定的最低价格高于金额价格,因而产品会出现过剩。政府制定最低价格阻止价格下降到某一水平,可能出于以下原因:

  一是保护生产的收入。如果某行业供给波动性较大,比如说粮食受气候的变化影响,或者行业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供给的变动很可能造成价格严重的波动,从而影响生产的收入。最低的价格政策的会阻止低价造成的生产收入下降,比如很多国家制定的农产品的保护价格就是这样。

  第二是制造产品的过剩。由于某些特殊的商品,比如粮食。为了避免出现短缺,往往需要储存一定的数量,借助于最低价格,政府可以储存这些商品,以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

  第三,对于工资制定最低价格,可以防止工人收入降到某一个特定的水平。我们制定最低价格的问题之一是有过剩产品,

  例如某一企业因为估高价格而出现产品过剩,它就会试图逃避价格控制,降低价格。在很多情况下,最低价格不是由政府制定而是由某一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商议制定的,以便能保持较高的利益,这时个别企业试图破坏协定,挤跨竞争对手。最低价格政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高价格会引起效率低下,在高价格企业的利润得到维持时,它们可能不会去寻找降低成本的最低方式,从而阻止技术进步。这是关于价格控制最低价政策当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这 是控制价格的第一个问题。

  (2)最高价格政策。

  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政府制定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会出现短缺,。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公平的考虑。

  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起,以利于社会稳定。这样也会导致短缺引起更深层的问题,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干预,就可能会导致以下四个方面的结果:

  第一,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某些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允许价格上升,明显有利于降低或者消除排队的现象,同时就会使低收入的人生活非常艰难。

  第二,政府被迫采取定量的供应制度。 如为每一种配给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票证,就好像我们六七十年代那样发票证。

  第三,最高价格主要的问题是可能出现黑市。顾客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可能会转到黑市用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第四,最高价格减少了已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数量。比如说在饥荒时人为制定的低价可能会降低食物供给。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了帮助城市贫民,控制食物的价格,结果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这些农民就会离开土地,踊向城市,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的生产。

  第二,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控制的具体形式。政府干预市场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对商品征收间接税包括价值附加税和烟草、汽油、含酒精饮料等商品的货物税,这些税可能是对卖出的每一个单位商品收取一定数量的特别税,比如汽油税就是这样。当对商品收税时,会引起供给曲线随税收的数量向上移动,这是因为对生产者的税收会提高他们的生产成本,为了维持企业的利润,生产者会提高商品的价格把税收转价给消费者。

  上面是讲政府干预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一个是控制价格,一个是税收。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问题是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必然出现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从三个问题来进行论证。

  1. 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由两方面组成,这两种组成是以所有制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是由前者就是所有制决定的,不是由资源配置的方式来决定的。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规定为属于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范筹。这样就使经济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不再反映经济制度的性质。过去的人们有一种迷信,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等于私有制加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等于公有制加计划经济,这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经济制度联系起来,即所谓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相容。计划和市场相对立的迷信,首先被西方国家的实践所打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引入了政府干预,表明计划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其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基础不改变,扩大政府计划的干预不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化。这个迷信也正在被中国的改革实践所打破,不改变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 另外我们国家过去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现在发生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反映了我国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化,它有其客观必然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在什么条件下搞计划经济,在什么条件下搞市场经济,应该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标准,就是说实行哪种一方式配置资源效率更高就应该采取哪一种方式,这同调节对象状况以及调节者掌握的共求信息的准确性的程度相联系。

  如果调节对象(就是指企业),没有独立的利益或者说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完全一致,政府掌握足够的供求信息,那么选择计划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可能最有效率。相反,如果企业有独立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政府不能够掌握足够的供求信息,那么选择市场经济调节的资源配置方式可能最有效率。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基本上属于后一种情况。3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能产生更高的效率。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配置资源能产生更大的效率,就在于市场通过以下三个机制来配置资源。对这三个机制分别加以分析:

  (1)。等价交换的机制。这种机制以承认调节对象独立利益为前提,因而为有独立利益追求的企业所接受。而且等价交换的基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此为标准也就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为标准,将资源配置到各个生产领域。

  (2)。是竞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只承认竞争的权威不承认其它的权威,竞争机制给企业提供优胜劣汰的外部压力,按效率原则进行资源配置,能促使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部门和企业。

  (3)风险机制。任何机制活动都会遇到风险。在计划经济下的经济行为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最终是由国家为经济的运行承担风险,市场经济的风险机制明确了经济运行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如投资者和经营者对自己的投资和经营行为承担风险,叫自负盈亏。

  (4)信息机制

  经济调节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进行的,计划经济的信息机制主要是依靠纵向的行政渠道传递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机制最大的弊端是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并且可能被层层行政机关扭曲。而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机制的主要特征是在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直接见面,横向传递信息并存在信息反溃,其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而较少被扭曲。

  通过上面讲的这四点,很明显,市场经济的功能与社会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的特点是相适应的,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比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客观必然性,讲了三个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它没有“姓社”或“姓资”的区别,但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从产生起就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现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也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的,这就产生了市场经济能否同社会主义有效结合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市场经济的含义。分下面三个问题讲:

  第一个问题:

  中国要搞社会主义,又要实行市场经济。针对目前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间存在的矛盾和摩擦,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1.要将市场经济的规定性同私有企业制度分离。从而明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就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具有等价交换、竞争、开放和风险的机制。含有这些基本规定的市场机制,完全可以同社会主义结合。

  2.改革现行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寻求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实现形式,也就是公有制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使两者无矛盾、无磨擦的结合起来,并且是使其促进发展的体制,效应达到最大。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一般的规定,其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在市场经济前,关于社会主义都意味着计划经济,有社会主义性质、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不会改变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的含义,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就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指的是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解作用。在市场经济后,关于社会主义,是表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运行不仅要实现资源有效的配置,还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如保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这是第二个问题。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它的框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2)建立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科学管理为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

  (3)建立和完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

  (4)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5)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

  (6)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这六个方面解决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行成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竞争,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主体,完善达到现代标准的市场,不是直接管企业,而是宏观调控市场。国家保障市场充分作用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安全网。

  这是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讲了三个问题,就是中国要搞社会主义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一般的规定,有运行的一般规律;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着六个方面。

  (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

  总的说来,社会主义包括如下要求:

  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这些要求应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实现。

  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要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实现;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不能影响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按照这个要求,中国转向市场经济需要改革和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的实现形式。

  关于实现形式我们讲三点: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所以能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在所有制方面,主要有三个衔接的途径:

  (1)中国转向市场经济,虽不追求全面私有化,但是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需要发展足够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竞争伙伴而存在。公有制经济需要在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中得到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看其对公有制经济能否形成足够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多大程度。

  2.公有制为主体有了新的含义。

  公有制为主体不是简单的指企业的数量占主体,而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的,不排斥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这是公有制为主体有了新的含义。

  3.形成公司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就是说公有资产不一定都在完全的公有企业中经营,也可以在包含非公有资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经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种公有制企业可以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基础。在这些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在公有资产在企业中的控制力。当然,公有资产并不一定要求在所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都追求控制地位。在过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靠政府的保护以及非公有经济的歧视政策来实现。转到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种经济成分应该平等竞争,这使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就不能再靠政府的保护政策,只能靠竞争,公有制经济必须依靠自己的竞争力来争得地位。这种公有制为主体的实现形式,同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问题,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势,讲了三个问题:就是中国转向市场经济虽不追求全面私有化,但是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就需要发展足够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公有制为主体有了新的含义。第三点,形成公有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二个问题,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原有体制中共同富裕是靠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来实现的,这种收入分配机制排斥市场机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收入分配的原则应该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它的具体途径是:首先发挥市场机制按效率原则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优胜劣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推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里是市场调节收入分配在先,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在后;实现效率目标在先,实现公平目标在后。这种分配机制同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一致的。这是第二个问题,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第三,调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现机制。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等于放弃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经济的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民经济的计划性通过国家向企业下达指令性的计划来实现,这种指令性计划是排斥市场机制。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进行,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有两方面的机制:

  一方面,发展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以企业集团内部的计划性及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实现经济的计划性;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调节市场的途径来实现计划性。

  这是第三点调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现机制。

  这是讲的第二个问题,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有三个问题,一个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机制;一个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一个是调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现机制。

  (四)建设现代市场

  1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还涉及到社会主义同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市场经济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从古典到现在的发展。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起步晚,但起点应该高,就是说同社会主义结合的应该是现代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不能等待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应该以发达国家发展到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作为参照系。   中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不能从头开始走西方国家由原始到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也不能重复出现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并已经开始纠正的问题。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阶段已经具有了如下的特征:

  1.市场机构完备,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无障碍;

  2.市场竞争充分并有规范;

  3.市场调节信号完善、准确;

  4.市场活动有较高的组织程度。

  我国目前的市场与现代市场的差距是明显的。我国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因而在我国转向市场经济时,市场经济尚未发展成熟,市场体系很不完善,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所有这些差距同时指出了现阶段创建现代市场的内容。

  我国在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改革目标后,推行了一系列以开放为内容的改革,其中包括产品、生产要素、退出原有的计划分配或者是购销渠道,应该说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是必要的过程。但是,单是开放,放不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建设,代替原有的经济计划体制。因此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更重要的是建设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我们所讲的建设现代市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针对我国市场发育的现状,需要根据现代市场的标准,提出建设现代市场的任务,并与现代市场的标准相吻合。目前的市场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加强市场联系的建设。目前许多地区的市场建设进入一个误区,即把市场建设仅仅等同于建设市场场所和设施。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市场被定义为交换的场所,因此一讲市场建设就是建设市场场所。结果按照这个定义建设起来许多市场,出现了有场无市的状况。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定义也在发展。在过去市场指的是交换的市场,而在现阶段,不需要进入同一个场所去交换,一个电话,一个传真,就可以完成一笔交易。显然,现代意义上的市场不仅仅是交换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交换的联系和达成交易的机制。因此,走出这一市场建设误区的关建是加强市场联系的建设,其中包括进入市场的主体的培养和引导,供产销联系网络的建设,市场信息手段的完善等。   这是建设现代市场讲的第二个问题当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加强市场联系的建设。

  2.建设现代水准的市场。目前许多地区的市场建设,进入了另一个误区,是建设低层次的集市贸易性的市场,摆地摊式的市场和多环节转手倒买的市场,以此代替原有计划渠道,这不仅形成了市场建设的过大费用,还使市场建设产生不良预期效益。实际情况是:原先的计划渠道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有了相当的水平,低层次的市场是代替不了这种计划渠道的。根据现代市场的标准,应注重建设具有现代水平的各类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即期货市场,建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市场网络。

  3.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市场不仅包括产品市场,还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并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更具有特征性意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调节各个生产要素的配置,只有在各种要素进入市场系统的前提下,才可能有现实市场经济。反过来说,如果要素未进入市场系统,还在计划系统中,那么市场调节就是空的。市场化改革以来,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技术、房地产等要素先后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市场。但是,各种要素进入市场的程度,各种要素放开的程度和完善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市场运行次序出现的紊乱现象就与此相关,因此当前的要素市场建设涉及两个主要方面:

  (1)要推进要素进入市场的进程,特别是不能受某种要素是商品或不是商品传统观念的限制,是生产要素就得整个进入市场;

  (2)要加快市场要素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要建设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目前资金、劳动力进入市场的程度,进度缓慢,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要素市场不完善。

  (五)建设完善的市场机制

  竞争、价格、供给、需求是市场要素,市场机制就是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运动,市场机制建设的内容可以以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不均衡原则来说明。

  1对于市场的均衡理论,无论何时在每个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总存在下述关系当中的一种:

  (1) 在限性价格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存在超额需求;

  (2)在限性价格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存在超额供给;

  (3)在限性价格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处于超额供给或者是超额需求的状态时,可以依据价格,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动,进行自动调节。结清超额的供给或者超额的需求,实现市场均衡。    市场供求均衡的机制是:当市场存在超额供给时,价格下降,受它的影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供求趋向均衡;当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价格上升,受它的影响,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供求趋向均衡。

  显然,市场供求的均衡是在价格的供求富有弹性的条件下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供求双方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实现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是对制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来说的,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价格,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交点。我们上面对市场供求、均衡的分析产生了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理论,其要旨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价格机制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均衡意味着资源的最佳配置,均衡不但可以在单个市场存在或者局部均衡,而且可以在所有市场中同时存在,这就是一般均衡。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各个经济主体实现了普遍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各个市场的同时均衡状态,符和最优的状态要求。这是我们讲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的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的均衡理论。

  2现实的市场并不是均衡市场。各种非均衡理论指出了导致市场的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其中包括价格刚性,供求对价格缺乏弹性,竞争不充分等,这些对市场非均衡的分析不是一般的否定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功能,而是要指出实现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有效率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由于某种条件的不具备,现实的市场运行经常会偏离均衡,从一定意义上说,偏离均衡是一种常态,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总会提出创造条件实现市场的均衡要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阻碍市场达到均衡的体制因素,进行市场化改革。这种改革的有三个方面:

  (1)克服价格刚性。价格刚性是指价格对供求变动缺乏弹性,不能随供给变动而变动,导致价格不能结清市场。比如,某种产品在供不应求时,价格不会随着上升,结清超额的需求。反之,某种产品在供过于求时,价格不会随着下降,接近超额的供给。英国的经济学家哥姆尔卡在1985年发表的论文中,曾用这种价格刚性论说明计划经济国家的短缺现象,短缺是因为价格不能够随需求增加,而充分上涨引起价格钢性的主要体制因素是国家定价的机制,这样价格不是在市场上形成,而是由国家规定,价格刚性就不可避免,这是讲的建设现代市场要克服价格刚性的问题。

  (2)克服供求弹性的不足。供求弹性不足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价格变化时,供给和需求不会随之变动,价格调节不能够结清市场。比如,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给和需求不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够结清超额的需求。相反,某种产品,供过余求时,价格下降,供给和需求不会作出反应,不能结清超额的供给。供求弹性不足有多种原因,其中最典型的是软性预算的约束。有的经济学家曾经用这种软性预算约束来说明计划经济国家的短缺现象。所谓预算约束简单的是指预算收入约束支出。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预算线的概念,表示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购买行为属预算收入和市场价格的约束。有的经济学家发现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与企业存在着一种父子关系,企业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在这种软性预算的约束下,企业的需求行为对市场的价格高低变化不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经常产生短缺现象的原因。每当发生投入品价格提高、外股经济振荡时,企业都能借助一定手段,如取得政府的补贴,优惠贷款,免费税务等途径来增加总收入,扩大预算支出,形成无法满足的需求,吸纳市场上的产品,使投入品的提高无法结清超额的投入品需求。

  社会主义国家经常产生的资金短缺现象原因大多就在于此,在软性预算约束下,企业贷款对屡屡缺乏弹性的企业不因为利率提高而减少贷款。显然,我国面向市场经济需要解决市场供求对价格弹性的问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使企业真正由过去的依赖国家转向依赖市场,从而使市场对企业真正起调节作用。这是第二点,克服供求弹性不足。

  (3)强化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条件下,生产者并不完全听从市场的调节,竞争不充分的主要起源于垄断和保护。在垄断条件下,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规定垄断价格,使价格不能反映供求,也起不到调节供求的作用;保护主要指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处于劣势企业的保护,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和产品因保护而不能退出市场,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不公平竞争也是竞争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在我国不公平竞争主要表现在政策机会不公平。国家对不同的所有制,不能一视同仁,国家对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实行某种倾斜政策,这种政策的不公平造成竞争机会不公平。因此应优化市场机制的调节效应。中国转向市场的目标是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效率依赖于充分竞争的机制,针对竞争不充分的现状,强化竞争的主要途径是从体制建设上调整政府行为。一方面打破地方政府的保护;另一方面使政府改变各种倾斜和歧视政策,使各个企业在国家的统一政策调节下,唯一的依靠自己的竞争能力,得到利益。

  (六)社会主义市场建设发展完善的新阶段。

  这个问题主要是讲《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到十年,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要有新的发展,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

  第一,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机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的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为到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予国民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就业面取得拓宽的成效,基本收入具体增加。    物质文化有较大的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明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机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民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要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机构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的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两性互补。提出改善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国有化,发挥后方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历史的发展。

  上面提到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完善的新阶段,当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个专题,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这里一共讲了六个问题,中心是市场的机制,供求规律,弹性的概念,政府的干预。

专题3: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

  关于厂商理论,我们这个专题重点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分析的出发点,通常的这个目标被假定为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成本。

  (二)厂商生产和成本,并说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确定厂商最优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四)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表现以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五)说明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外有关厂商理论,即要素价格决定理论,这一部分既可以看作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理论,也可以看为是有关产品的分配理论。

  (六)考察政府对市场特别是对行业供给方面的影响,

  以上就是专题三“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所讲的六个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生产和销售

  第一点:厂商也就是企业的性质。

  厂商或者企业是有组织的经营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种为了盈利目标而构造的经营组织。它包括生产和销售。它不同于个体生产者。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生产活动都是以企业形式进行的,或者说为什么会存在企业呢?这是涉及对企业性质的回答。  企业之所以能代替大量个体生产者或者个体交易而存,当然有技术方面的要求,生产规模上面的要求,但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更重的原因。这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企业以企业为单位组织生产能有效的实行分工协作,并提高分工协作的效率。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许多相互衔接的生产工序,使一个人相对固定的从事某一部分生产操作的分工,可以明显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分工就有协作,以企业的形式组织生产可以加强上下工序之间的协调以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二,以企业为单位的组织生产,能节约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发现交易对象,讨价还价,签订期约,监督期约等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如果不是把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劳动者都组织在企业中,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调配,统一使用,而是每次通过市场交易方式使各种要素得以结合,交易费用势必很高。

  比如说,企业以长期招聘职工的一次交易活动,代替多次短期交易活动,便可大大节省交易费用。

  现代制度经济学还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从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说明了企业的性质,在企业间存在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为正的条件下,将这些相互存在市场交易的企业组织在一个企业中,将外部分工内部化,将企业间的市场协调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便可克服交易成本。这就说明交易在企业当中可以省交易费用。

  第二点:一个生产和经营组织要真正成为企业,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它必须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众多劳动的协作,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

  二,它必须是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其它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国有和集体企业基本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也就是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厂商,因为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经营权,也不实行自负盈亏,而是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令,按照计划进行生产。所以那时的企业只是工厂,在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的企业正朝着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的方向发展,企业所具有独立自主,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者,拥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拥有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充分自主权和经营权,在符合国民经济整体目标,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独立自主的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独立自主进行核算。以收低支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经营成果承担完全的责任,享有相应的经济利润。

  三。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权同任何性质的企业建立各种经济联系,签定各种经济合同

  四。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厂长经理和董事长是法人代表,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并依法行使法定权利和义务。

  五。具有充分的企业内部管理权,能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确定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分配方式及各种经营管理制度,依照法律保障企业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

  企业是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细胞,细胞的生命力越旺盛,由它组成的有机体的生产力也越旺盛越强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活力的发挥和效益的提高。

  第三点,企业有两方面的规定:

  一是所有制性质的规定;二是企业资产组织形式的规定,后者是也就是企业的制度。

  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重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实践证明企业运行的效率不止是同企业所有制性质相关还同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及其企业制度相关。对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效率不能仅仅靠公有制本身来保证,还要解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这同企业制度的建设有关。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显实了在改革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有效作用,实践证明,规范运作的股份制,由于其产权明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而成为国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形式。

  股份合作制体现本企业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是具有较高效率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但是长期以来,因这些企业形式中包含了非公有的资本,而产生了姓“公”、姓“私”之争。有认甚至给推行股份制贴上了私有化的标鉴,其结果是使这些有利于公有制企业改革和提高公有制经济效率的好形式难以推广,同样也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陷入困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公有制实现形势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的采用。这是我讲的生产和销售的第一个问题,厂商即企业的性质。

  第二个问题:厂商也就是企业的利润的目标

  第一点:企业经营的利润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一般说来,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是单一,企业的经营目标应该是目标组,可能的目标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也就利润最大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最大限度利润的目标,与其余各种目标之间有所区别,但有某种联系。因为无论是追求大事业的厂商,还是谨慎行事的厂商,他们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漠视利润,他们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经济学者们常常假定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行为目标,并从这个假定出发研究厂场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利润呢?利润等于收益和成本之差,也就是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收益就是销售产品后的收入,总收益等于生产和销售的产量乘以每单位的价格。

  然而成本的概念要稍微复杂一些。在经济学中成本的定义和会计计算的成本有所不同。经济学常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关于机会成本,我们在第一个专题上讲过,就是机会成本是指使用资源的代价,就是一种资源用以某种用途后,就放弃了用于别的用途,而可能获得收益的机会。这个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这是机会成本,我们这里主要是讲什么叫利润,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企业的目标呢?是争取更多的利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

  第二点,与机会成本的概念相联系,经济学中正常利润概念指的是:所有者或者是投资者的自由资源的机会成本。如果他们只投入了资金,正常利润就是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要考虑资金的可能用途,最简单的考虑就是存入银行或买债券,所得到的利息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只有当投资于企业所得的收益大于存入银行和买债券所得的收益时,人们才会愿意投资,所以正常利润恰好是投资者或者所有者愿意对企业投资的利润。

  投资活动如果没有风险,那么正常利润会非常接近安全债券的利益率,但是投资活动一般都有风险,因此为了使资金拥有者愿意投资,正常利润率就应明显高于安全债券的利息率。与正常利润相对应便有了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是指:扣出正常利润后所得的那一部分利润也可以称之为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既然是投资者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他就应该进入成本。出于对机会成本的考虑,企业在计算成本时,必须在垫支资本基础上再加上按正常利润计算的正常利润额。从会计成本的角度看,只要收益大于垫支费用,企业就已盈利,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如果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垫支费用之后的余额正好等于正常利润,那么就意味着企业恰好赚到正常的利润,而他获得的经济利润实际上等于零,也就是不亏不赚;如果收益和垫支费用之间的差额小于正常利润,企业就处于亏损状态,这时经济利润为负值。

  第三点,超额利润或正常的经济利润才是厂商追求的目标也是厂商行为的动力。

  只要某个行业可能获得经济利润就会有新的厂商进来投资,原有的老厂商也会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当厂商遭受亏损时,他得到负的经济利润,即他获得利润率低于正常利润率。如果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一些厂商将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另一些厂商会缩小规模,新的投资肯定不会流入这个行业。

  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一个厂商或者一个企业就要研究如何使总收入达到最大或者总成本最小,所有影响总收益或者总成本的重要因素都是厂商需要考虑并进行选择的。根据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可以把时期分为长期和短期。它们虽是对时间有关的概念,但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日历时间,而是指一定的条件。

  长期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

  短期是指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变动的时间。

  厂房及其机器设备等要素的数量调整起来需要较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内,我们称之为短期,超出这个时期我们就称之为长期。

  第三个问题:生产投入和产出。

  第一点:厂商的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生产。

  那么什么叫生产呢?经济学认为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基本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三类:

  1.劳动。劳动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人。如电工、秘书、医生、农民等所提供的劳务。这是劳动。

  2.土地。包括土地和所有土地上或者地下的自然资源。

  3.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并用以进一步生产的物品,即说的人造的投入,机器、厂房、工具。

  我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的这个地方说的不包括货币,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物质资本。    那么经济学中的产品都有什么呢?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服务。因此在经济学中符合这个目的物品和服务都可以作为生产活动的产出或者产品如汽车、电视、粮食、公路、教育、咨询、体育比赛等等。

  那么经济学中常常用抽象的生产函数来表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什么叫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生产函数表示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严格的讲生产函数是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他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关于生产函数,我们再简单重复一下,生产函数是表示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生产函数的定义包括这样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内表示生产函数的产量是在一段时期内度量的,比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度的产量。

  2.技术水平不变,表示生产函数生产中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不变,即既定的投入量只能生产出一个最大的产量,如果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则产生新的函数关系。

  3.最大产量,表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最优意义上的关系。给定投入由于非生产技术的种种其他原因。例如管理水平差和工作积极性低等,实际产量可以低于可能最大的产量,但是生产函数并不描述这种低效率的生产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因此生产函数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最优关系。这种最优关系是一个最直观的理解,如果想增加产出就必须增加投入。

  第三点:短期要素和长期要素

  由于生产函数描述的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最优关系,因而如果要增加产出就要增加投入。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种类投入都是可以变动的。

  比如,服装厂接到一份大额的订单,但要求在一个月内交货,要完成这份订单的生产已超出服装厂厂规的生产能力,服装厂如何完成任务的?显然他一般是通过让工人加班,或临时雇用更多的工人的方法来按时完成任务。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来不及通过扩建厂房和增加设备来增加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劳动是可变生产要素,而厂房设备是不变生产要素。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哪些,随着产量的变动可以变动的投入,不变生产要素是指哪些,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投入。    显然,在区分一种要素是可变生产要素还是不变生产要素的关键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投入都是可变的,因此经济学就有了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所谓的短期就是指这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是不可改变的;长期是指这样的时期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点: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一〉那么什么叫短期生产函数呢?短期生产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了解生产中的一些的基本经济规律,短期的生产函数包括:

  第一:就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表示一定的投入说明生产的全部产量;

  2.平均产量:表示平均每一个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产量。

  3.边际产量: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所增产的产量,叫边际产量。

  我们这里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以实物单位衡量的,因而在强调是实物特证而不是货币收入时,也分别称为总产品、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短期生产受到生产规律的制约,这一规律就是

  著名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以简称为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其它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断的增加某一种可变的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投入的总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个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也就是边际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

  我们再说明一下,简单的讲边际产量的递减含义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可变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步减少,最终会等于零甚至小于零。此后可变投入的增加将不会使总产量增加,甚至会使得总产量下降,这里面关键是不能超过特定的数值。

  这个收益递减规律在农业生产中表现最为典型,在既定的土地以现有的生产技术耕种,最大的产量基本上是固定,最初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这块土地上的产量增加,速度很快。但随着劳动投入量的继续增加那么产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这时增加的劳动对产量增加几乎没有贡献,这说明劳动投入超出一定限度时,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越来越小,从而使得总产量增加缓慢。需要注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这些前提条件发生改变,那么收益递减率可能不起作用。

  (二),要素结合比例改变后,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这一现象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我们称他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不断的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到一定程度,最后增加的以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越来越小,这是我们上面已经讲过的,那么我们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变要素的各个单位是同值的,假如可变要素是劳动,那么这些劳动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样的,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效率更低的劳动者,而是因为数量,在固定的土地上使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力与较少的土地结合,使劳动力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故而产生边际收益递减。    第二个要点,如果各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那么这个规律就不实用了,因此适合这个规律的生产过程必是可变比例的。

  第三个要点,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状态下,可变要素数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当技术水平变动时,这种关系也将变动。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一些要素的数量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可变要素数量来获得更多的产量是有限度的,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结合,比例必须适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对于我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意义有两方面:

  首先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的原因,日益增加的人口种植着固定数量的土地,那么边际产品和边际效益不断的递减。

  其次,它为企业家掌握生产要素的均衡投入量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假定有资本、劳动、土三种要素,其中有一个是不变的要素,比如土地,那么企业家在投入资本和劳动要素时,就要考虑投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确保收入要素获得最大的产量。

  上面我们讲的边际收益的二点,就是要素结合的比例出现边际收益这一现象是客观的,普遍的。我们讲的主要要点;讲了它的对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的意义。

  第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劳动这一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这个劳动的投入量的合理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劳动投入量的第一个阶段内,平均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那这就意味着劳动的边际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因而,理性的厂商不会把劳动投入量确定在这个领域,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第三个阶段,就是在这个区域内的可变的投入的边际产量小于零,即增加投入不仅不增加产量反而会促使产量下降,因而厂商也不会把投入确定在这个阶段上。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只会把劳动投入量选择在第二阶段上,可变投入的第二阶段即可变投入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交点,被称为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合理投入区给出了可变要素投入范围,并没有确定可变要素投入的数量,这是因为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量,还与要素的价格等因素有关。

  关于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可以改变,并且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代替关系,也就说如果多用一些劳动力,可少用一些仪器,或者相反,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具有如何确定生产要素功能的组合,使得在既定的投入下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反过来如何在既定的产量上使得成本开支最低的问题。总之,企业面临着选择最合适要素的组合的决策。

  这个问题与消费者寻求促进有限的开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个问题十分的相似。消费者也考虑一定单位的产品、商品相对应它的价格的效用。比如,人们买电器要考虑性能对价格的比例,也就说一块钱的货币的支出得到收益的效用。

  在生产者那里购买或者购用生产要素,支出费用要从生产要素使用中得到收益最佳的产量,企业不得不对各种要素支出的费用和收获的收益来比较分析,来获得最佳的选区或者说来获得最佳的组合。    我们上面已经讲了这最佳的组合要考虑价格的变动,最佳要素的使用量及其组织的比例也将随着变动。比如说劳动工资上涨了,生产要素并未上升,那么单位的货币支出得到的劳动边际产出将下降,这时企业也应更多的考虑使用资本来代替劳动。

  总起来讲,这个最佳组合就是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要进行分析,要看到投入要素的变化,这样来确定它的合理区这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中的问题。

  以上我们讲的是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包括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递减收益规律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二〉:长期生产函数。

  第一: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是描述长期生产函数的性质,经济学中使用等产量线的方法,就是一个图表有三个曲线。那么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同一数量的产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所构成的曲线,这也就是说在一条等量曲线上,尽管要素投入组合不同,但产量却是一样的。由于厂商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产量,因而每个厂商都有许多不同的等产量曲线。    那么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呢?就是说在表明在保证生产既定的产量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投量的增量可以减少另外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即可用一种要素代替另外一种要素。这说明随着其投入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越来越不容易被代替,为了说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要素边际代替概念。

  第二:要素的边际代替律。  要素的边际代替概念,代替律是要素的边际代替律也可称为边际技术代替律。要素的边际代替律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可以代替另外的一种生产要素量。

  其基本概念包括两点:

  第一点: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资本的代替能力是不同的,即在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代替律不可能不一样。

  第二点:由于等产量的曲线突出原点,因而劳动对资本的边际代替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一特征被称为要素的边际代替律的递减规律。它表明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代替的资本数量逐渐减少,即劳动对资本边际的代替律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要素边际代替规律。

  第三,规模收益

  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通常需要增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在其中最简单的情况是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增加,就是通过“复制”现有工厂来实现规模扩大,这种所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被成为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有三种形式,即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这三种形式。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那么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

  规模收益不变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也按同一比例增加。

  规模收益递减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加将小于这一比例。

  这三种形式反映了长期生产函数的不同性质。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通过投入的同比例扩大,生产要素更能够相互协作,实现专业化,从而导致产量以更大的比例增加。那么规模收益呢?则恰恰相反,生产要素使用的效率下降,通常厂商会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递增带来的好处,而避免规模效益递减,因此厂商的规模往往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

  第四,最优组合,也就是最优要素的组合。关于长期中生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既然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那么厂商就必须决定不同的要素按什么比例进行搭配和组合,显然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厂商,希望按最优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最优要素组合?

  从等产量曲线的概念,我们知道厂商可以用不同的要素组合生产相同数量产品,但是厂商要获得要素就必须有所支付,这些支付构成了厂商的成本。

  不同要素组合产生的成本是可以不同的,因此等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虽然都表示相同的产量,但是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的成本就可以不同,厂商自然希望以一个最低的成本产生这个已经给定的产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给定产量的要素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即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给定要素的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假定厂商可以支出的费用,即成本是给定的,用这笔钱厂商也可以从要素市场上获得不同的要素组合。那么场商应该购卖怎样的组合呢?

  虽然在不超过这笔费用的前提下,厂商应该购买能够使产量达到最大效益的组合。

  简单的说,最优要素组合就是能以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最优要素组合的第二个问题是厂商又如何知道自己所选定的要素组合是最优的呢?

  这分两方面解释:前者可以看作是货币用在劳动收入时,货币的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货币支出,所增加的生产总量;后者则可以看成是货币用在资本投入生产的货币的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货币支出,所增加的总产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厂商的生产目标使利润最大化,因此任何理性的厂商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所以厂商会在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上选择生产要素的投入,至于在何种产量选择最优组合,则取决于厂商对成本和收入的分析。

  上面是讲的是第四个问题,就是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下面讲第五,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一)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要素的支出。它包括两点:

  一,经济学中使用的机会成本的概念的度量,一项活动的成本。那么这个成本是基于资源需求定义的一个概念,即因使用一项资源,而不得不放弃其它机会的成本。

  那么厂商的生产成本是指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损失掉的机会成本,其中包括两部分:

  一是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成本;二是厂商使用自己资源包含的成本。前者被称为显性成本,因为它涉及到厂商的直接的货币支出;后者则称为隐性成本,因为它不是厂商的直接支出。显性成本我们容易理解,而隐性成本则容易被忽略,它是厂商使用自己资源的机会成本。

  例如,所有者作为企业的经理,不得不拿报酬,因此也就没有对经济的直接支付成本,但经济学家认为,经理在经营企业时,不得不放弃受雇于其它厂商的机会,他在其它厂商那里可以获得最高收入,也应算作他的机会成本。特别的厂商无论是使用从银行借贷来的资金,还是使用自己拥有的资金,都会放弃其它的经营机会,也就是从事其它经营的利润。因而厂商的隐性成本中,通常包括着厂商应该获得的正常利润。

  二,厂商的成本和厂商的生产数量有关,但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厂商成本中的不同部分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所有所不同,这涉及到我们说的概念,因此厂商的成本概念也可以区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那么在短期内有些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这意味着不论厂商是否生产,也不论他生产产量多少,支出在在不变的要素投入上费用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在长期中,由于一切投入都是可调整的,因此就不存在这样一笔不变的支出。

  关于成本的概念。我们讲了两点,一个叫经济学使用机会成本时理想活动成本,概念量度的一项活动成本。第二个厂商的成本与厂商的数量、生产的数量有关。

  (二)短期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以下几个概念:第一概念:

  相应于生产的短期,厂商用于生产要素的支出构成了成本概念,有以下几点:

  一,总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由于在短期内某些生产要素数量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总成本也被区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其中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被称为不变成本或固定成本;而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被称为可变成本。

  那么总成本就等于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之和,这就叫总成本?

  二,不变成本。是厂商花费在不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在短期内,总成本不变是一个固定数,他不随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三,可变成本。是厂商化费在可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在短期中,总可变成本随着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四,平均成本。是厂商在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成本。

  五,平均可变成本。是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可变成本。

  六,平均不变成本。是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不变成本。

  七,边际成本。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由于不变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总成本的改变量就是可变成本的改变量。

  第二概念,短期成本曲线的形态。

  短期成本的曲线有如下的特点:

  一,可变成本的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变成本曲线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即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二,平均成本曲线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就成了一个“U”字型。

  三,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

  四,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两者的最低点。

  短期成本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的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实事上,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是从属于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的,正是由于编辑曲线的性质导致了边际成本曲线的性质。

  比如说:假设一个工人的工资保持不变,而劳动的编辑产量服从递减规律,于是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是递减的,而每增加一单元的产量所要增加的劳动就是递增的,从而花费在增价的劳动上的成本,即可变成本的增加量就是递增的。因此当编辑产量递减时,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同样当编辑量递增时,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就是短期成本的曲线形象,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参考有关教材中的图。

  (三),长期成本。

  一,什么是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个单位产量的总成本,通常在长期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也是先下降,然后会有一个相同稳定和保持不变的阶段,之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最终会上升。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的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个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个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

  当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时,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那么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当企业规模较小时,规模的扩充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当企业规模扩充到一定程度时,规模经济的特点将消失,随着规模的增加,平均成本先在一定规模范围内保持不变,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企业将遇到规模不经济,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将上升。

  长期中由于厂商可以根据产量调整各种生产要素,以便生产任意产量时,生产要素均处于最优组合状态,因而厂商规模的扩大可能会伴随着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整,特别来说,如果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是通过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实现的,那么规模经济概念就与我们所说的规模效益递增相一致,同样在一个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生产过程中,规模效益就是递减的。因此,规模经济概念是规模收益概念的推广。

  二,什么决定着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大规模的生产可以促进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的专业水平。

  第二,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某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最小的规模,在投入中不可分割。比如说像联合收割机在小块田地中就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只有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使得平均成本下降。

  第三,容器原理(容是容纳的容,器是器具的器)。任何容纳东西的设备,如高炉、油罐,管子等的能力,随着能力的扩充,增加的成本在逐渐减小,由于容器的成本取决于制造容器的材料。几何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体积的增加率将大于表面积的增加率,因此大容器更经济。

  第四,大机器的效率。大机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更高,例如无论大机器还是小机器都需要一个人开,那么这个时候开大机器效率更高。

  第五,副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时,所产生的费料可以生产出一些副产品。

  第六,多级生产。大工厂可以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几道制造工序,这可以节约半成品在不同工厂之间的运输时间和费用。

  第七,管理上更经济,大企业下的单个工厂可以专一于某种功能,它还可以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

  第八,费用分摊。只有企业很大时,一些支出才经济,例如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起设立实验室的费用,厂商的产出越大,这些没有直接用于生产的企业,一般经营费用就越被分散。

  第九,融资成本更低。大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筹集资金,生产投资价格也会因大量购买而便宜,这是规模经济……

  当然也有不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包括厂商更大、更复杂,信息交流层次多,合作的管理难度也会增加,这是不经济的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工人的工作单位枯燥,他们会有被异化的感觉,这样在工作中就缺乏积极性,对工作马虎。

  第三点,就是因为这些因素,会使“劳资”关系恶化。不同的工人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也会恶化“劳资”关系。

  第四点,生产的流水线工艺和各种生产相互依赖,可以因为其中某一部分发生问题而导致全线停产。这就是所谓不经济的。决定企业经济规模和不经济的状况。

  三,长期边际成本取决于长期平均资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中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就是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通常会随着产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由于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低于长期平均成本,即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当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时,由于长期平均成本递增,因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曲线成本的上方。

  当生产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规模不经济时,那时长期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因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水平直线,并且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重合。

  企业规模的变动总是需要较长时期,而在短期内,企业总是在相对确定的规模下经营。

  例如某个企业从开始拥有一个工厂,到拥有许多工厂是一个规模扩充的过程,但是在某一年中,它所拥有的工厂数量是相对不变的,在确定不变工厂数目条件下的厂商的成本就是短期成本。

  第六,利润收益与产量。

  一,厂商或者企业的收益。

  我们这里分析的收益是指市场中单个厂商的产量同销售收益的数量的关系与其它许多经济量一样,厂商的收益可以区分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总产量所得到的全部销售收入。

  平均收益是厂商平均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效益。

  边际收益也就是厂商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

  如果厂商的销售价格不受厂商的销售数量的影响,当他的销售数量由一万增加到一万零一个小时时,那么总收益就由十万块增加到十万零十块,这个时候的边际收益为十块钱,这就是什么叫边际收益。

  二,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收益。

  厂商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所决定,厂商按照一个不变的市场价格销售产品,那么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中的单个商厂的销售价格。

  对应于不变价格,厂商每多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销售,也必须按这一不变的价格出售,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也等于该价格。因此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价格市场。

  三,价格随产量变动时,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按不变的价格销售产品,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在很多场合,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通常如果厂商拥有较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线,这就意味着,如果想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关于这个图,可以详细看教材(111页——112页)。

  从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看出来,价格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那这个时候的平均收益还等于价格,而边际收益与价格不变时截然不同。它不再等于价格,而是小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厂商的总收益会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说厂商的销售价格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不断的降低价格,这是讲的第三个小点。

  四,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厂商在决定生产数量时,一方面要考虑销售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到生产的成本,厂商的最优产量是使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利润最大化体现的原因是生产成本随着产量变化。比如说当一个厂商逐步增加产量时,那么厂商的编辑效益保持不变或下降,而厂商的边际成本首先下降,而后升,这就意味着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利润也随着变动。当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大于为了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而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时,那么厂商增加生产就会增加利润;

  相反,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那么厂商减少产量就会增加利润,只有当厂商把商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那么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讲了第四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这就是说只有厂商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那么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五,对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应当怎么分析呢?

  我们从以下这样几个方面分析,第一点,为什么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厂商才获得最大的利润呢?

  我们说如果一个单位新增产品的收益大于一个单位新增产品的成本,这就意味着这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是有利可途的,生产这个产品就会因此而得到额外的好处;如果边际成本是随着产量上升的,那么边际收益不随着产量增加而改变,那么边际收益一定会在某个产量上与边际成本相等,这个时候厂商继续扩大产量,上升的边际成本就会高于

  边际收益,这意味着新增的一单位产品是亏本的,其付出的新增成本大于新增的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是所有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第二点,为什么必须强调边际成本上升的这个条件的?边际成本下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边际成本下降的与边际收益相等的这一段,这个时候厂商生产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是亏损的,因为在这一段,边际成本总是高于边际收益。

  第二阶段,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这一段。这个时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厂商就会有一份净的好处,所以厂商就没有理由停止生产,直到边际成本转为上升,这与边际收益相等,在短期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所能获得经济利润,因为如果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就会亏损,这时候利润最大化的具体含义就是亏损最小化。

  那么当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的平均成本时,厂商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生产可获得丰厚的利润,其净利润等于生产均衡产量所耗费的平均成本与价格之差乘以均衡产量。

  当市场价格下降,下降到等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厂商均获得正常的利润,净利润等于零,也就是不亏也不赚。

  当市场价格下降下低于成本,但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时,那么厂商就出现了亏损,这时他面对的情况是。如果停止生产,他承担相当于全部固定成本的亏损额,在短期固定成本是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即使不生产,固定成本还是要支出,那么厂商机器设备还是要提取折旧。如果他选择生产,那么也将承受全部亏损,但亏损额小于不生产的时候,就会小于全部固定成本,只是相当于部分固定成本,所以在处在这个情况下,厂方应该选择具体生产并观察市场价格的变动,以便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选择。

  如果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不论生产还是不生产,亏损都相当于全部固定资本,生产还不如不生产,这时的企业就会停止营业,所以厂商的平均变动资本最低点就是停止营业点。

  当厂商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就不会再提供任何产量了。

  第三点,就是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厂商必须把产量确定在能够使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才能在既定的生产项目上获得最大利润。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对于任何市场类型的厂商都是适用的,无论是垄断竞争的厂商、寡头,垄断厂商,还是完全垄断厂商,要想在既定生产项目中使利润达到最大化,就必须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来调整其产量。

  在长时期内,当厂商选择最佳产量后,能否盈利,就要看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的关系,在完全竞争的行业,厂商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

  当一个行业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厂商可获得经济利益,这个行业就会吸引潜在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新厂商的加入,增加了该行业的产品市场的供给,产品的价格会趋于下降,直到收益与成本相等,经济利益消失。

  如果初始时该行业某些厂商亏损,或者部分亏损的厂商可能率先退出该行业,那么该行业产品市场供给的就随着减少,产品的价格也会逐步回升,直到亏损由于收益的上升而消失。随着这些厂商的退出,那部分资源从该行业转到其它社会更需要的行业。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中企业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是根据价格的变动作出的。一种产品的社会需求上升,会通过价格的上涨来反映,上涨的价格会又使更多的企业从事该产品的生产,经济资源由此得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重新配置,这就是价格机制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上面对于最大利润和产量关系的分析,我们讲了三点,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厂商的生产和销售我们讲了六个问题。

  我们可以稍微集中概括一下:

  概括的第一个小点就讲了厂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的利润,即销售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为最大。那么为了利润厂商必须生产,生产是把各种要素投入组合在一体,生产出的一定数量产品的过程,这是我总结的第一个小点。

  第二个小点,就是生产过程分为短期和长期。

  第三个小点,就是厂商的生产状况由成本反映出来。在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相应的也有平均和编辑的定义。在长期中,在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曲线就会出现“U”型,导致规模经济或不规模经济的因素是理解这种变动的关键。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题,概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竞争和垄断。

  第一点,市场结构。

  什么叫市场结构呢? 市场就是厂商所处的环境,那么市场结构就是买卖双方的活动所表现的形式和不同的特点。

  一,市场是厂商所处的环境,它是由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者和其它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厂商来构成,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特点。

  像消费人群的不同、竞争厂商的不同、市场中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别大小等不同,我们这里把重点放在厂商中的厂商数量和规模以及产品的差别上,而假设的不同的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数量都是很多的,也就是说市场之间的特征主要区别是市场中厂商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同类产品是否有差别。因此我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

  四种类型的结构就是: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点,关于完全竞争市场。我们过去也讲过,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大量的厂商,市场中所有的厂商都是价格的既定接受着,这是一种可以自由进入的行业。不同商厂生产的产品之间没有差别,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完全的信息,也就是说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而生产者懂得有关价格、成本、市场机会等信息。这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第二点,垄断。垄断是指一个商业行业中具有唯一的一个商场的市场。

  第三点,那么垄断竞争呢?就像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行动互相独立,行业中进去或退出是自由的,但是不同于完全竞争,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厂商之间的产品相互区别,也就是产品是有差异的,这是和那个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格。这后面这两点,即产品的差异和价格的控制是垄断竞争的两个基本点。

  第四点,寡头。就是市场中只有少数或几家厂商可以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  第二,就是区分不同市场结构的主要标准,是市场中竞争成分的多少。这是由于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们相信,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好制度,是由于市场中的竞争。市场中的竞争使得厂商追求自身利润的行为导致市场成绩效应,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消费者能得到最大的福利。

  竞争机制的作用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市场在“看不见手”的引导下,自觉的追求最大利润的自利行为,不自觉的产生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社会利益,这就是讲的市场的这个优绩,或者是市场的机效,也就是它的好处。

  第三,对于市场结构的分析。

  对于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就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性质的基本要素:

  (一),是买方的集中程度。产业的市场容量即规模的变化,市场容量和规模扩大容易降低集中度,这是因为市场的扩大,一方面会抵消大企业和合并企业规模的扩涨,而造成的集中优势。另一方面也会为新企业的进入提供机遇,为产业内的较小的企业的成长提供商机,从而有可能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相反的是,当市场的规模收缩为停止时,那么买方集中度又往往容易提高。这是讲的买方的集中度。

  (二)企业追求经济规模的动机和行为。在竞争的趋动下,任何企业都有把自己的企业的规模扩展到单位产出成本最低水平的倾向,这种因利润最大化而产生的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往往会遇到产业的市场容量的限制,一定时期,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种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如果一个产业的市场容量小,而他所需要的最佳规模水平却比较大,那么在这个产业中就容易形成垄断或寡头的市场结构,这分析的第二点。

  (三)就是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作为企业总是力途采取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和控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限制产业里的竞争的行为,其作法和手段是各种各样的。

  比如说,通过掠夺性的定价行为攻击对手,达成限制性的交易协议来垄断市场,进行市场的共谋或默契性的配合,进行收购、兼并、控股、合并等资产的一体化活动。设制各种进入的障碍,对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资源、技术封锁和垄断,与金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联系等等,这都属于垄断行为。这是市场结构的第三点,垄断行为和垄断动机。

  (四),政策和法制因素的制约,政府的市场和贸易政策以及法制因素,有些有利于促进集中,有些则具有反托拉斯的效应。

  如《专利法》是维护技术垄断的法律,将促进形成技术上的垄断,保护《关税法》,限制外资进入某些产业的法律,将起到限制外国投资者和竞争者进入的作用,政府投资、政府订货、金融税收上的优惠,将会成为促进集中的因素。这是我们讲的市场分析的买方的集中程度。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市场结构分析的第二点就是产品的差别性。

  如果在一些市场,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买方对于全部商品具有完全的支持,并且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买卖双方进行正常的交易的因素,我们就称这些商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在现实市场上,并不存在绝对可代替的商品群,我们将商业内的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不可完全代替关系的商品状态,称为产品的差别,或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的高低程度,成为产品差别程度。产品差别程度越大,那么同类产品的可代替性程度越小,越有利于生产者占领市场,因此产品差别化是企业在经营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可以在所提供的产品实体或者在提供产品的过程的要素上与其它同类产品形成差别,以引诱买者。因此,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占居有利的地位。

  比如由于质量优异,加上强大的广告宣传优势,使得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商品又有特别感兴趣,这就使利用产品差别化,达到促销目的的一种表现。

  市场结构分析第三点,进入的障碍。进入的障碍或者叫壁垒是指市场内已有企业对准备或刚刚进入某个产业的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换个角度讲,进入的壁垒或障碍也是指潜在企业或新企业在和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素,因此进入障碍的大小既反映了市场内的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的程度。

  对于进入市场的障碍,我们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第一点,规模经济的障碍。打算进入规模经济的产业的新的企业,面临的两难的处境,进行小规模生产或者生产成本很高,企业缺乏竞争力,难以和已有的企业竞争并在市场上立足,一开始就试图按经济规模生产,往往在初期难以获得并发挥经济规模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市场份额,因而同样难以进入市场……

  第二点,必要的资本的障碍。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为了实现最低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所需要的资本,对必要资本量筹措的困难越大,进入市场的障碍也越大。

  第三点,产品差别的障碍或者叫壁垒,在买方对已有企业的产品有较强偏好的产业中,打算进入市场的新企业,为了吸引买方形成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支出巨额的促销费用,因此,已有企业产品的差别程度也构成进入这个壁垒的重要因素。

  第四点:政策法律制度的障碍:在某些产业中,企业开业需获得的许可执照,企业进入后需获得有关的许可证,另外还有与政府有关的资金的筹措,关税以及非官税壁垒等等,这些都属政策,法律制度因素,同样成为企业金融的壁垒因素。

  第五点:阻止进入市场的障碍,这是指在卖方高度集中化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已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的利润率,形成过剩的供给,针对新企业的岐视性价格等阻止进入政策和阻止进入行为所构成的指在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

  上面的是我们讲的市场机构的分析,下边讲竞争和垄断的第二点,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完全竞争的市场:先讲第一个问题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由于市场中的厂商的数目比较多,以至于单个厂商的产量在全部市场供给中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也就是很少,厂商产量的变动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厂商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的,厂商只是在这个市场给定的价格下去决定生产或销售数量,因此我们说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个特点: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这个行业具有最充分的竞争性。行业中的现有厂商不能阻止新厂商的进入。厂商如果要退出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障碍阻止它的退出。总之,相对于这个行业,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资源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如果这个行业的利润和工资比其他行业高,那么资本和劳动就会自由进入这个行业而不会受到阻碍。

  第三个特点:所有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在经济学中也称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商标也无需广告。    第四个特点: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这个假设是说厂商和消费者都了解同他们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和知识。比如说:厂商知道市场中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以及其他的可赢利的机会等信息;而消费者知道产品价格、产品的质量、何处销售、可选择的其他产品等信息。完全信息假设保证了厂商和消费者的选择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上边讲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特征或者说它的假设非常严格,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这类的市场,就是说它是理想的市场。但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在于为现实中的市场树立一个理想参照系。

  第二个要点:具有充分的竞争性。在短期和长期中也仍然会有差异。完全竞争的市场虽然假设厂商可以自由进入行业,但一个厂商进入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对市场和厂商的分析也就分为短期和长期。在短期内厂商来不及进入或退出行业或市场。这意味着,当市场中有超额利润可赚时,其它行业的厂商还来不及进入这个市场,因此,市场中的厂商的数目不会增加,市场中的厂商可以保持他们的超额利润。反之,当厂商出现亏损时,他也来不及退出这个行业,因此市场中厂商的数目不会减少。

  这里讲到的长期和短期的意义在本质是和上面讲的意义相同。只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从生产的角度去区分长期和短期。是从厂商的进入(或退出)的角度去区分长期和短期。

  这样,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短期和长期中的状态会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区分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但在这以前,我们有必要首先说明厂商的收益状况,以便为其进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作准备。

  第三个要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线。因为单个厂商的需求线是由市场价格水平所决定的一条水平直线,(可参考教材118页的图),所以说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这个时候供给量等于需求量,这意味着市场处于“出清”状态,出入的出,清楚的清,“出清”的状态,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中是可以销售出去的,降价只会自损利润。

  进一步讲,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单个厂商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少,或者叫微乎其微,单个厂商产量的变动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单个厂商可以以市场的均衡价格销售他想销售并且他能销售的任何数量的产品。基于这些理由,那么单个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水平的平均收益曲线表明,无论厂商的产量如何变动,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均等于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水平的平均收益曲线也表明,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每多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总收益也等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总的来说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具有充分竞争性,市场的需求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机会成本、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厂商的利润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收益指厂商在这个市场中的销售收益,而成本是支付为生产产品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就这一问题主要分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而不得不放弃其它的好处。比如说厂商,如果厂商在男式皮鞋市场上销售的收益是500万元,那么用于生产的全部资本和劳动如果不生产男式皮鞋,比如生产女式皮鞋或其它产品而获得的销售收益也就是厂商为获得这500万元的成本。这是第一个讲机会成本。第二个讲正常利润。

  第二点: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由于收益是500万,而成本呢也是500万,这个时候呢厂商的利润等于零,这就是说如果厂商在男式皮鞋上取得的销售收益不比其它市场少,并且也不比其它市场高,我们就说这个厂商在这个市场中获得了“正常利润”,那么超额利润呢?

  第三点: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说当厂商获得了正常利润时,它的正常利润为零,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个厂商获得10万块的利润,那么10万块钱就是正常利润之外的利润,因此,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经济学中也把超额利润称为经济利润。

  我们可能会对厂商的利润为零表示厂商获得正常利润这一表述不太习惯。理解它的关键是两个概念:机会成本和竞争。

  首先我们要试图理解经济学中成本的本质含义是机会成本的意义,这个意义直接来自有利于生产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资源在使用时才会遇到有所得必有所失的情况,这样,人们在得失之间就有了收益和代价的衡量。这是一点。

  第二点。我们能够对稀缺性资源的使用进行收益和代价的权衡有一

  个前提,这就是资源的使用被允许有多种选择。如果没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谈论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无意义的。比如某个青年人除了当农民别无选择,那么也就无从谈起他当农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如果生产性资源被赋予多种可能的用途,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具有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这个青年人在不同职业之间进行选择,他的选择才有了所谓的得与失的权衡,劳动力才是可以流动的,某个职位才会有人去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完全竞争场上的短期均衡:

  一:短期中的利润,如果经济利润大于零,厂商获得超额利润,这个利润是让其它行业厂商羡慕的。然而,其它厂商虽然羡慕这个行业中的厂商的超额利润,但他们却在“短期内”来不及进入这个行业。因此,在短期中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获得的。

  如果经济利润小于零,厂商出现亏损,此时不仅其他行业的厂商不想进入,而且这个行业中的厂商也想退出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在“短期内”却来不及退出,他们可以做的是继续生产还是停止生产。在做出这样的选择时,厂商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生产能否弥补不变成本的支出。这时因为不论厂商是否生产,厂商都有一笔不变的资本,只要收益能弥补其可变成本有余,那么就可以用这些剩余来弥补其不变成本上的损失。因此,在短期中,只要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会生产。进一步,只要厂商生产,就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上的。这点是利润最大点也是损失最小点。只有当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那么厂商才能停止生产。

  二,短期的供给曲线。由于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市场中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够说明为什么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止方倾斜的,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很显然,随着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化,厂商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化,价格和产量的对应关系是由边际成本的曲线决定的。由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增的。因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自然也会向上倾斜的。因此,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经济学意义是,由于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增加,只有当厂商的边际收益也增加时,厂商才会增加产量。对应于一个特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中所有的完全竞争厂商都会按照这一价格在其边际成本曲线上选择最优产量,从而确定行业或市场的供给量。因此,所有单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可以得到市场供给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四个问题,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首先分析厂商的成本

  。厂商将调整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以便在每一产量上都能处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状况。这就是说,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将依照长期成本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这是一个小点,

  其次是分析厂商的利润主要分析行业长期的均衡状态供给线。

  如果行业中厂商的经济利润大于零,那么该行业吸引其他行业的厂商进入。其他行业中的厂商虽然在短期内来不及进入,但在长期中是可以进入的。随着新厂商的不断进入,行业中的厂商的数目会不断增加。我们上面说过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总加。厂商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加总的总数也增加,这就使得市场的供给增加,当供给增加后,市场的均衡格就会下降,价格的下降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减少,这个行业对其他行业厂商的吸引力减少,但是只要还有超额利润,这就仍会有新厂商进入,供给继续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这个过程一直继续到价格的下降最终使得超额利润消失为止。因此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是不能得到超额利润。在短期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在长期中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消失。

  如果经济利润小于零,意味着这个行业中的厂商想退出这个行业。虽然他们在短期内来不及退出,在长期中是可以退出的。这样,随着厂商的不断的退出,留在行业中的数目会越来越少,厂商数量的减少使得市场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的减少使得市场价格上升,厂商的利润有所增加。虽然价格的上升会使厂商的利润增加,但是,只要厂商仍处于亏损状态,厂商就会退出这个行业。这个过程一直继续到价格的上升最终会使得亏损消失为止。

  如果行业中的厂商的利润等于零,厂商只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不会吸收新厂商的进入,也不会有厂商退出,那么这个行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因此,只有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或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或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才是行业长期的均衡状态。这就

  现在讲第三点。长期中的市场价格,我们在短期中可以看到,随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会下降或上升,但是,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不再进入或退出,价格将稳定不变。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长期中的均衡价格是由什么决下的呢?简单来说,长期均衡价格就是由厂商长期中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决定的。如果厂商在长期中要选择生产规模和技术,假设这是最优的选择,那么这个规模生产平均成本最低,很显然,完全竞争的厂商在长期中会把规模选在最优产品量上,这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没有一个厂商不会这样,也没有一个厂商不能不这样去做,因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每个厂商都知道这个最优规模。

  我们进一步说,对利润的竞争使得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中处于经济利润为零的状态,这意味着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虽然那些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厂商将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竞争将使得其他它厂商也会降低成本。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厂商不得不降到最低的极限。这个最低的极限也是竞争迫使价格下降的不能再下降的极限。因此在长期中,价格将在这个水平上达到稳定。这是我们分析在长期中厂商为什么会处于均衡状态。我们讲了三点。一个分析厂商的资本,一个分析厂商的利润,一个讨论长期的市场价格。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

  市场的需求在长期中也是会变化的,有些行业中的需求在长期中不断增加,例如现在的电脑行业,有些行业的需求在长期中会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当行业需求变化时,市场价格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呢?

  这个需求曲线反映到需求的变化,行业长期均衡的变化可以看到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的均衡价格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下降或者递增,这个取决于需求变动前后行业中厂商的平均成本是不是发生变动,即行业长期成本是否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保持不变、下降还是递增。

  如果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就称这个行业为成本不变的行业,如果随着行业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增,那么这个行业也就称为成本递增行业,也称该行业存在着外部规模不经济,如果随着行业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增,则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增行业,也称该行业存在着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对,外部的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是由厂商外部所处的行业规模扩大纠引的。造成外部规模经济的原因是由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因此价格在这种意义上还是具有反应成本信号的作用,不同于垄断。由于不存在行业进入障碍,厂商不能在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垄断竞争的厂商,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的规模和可能性也小于垄断厂商。

  这是上面讲的第四个大问题:垄断竞争市场与公共利益。我们讲了两个问题:

  一个讲的就是: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那么垄断竞争的厂商在长期中没有超额利润;

  第二个问题讲的:与垄断比较、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同样不等边际成本,因此价格的信号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这是我们讲的上面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与公共利益。

  现我们讲第五个问题,就是完全垄断的模型。

  从理论上讲,还存在着一种完全垄断的模型。指的是一个厂商提供了一种产品的全部,而且这种产品没有代替品的情况,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要素不流动。

  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意味着新的竞争者无法同现有的供给者竞争。这种不流动性可能是由于:

  (1)法律禁止新的竞争者进入。

  (2)专利版权和商标。

  (3)政府规定的专买政策。

  (4)一个厂商控制了原材料和专场的人才。

  第二、缺乏有关技术的推动。就是在技术上进行垄断。

  第三、有效率的大规模生产,对资金的要求。

  原有的厂商可以逐步扩大他的规模,但新的厂商为了在成本上有竞争力,不得不在一开始就达到现有厂商早已达到的规模。所需的大批资金对于新厂商来说,也确是困难的。

  第四排斥竞争者的政策。

  例如:通过购买公司的股份,来收买竞争对手。生产或者销售相同的产品的几个厂商联合起来,以便控制市场。又如:额余的销价等。

  上面四条中的前三条,都不是友谊的垄断,可以说是自发的垄断。

  第四条所说的,是友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法。在制定和实行反垄断政策时,这两类垄断之间的差别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的垄断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也可能乱用它们的有利条件,但这里多少有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出于特定的目的,采取对消费者的有害的作法。这是应该受到制栽的。

  垄断厂商利润量大化的产量,也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与完全竞争的厂商不同的是:其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且其斜率比需求线大一倍。边际收益曲线与上升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那一点,属于对应的产量,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也是均衡产量。与均衡产量相对应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垄断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就必须降低价格。

  第六个问题,寡头市场。

  先讲一讲什么叫寡头?寡头就是市场由少数几个厂商瓜分市场的全部份额或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

  上面讲的就是垄断竞争是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厂商的独立性和行业的自由进入。

  我们这里讲的是市场机构也是竞争和垄断的某种混合。然而是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厂商的相互依赖性和行业进度的障碍。可以看到这种市场是由少数几个厂商瓜分市场的全部份额和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就是寡头市场。

  在现实经济中的许多行业具有这种特征。比如说:汽车制造行业、家电行业、石油行业、钢铁行业、通讯行业、航空行业等等,寡头市场是经济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市场结构。

  第一点,寡头市场的主要特征

  它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个进入障碍;另一个是相互依赖。

  先看第一特征:进入障碍。像垄断行业一样,寡头市场一般存在着行业进出障碍。但障碍的大小却随着行业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情况下,进入相对容易,而在一些行业中几乎不可能进入。

  第二个特征:厂商的相互依赖。

  由于寡头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就不得不考虑到其他厂商的行动,因为每个厂商的利益都受到任何其他厂商行动的影响。某个厂商的价格及产量的变动、新的研究开发计划以及广告等都会对其他厂商的利益产生影响,那么其他厂商也就不会不对这些行动作出反应。如果不假定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是什么,预测厂商采取某个行动后的销售量是不可能的。厂商的销售量不仅取决于他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厂商对他改变价格行动做出的反应是什么。

  第二点,寡头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和串谋。

  寡头市场中的厂商如何对待其他厂商呢?寡头厂商有两种选择:串谋或者竞争。

  一方面,寡头厂商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他们有可能相互勾结或者说串谋。如果他们能够勾结起来,形成一个像垄断厂商那样的整体,并像垄断厂商那样的行动,那么,他们就可以联合获得最大行业的利润。剩下的问题就是寡头厂商如何瓜分最大的行业利润。

  另一方面,寡头厂商又有同其它的竞争者相互竞争的倾向,目的是争得更大份额的行业利润。

  但是,串谋与竞争对于寡头厂商而说是相互矛盾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份额的竞争越激烈,他们共同从市场中获得的行业利润就越少。比如说,像价格战和广告战都会使得寡头厂商的利润下降。

  因此,寡头市场可分为两种类型:串谋的寡头市场和竞争的寡头市场。

  第三点,串谋寡头。

  显然,串谋有利于厂商,但是寡头厂商并不总是能够形成串谋。串谋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厂商,相互之间非常了解。

  第二、关于生产成本和生产技术,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秘密。

  第三、有相似的生产方法和平均成本使得他们愿意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比例改变价格。

  第四、生产的产品相类似,容易在价格上达成一致。

  第五、有一个主导厂商,就是说他在行业中处于统治地位或支配地位的厂商。

  第六、存在有效的进入障碍。寡头厂商不担心受到联合厂商之外的新厂商的干扰。

  第七、市场是稳定的。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寡头厂商达成的一致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第八、没有政府对于厂商之间的串谋进行控制。

  寡头厂商可以在价格、市场份额、广告支出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串谋。这些串谋将使得厂商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避免竞争性减价和过度的广告投入。这些都可以增加行业的利润。

  串谋也可以分为公开的串谋和隐蔽的串谋或者说是默契。像卡特尔一种组织就是一种公开的串谋,价格领导则是一种隐蔽的串谋。

  一,什么叫公开的串谋?

  就有正式的串谋协议的串谋,被称之公开的串谋。

  如果所有的成员的行动能够使他们就像一个厂商一样,就可以像一个垄断厂商那样的行动使得行业利润最大化。这是公开的串谋。

  二,隐蔽的串谋,就是价格领导。

  隐蔽串谋的形式是价格领导,即寡头厂商们在价格上跟随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也许是行业中的最大的厂商-占统治地位的厂商。这种形式的价格领导被称之为主导厂商价格的领导。价格的领导者也可能不过是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的厂商们可以信赖的价格领导者:厂商们认为这个厂商是市场状态最好的晴雨表。这种价格领导被称为典型厂商价格领导。

  第四点、非串谋的寡头。

  在一些寡头的行业中,有利于串谋的因素不是很多,这个时候厂商更容易进行价格竞争。即使存在着串谋,行业中的一些寡头厂商也总是有“欺骗”其他厂商的企图,私下里降低价格,增加销售份额等。厂商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他们有投机的动机,如果其他厂商不降价,他们将获得更大的收益。然而,这种投机行为很容易引起报复,导致价格战,结果呢,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一些厂商也并不害怕价格战。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在价格战中取胜,击垮竞争对手,将对手挤出行业从而获得更大的份额。对其他厂商合作诚意的怀疑,寻找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动机,都容易使寡头厂商们像战场上的对手,相互之间勾心斗角、明争暗头。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会顾及行业的利益。他考虑的是采取什么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被对手欺骗或击败。当然,厂商的竞争策略不仅涉及到价格,还涉及广告、研究和开发等方面。

  第五点,寡头市场和公共利益。

  如果寡头厂商相互串谋,那么寡头市场的特点和垄断相似,它的缺点也和垄断相似。

  在一些方面,寡头市场又有优于其他市场的特点,这有两点:

  第一点、寡头厂商可以利用超额利润的一部分从事研究和开发。比起垄断厂商,寡头厂商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积极性更高。这是他和公共利益一致的一方面。

  第二点、产品差导方面的非价格竞争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选择。

  这就是寡头市场和公共利益相吻合的两点。当然,寡头市场之间的区别很大,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

  以上是对寡头市场的分析,那么在当前市场上,是出现了强强合并,这在国际、国内都有例子。强强合并,他的资金占具市场的份额都有利。

  前面我们讲的第二个大问题——竞争和垄断。其中主要讲自由市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垄断市场,他们区别和共同点。当然,寡头市场也是垄断市场的一个形式。但它是现在市场发展的一个垄断的新的形式。现在讲第三个大部问题:有关厂商的其他的理论。这个问题,我们主要是讲厂商自身的结构的特征,首先讲厂商的外部环境。重点分析厂商自身结构的特征。

  第一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困难。

  利润最大化的困难,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点:厂商在核算中使用的是会计成本的概念而不是经济学的机会成本。厂商可能并不清楚他们使用的生产资源在其他用途或行业中的收益,因此厂商也就无法准确的说出其现状是否为最好的选择。

  第二点、更为重要的是,厂商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甚至不能大致估计他们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不能得到其边际收益曲线。厂商虽然可以知道现在的销售量,这也仅仅是知道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的信息,他不知道当价格发生变动后销售量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然,厂商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但这需要时间,并且市场的状况在这段时间内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在估计厂商需求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估计其他厂商的行动和反应对厂商需求的影响。同行业中其他厂商的态度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这使得他们对厂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第三点,就是时间因素。

  厂商应该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获得最大利润。比如说:一个厂商的行动,为了在现在的一年中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也许会实现目标,但是以后厂商将可能亏损。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危害了未来的利润。当然,厂商对未来利益的考虑也不可能太久,比如象一千年,这就太久了。  总之,在实际的决策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厂商可能很难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

  第二个问题——厂商的其他目标。

  第一点,厂商的其他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厂商的组织结构。我们知道,经济社会中的厂商有多种形式:小型的家庭企业、合伙制企业、私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有限公司、国有企业、市政公司、合作型企业等。在某种意义上拍卖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慈善机构、学校也是厂商,它们也要经营才能生存。严格地讲,厂商不是经济社会中“自然人”意义上的一个个体或决策单位,实际上它是经济社会中的“组织”或“机构”。

  经济社会中的人是理性的或者是所谓经济人,这就意味着人的行动动机都是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厂商只是一个法律上意义上的组织,它的动机必然是某些人的动机。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并不必然保证厂商作为一个组织行为的动力也是利润最大化。这主要取决于厂商的实际决策者同厂商的利益关系是什么。只有厂商决策者的利益同公司的利益完全一致时,那么个人追求最大的利益动机才能完全转换为公司追求利润的最大动机。这种情况严格地讲,只适合于家庭小型企业。这就是说,在小型家庭企业中,老板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是老板又是雇员,至于公司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的利益也就是公司的利益。

  第二点、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厂商组织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在这样的公司中,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分离的,而那些公司经营者的动机决定着公司实际的动机。公司经理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像:工资、待遇、地位等;当然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平衡其他同公司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像:股东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社会利益等等。作为各种利益冲突和平衡的结果,使得大公司的行为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利润适度,公司经营者只是追求着一个能让股东满意的利润即可,这个利润并不是经营者有能力达到的最大利润。

  因此,当我们把眼光集中在厂商内部时,就涉及到这些问题:

  (1)厂商组织中的利益关系问题,例如:股东和公司经理的关系等。

  (2)厂商的目标除了获得适度的利润以外,那么,厂商会确立一些其他的最大化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什么?

  (3)厂商追求的目标会是多个目标,而这些目标可能是互相冲突的,获取适度的利润仅仅是厂商的目标之一。

  我们讲的厂商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利润适度化,并且适度化的利润也只是厂商多种目标中的一个目标。

  这就说明了厂商的目标不公仅仅是利润的最大化,是适度的利润还有其他的目标。

  第三个问题、企业或者厂商的内部关系。

  第一点,厂商实质上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经理和股东的关系、厂商和雇员的关系、厂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厂商和银行的关系、厂商和供货商及销售商的关系、厂商和政府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都存在着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例如:企业管理者不仅有给股东赚钱的义务,而且还有维护雇员权利的义务、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有的还有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的义务、有纳税的义务、有维护社会社区的利益的义务。同时,企业管理者也有他们的权利。如:获取适当的报酬、依法经营、拒绝股东们的不恰当要求的权利。股东、雇员、消费者、银行、政府管理部门等也有维护企业管理者和厂商利益的义务。

  因此,利益关系存在于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之中。每个人或每个单位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前提是义务方能够尽到义务。比如说:股东能否赚到钱取决于经理们是否真的尽职尽责。

  第二点,就是权利义务,也就是委托和代理的关系。

  这个关系,我们从下面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委托人的利益取决于代理人的行动。但是,代理人的行动动机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一定是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委托人需要“激励”代理人,给代理人某种好处让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否则代理人一般是不会平白无故地为委托人效劳。

  二,激励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给予对方一定好处的承诺。激励发挥作用的机理是,如果代理人认为委托人的承诺是可信的,那么代理人在考虑这种承诺的条件下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将产生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三,股东应该给经理多报酬,给他的报酬量是多少。经理为了

  获得报酬,他可能会向股东们说由于市场竞争多么激励、所需要管理者的水平要多么高等,目的无非是让股东们提高提成比例,降低利润要求,这样他就可以少干活多赚线。如果这个经理是所谓“经济人”,他就有这种“欺骗”股东的动机。那么,经理能否“欺骗”股东呢?

  在一定程度上,经理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因为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信息,经理知道的信息比股东多,因此经理有条件“欺骗”股东。因为一般说来,在股东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那么,经理或代理人相对于股东,总是具有信息的优势。由于经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欺骗委托人的动机,在此情况下股东就可能不知道给代理人的激励水平是否恰当。

  例如:股东不知道市场的情况就不能判断销售额的增长是市场自然的结果还是经理工作有方。

  四,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要鼓励经理努力工作,还要设法鼓励经理讲实话,讲信用:市场情况到底如何,他到底有多大本事。

  股东激励经理讲实话的目的也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支付恰当的报酬。因此,在经济利益关系中还存在着信誉的关系,就是说你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可靠,以及你所承诺能否实现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形成厂商这种组织形式或制度也是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五,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取决于职位给他的权利,也就是义务关系。

  如果他经营的是自己的企业,那么经营动机是利润最大化;如果他经营的是股东的企业,那么经营动机或许就是利润适度化。他所承担的各种责任,和他所具有的经营的其他利益,都可能使他未必是以厂商利润最大人为经营目标。

  第四个问题,就是厂商或者企业行为理论的分析、目标的内容或多目标的重要性。

  企业或者厂商行为的理论是分析目标的内容和目标的重要性。企业的行为理论中是去确立一些如何实现目标的原则,是分析这些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不同的目标可能引起的冲突又是什么,以及这些冲突如何解决。

  企业要实现的目标可以是生产目标、销售目标、利润目标、资产目标等。如果目标没有实现,就要研究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纠正这些问题。如果问题不能解决,经理将要把目标下调。另一方面,如果目标实现很容易,经理将把目标上调。所以,经理所确立的目标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以前实现的目标。当然,目标的确立还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

  如:对需求和成本的预期、竞争者的成绩、对竞争者未来行为的预期等。比如说,经济很可以进入萧条,那么厂商就会把销售和利润的目标调低等等。

  由于目标改变常常涉及发现问题和讨价还价的过程,这将耗费时间;另一方面,经理们也愿意回避冲突。因此,经理们一般不愿意频繁的改变目标。但是,经济环境通常是迅速改变的。为了避免改变目标,经理们在抱负上相当保守。这被称之为有组织性的懈怠,经理们保留相当的能力,以应付容易变化的环境。

  第五个问题,就是厂商的行为动机,是其他目标的最大化。

  第一点,要长期的利润最大化。

  厂商们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假设。比如说:厂商投入巨额广告费用或降低价格虽然增加了市场份额,却减少了利润。但对于厂商这种行为合理的解释是,厂商追求的是长期利润,这些活动使得厂商在长期中获得更大的利润。长期利润最大化这种假设认为经营者的经营目的是改变成本和收益曲线,为了在更长时期中使得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这种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要进行分析:

  一,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也许仅仅是经营者追求其他目标的结果,而未必是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本身的结果。

  二,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以是厂商任何现行政策的一个理由。当经理被质问到为什么会实行长期利润最大化呢?那么经理会这样回答:在长期中会获得收获。

  长期利润最大化之所以用处不大是因为长期最大化决策的问题过于复杂。厂商需要把对价格、产量以及投资的计划从现在一直考虑到未来。

  第二点,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

  一般来说,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大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销售收益是最大化的价格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那么,经营者为什么要使得他们的销售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呢?

  由于判定一个经理是否成功的标志常常是销售额,特别是对销售经理的判定。销售量也是一个标志厂商健康状态的晴雨表。经理的薪水、权力和声誉可能直接取决于销售额。这样,销售收益最大化就可能超越了利润最大化而成为厂商占统治地位的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销售部占统治地位的厂商而言更是如此。这个时候,虽然厂商仍然要获得足够的利润,但是,这个利润只要让股东满意就行了。因此厂商的行为使得他们像利润的适度化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第三点,厂商规模的最大化,也就是增长的最大化。

  增长最大化理论是认为管理者寻求的销售收益在一定时间中的最大增长。管理者的目标是长期中的厂商规模的最大增长。

  对于增长最好的衡量也许是销售收益,因为销售收益是最简单的衡量生意规模的方法。另一个方法是衡量资本的价值,但是资本的价值会随着股票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因此他不是一个很可靠的方法。

  厂商一旦把增长最大化确立为经营目标,就需要进一步确立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厂商给自己规定的时间不同,实现增长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第四点,规模增长实现的途径。

  厂商的增长可以通过内部扩张增长和兼并来实现。我们先分两方面讲:

  一,通过内部扩张来实现。

  为了实现销售增长,厂商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品促销宣传和新产品的开发。随着销售的增长,厂商还要增加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增加需要新的投资。总之,无论是产品宣传还是投资都需要筹措资金。

  在短期内,厂商可以通过借债、扣留利润或发行新股来筹措支持增长的资金。同时,在短期内也可以减少分红。当然,短期内的分红减少可能会导致股东出售股票。如果股东确实出售他们持有的股票,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太大,厂商就有被其他股东接受的危险,某些管理者就会失去工作。这种担心被称为接管的约束。

  接管约束是厂商对接管的担心而造成的对有可能减少可分配利润项目实施的影响。因此,接管约束要求增大最大化在厂商分配足够的利润以避免被接管。

  这是厂商的增长,能过内部的扩张来解决。

  二,通过兼并来增长。

  兼并可以是两个厂商相互协商的结果。兼并是指任何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形成的一个经济单位的交易。它与收购的共同点都是最终形成一个经济单位,而兼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形成一个新的实休,而收购则是被收购方纳入核心购方体系的之中。所以,兼并和收购是有区别的。

  兼并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点,横向兼并。

  是两个在同一行业,并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的兼并。像两个汽车制造公司的兼并。这是横向兼并。

  第二点,纵向兼并。

  就是两个同一行业,但是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的兼并。

  例如: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配件厂商的兼并。

  第三点,混合兼并。

  是不同行业两个厂商的兼并。这个兼并可能提供了比内部扩张更快的增长方式。可以有规模的经济效益,可以形成垄断,可以提高厂商在股市上的价值。通过兼并,可以使企业未来的收益稳定,抵抗风险的能力可以增强。

  总之,兼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增长的重要方式。

  在当前我们国家,对国营企业改革当中,就实行了兼并。兼并有他很大的优越性:形成规模生产、资金增加、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增加。

  第五点,激励机制的意义。

  这个激励主要是指股东对经理的机制,或者是委托对代理的机制。激励机制的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激励的困难在于存在难以观察的私人信息,从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说,代理人是掌握全面信息的一方,委托人则信息不足。因此,产生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的目标和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者的目标得不到实现的原因。

  那么,实现代理人,也就是经理和委托人(股东)目标的一致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让企业家进入企业法人制理结构。

  第二,是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是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和所有者目标相一致。

  第三,是建立一种约束机制,其中包括市场约束和所有者的约束,对于经营者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在委托和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的功能,就是使代理人在经营活动中,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企业中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职工的激励;一个是对企业负责人经理的激励。激励的基本方式,就是将经理的报酬与那些可观察并且反应经理工作努力的情况下的变量的挂钩,使它们相一致。

  第六点,激励经营者(经理)的市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产品市场;一个是经理市场;第三个是资本市场。

  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从而占有

  市场。竞争的产品市场可以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急需要的有效信息。那么,股东或者董事会,可以根据这个对管理者作出评价。股东和经营者的利润冲突,可以通过经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激励经营者的资本市场,对于经营者的这一约束机制作用,取决于股东(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完善的股票市场能够有效的向股东提供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降低股东获取信息的成本。不仅如此,借助于市场信息,股东还可以将本公司与同类公司进行比较,从而较容易的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估。这些制度都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进而有利于股东能够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上面讲的是第三个大问题,就是有关厂商的其他理论,主要研究厂商自身的内部结构的特征,主要讲了这样五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困难;厂商的其他目标;厂商的企业内部关系;厂商的行为理论,是分析目标的内容,多目标的重要性;厂商的行为是目标最大化。

  下面讲第四个大问题,就是政府关于产业,市场结构的政策。

  第一个问题,竞争、垄断和公共福利。

  为了有效的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政府要对垄断性生产组织的低效率进行干预和管制,恰当地应用竞争机制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都是属于政府反垄断的政策,比如说:对于兼并形成的管制和对垄断组织的改组等。

  竞争虽然可以刺激经济活力,但是厂商可能利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获得垄断地位或获取不正当的利润,例如低价倾销和不正当广告的宣传。

  这些活动都迫使政府介入了对产业组织结构的干预和调整,介入了对竞争过程和方法的干预和管制。政府进行这些干预的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发挥和保护市场的配置资源的功能,同时还要合理地平衡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保护市场资源的配置的有效功能。

专题4:宏观经济学

  主要讲国民经济

  一、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一)收入的循环流程。

  1.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两部分。

  总需求是指对一个国家总产出的愿意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居民消费的需求加产业投资需求加政府采购需求之和。开放经济就要有对外贸易,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假若给定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则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和市场利息率。总需求随着自发性支出增加、名义货币的供给增加、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政府包括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等影响自发性支出,因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量。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和需求一样,这里总供给也不是事后的统计量,而是事前的意愿量。对于意愿量的关注正是经济分析的特色,从而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特色。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的量,一方面受到总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供给能力的制约,在不考虑前者的情况下,后者构成了总供给的最大限制。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条件的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量。具体来讲供给能力决定以下因素,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二是各生产要素的效率,三是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在短期,经济制度是给定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也就是说生产效率是给定的,而且资本的投入量也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经济做为一个整体考察的经济中总量及其变动,因此它关注关于循环流程总的规模以及变动的原因,这个专题就是讲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考虑循环流程的构成及各种生产要素如何被组合在一起用于生产的,何种生产品被生产出来,收入是如何被加以分配,以及支出是如何配置的。

  2.流量和存量

  流量和存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而存量是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值。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是流量,它们是在一定时间上产生的数值,而国民经济财富是一个存量,它是在某一时刻衡量的,如果说今年的财富量是100亿,那就没有什么意义,除非认为今年新增加了财富量。

  流量和存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比如说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比如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进入国民财富之中,即存量的改变量是流量。

  3.国民经济内部的环流

  上面我们讲到由于封闭的经济对外贸易不占重要地位,可以不计算。假定一国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起什么作用,也可以不计算。这样的经济分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家庭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象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企业部门向家庭支付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劳务,并提供给家庭,而家庭则利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务。如果家庭用其提供的生产要素所得的所有要素报酬去购买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同时企业又把出售的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要素报酬支付家庭,而且流入的流动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国民经济内部的收入循环流程将在一个水平上不断地继续下去。

  4.漏出和注入

  这是在流程中的两个概念。漏出就是漏出来的东西,注入就是增加的东西。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常家庭部门并没有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一部分收入从国民经济内部漏出来了,同时又有一些收入不断的注入循环之中,这就构成了漏出和注入这样两个概念。

  漏出,一国的家庭部门除了把自己的收入用于购买国内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外,还要进行储蓄,向政府纳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这样,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国民经济的内部环流中退出,形成了漏出。   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漏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净储蓄。储蓄是指家庭部门为了将来的需要储存起来而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部门将部分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另一种形式是家庭用部分收入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或有价证券从而使这部分收入漏出国民经济内部环流进入资本市场。

  (2)净税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家庭要向政府交纳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要交纳消费税等。这就意味着家庭的收入中有一部分要用于税收的开支,从而形成漏出。

  (3)进口支出。当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不能满足本国的家庭部门需要的时候,就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时,家庭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形成了收入的漏出。

  注入,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消费,其它则产生于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之外,包括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这些构成了对企业的注入。

  (1)投资。投资是用于增加或更换资本(包括厂房、住宅、机构设备及存货等)而由资本市场注入的资本流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2)政府支出。政府支出也被称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企业产品和劳务,即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支出,它构成了政府对企业的注入。这里,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具有税收的作用,抵消了税收的漏出。

  (3)出口。当外国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时,国外收入就注入了本国国民经济的收入环流之中。

  5.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

  当注入不等于漏出时,这个收入循环流程处于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将不断变动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注入等于漏出。

  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将会增加,从而增加家庭部门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增加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增加家庭的储蓄,增加家庭交纳的税收,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和劳务,也就增加了漏出。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增加到与注入相等为止。

  当漏出大于注入时,国民收入将减少,从而减少家庭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减少家庭的储蓄,减少家庭交纳的税收,减少进口。这些都使漏出减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减少到与注入相等为止。此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总之,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于均衡,并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于均衡的条件是注入等于漏出。

  (二)国民收入和产出

  1.国民收入的概念

  为了评价一国经济增长的快慢,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比如我们预计我们国家今年的国内总产值是8.6万亿人民币,突破了1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是描述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这一概念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之后总和;(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般来讲,人们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第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这种方法被称为生产法。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这种方法被称为收入法。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购买这些最终产品就会有等量的支出发生。这种方法被称为支出法。

  (1)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因此用收入法核算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等,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储蓄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而只被当作转移支付。租金包括个人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的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的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和流转税。

  ⑤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国民收入当中。

  (2)用支出法核算

  用支出法核算,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的。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①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它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

  ②投资支出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有存货(或称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③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作为政府支出,而是作为与税收相反的收入来处理。

  ④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形成的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也就是净出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3.其他的收入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有关收入的宏观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和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地外国公司在某一国子公司的利润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计入。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特别是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该国内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计入该国的GNP.

  (2)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指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就得到了净价值。尽管国民生产净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真实地反映了国民收入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资本折旧难于准确地估计,所以我们一般仍用GDP或GNP来核算国民收入。

  (3)国民收入

  这里所说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是国民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后的余额。它被称作国民收入的度量。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项目不会成为个人收入,这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虽然不属于国民收入,但都会成为个人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说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交纳个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被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

  由于国民收入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一国的国民收入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为了弄清GDP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的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的价格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来计算的。例如,如果把1990年做为基年,那么1998年的实际的国民收入是指1998年生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用1990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而其名义GDP就是用1998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假定某一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增长了10%,但同时该年的物价水平也增长了10%,则该年的实际GDP没有发生变动。这样,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

  由于价格变动,名义GDP并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因此,如不做特别说明,以后各章中所讲的产出,总是指实际的国民收入。

  5.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股票、家务劳动、税收和补贴、转移支付、通货膨胀和地下经济,而且国际间的比较由于计算方法、汇率波动和人口规模等因素而变得更为复杂。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的储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萨伊定率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的含义是,假定循环流程可以自动的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着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的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这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不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全部能销售出去,企业没有必要解雇工人,这样就保证了充分就业,正如我们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看到的那样,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当然,即使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公众也有可能把需求从一些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些部门,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些部门的工人失业。但萨伊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工资会具有完全伸缩性。

  从上面我们所讲的可以看得出来,古典模型是基于自由放任的假设,即假定市场有效运行以及工资价格和利息率自由伸缩,保证所有劳动、资本和最终产品的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2.价格的通货膨胀的古典分析

  古典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为基础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般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越多,价格水平就越高,因此,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造成的。

  这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由一些像公众支付的习惯、使用信用的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信的方面预付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实际的国民收入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而在充分的就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价格总水平就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这就可以看出,价格是随着货币的供量增加而提高,因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3.古典学派对于大危机的看法    古典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充分就业,任何失业都是磨擦性的原因,或“自愿”的造成的。这种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也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比较接近。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危机摧毁了自由主义的论断。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深的陷入了危机之中,迟迟不能复苏。在1932年到1933年英国的失业率达到了22%,失业人口超过了3百万。按照萨伊定律,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能够确保全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发生宏观性质的、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而且失业只是暂时的,它通过经济的自动高速增长会被消除,然而这恰恰与大危机的现实相矛盾。面对危机,信奉自由市场的经济古典经济学家也给出了一些解释,主要涉及失业和公共支出两个方面。

  1.关于失业。按照古典学派的理论,失业是由于劳动市场没有出清所致,即实际工资在需求减少时没有降下来,从而引起劳动市场没有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

  2.关于公共支出。大危机期间,一些政治家和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政府增加一些公共设施的支出,像修路、建医院等会有助于减少失业。对此古典学派认为政府扩大公共支出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他们认为扩大政府的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三个:(1)增加税收;(2)政府向公众借债;(3)增加货币发行。而这三个途径都不能够解决失业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1)增加税收只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减少,造成总需求减少,从而抵消了政府支出扩大所增加的需求。(2)政府向公众借债也不能扩大需求,政府向公众借债主要是通过政府发行证券来实现,政府为了吸引公众购买证券不得不提供较高的利息率,而这会使得市场利息率提高,从而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也就是政府投资挤出了私人投资。(3)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只能是价格水准的提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个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模型和失业的问题

  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中,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这种假设,市场可以处于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他认为在衰退时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可能存在非均衡,大量失业可能会继续下去,这是凯恩斯的一个基本观点。

  一、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的批判

  (一)劳动市场。凯恩斯认为工资具有刚性。在经济衰退时,劳动的需求会减少,但是劳动的价格工资不会随劳动的需求而下降到足以使市场出清的水平,它会比劳动需求下降的幅度小,因为工人不愿降低工资。但是,既使按照古典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工资可以随需求下降而调整,凯恩斯认为这样也无法消除失业,还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工人同时也是消费者,如果他们的工资降低,他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减少,从而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于此相对应企业作出的反应是减少生产,进一步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这样会使劳动需求曲线继续向下移动,导致更严重的非均衡,失业人数也会更多,经济的衰退程度也就更深。从这里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观点是,总需求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但总需求下降不一定导致工资和价格下降并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相反,却可能导致循环流程中的收入、需求和就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二)资金市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用增加储蓄来促进投资经济增长的观点。他认为,货币市场在衰退时期也处于非均衡状态。

  储蓄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储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投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利息率将不得不下降,以便达到和公共供求相等的市场出清状态。

  企业的投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商对于将来的预测,当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厂商对于未来缺乏信心,从而投资需求就会下降,加深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且会使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况变得更糟。因为储蓄和投资对于利息率的变动都非常敏感,所以利息率的大幅度变动会使储蓄和投资变动的幅度更大,使经济更不稳定,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加悲观,使经济进一步的衰退,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三)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会使价格水平提高,因为:(1)并不是所有新增加的货币都投入了流通,有一部分货币可能保存在公众手中,退出流通,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降低,这意味着在交易方程当中流通量是一个变量;(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有可能会增加实际产出。如果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社会上有大量的失业者,闲置着大量的资源,那么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就有可能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这些观点都是对萨伊供给创造需求并能保证充分就业观点的否定。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如果总需求增加,企业会增加生产,增加对劳动的需求,总需求减少会导致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总之,凯恩斯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保证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政府应当干预经济活动,控制和调节总需求。

  二、凯恩斯关于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分析

  (一)就业

  凯恩斯关于就业的分析可以通过收入循环流程来说明。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如果注入突然增加,例如企业决定增加投资时,总需求就会增加,对应于增加的总需求,企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因此也会支付给公众更多的要素报酬作为他们的收入。进而收入增加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也会更多的销售出去,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投资需求,使产出进一步增加。这样循环下去,最终使国民收入和就业量成倍上升,这种效应也被称为乘数效应。

  然而,这个过程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公众所获得的收入越多,他们储蓄的也越多,交纳的税收也越多,购买进口品的消费支出也越多。也就是说,随着公众的收入增加,总漏出也不断增加。当总漏出增加到与增加的注入相等时,经济又重新处于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也不再增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均衡可以在产出和就业量的任何水平上达到,只要满足总漏出等于总注入。但是,这时候经济不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二)政策的含义    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他建议,在经济萧条状态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增加需求。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调整总注入和总漏出的政策,并以此来调整总需求。当面临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即实际赤字政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乘数效应,增加就业与产出。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息率,影响投资并进而调整总需求的政策。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就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就会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

  凯恩斯认为:在实际中由于财政政策更直接,因而它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不过,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例如,政府进行一项公共工程的支出,并以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向其融资,这个过程将不产生挤出效应,产出和就业就会显著提高。

  (三)通货膨胀

  如果总需求增加得太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当面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时,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少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量。

  三、凯恩斯理论的成果

  凯恩斯的理论面对资本主义失业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研究了摆脱传统经济学的束缚,建立起一套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包括危机等新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凯恩斯的理论成果有三点:

  (1)关于经济研究的中心。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资源配置,资源的需求和需要都无限,产生了如何最优利用需求资源的经济问题。凯恩斯发现了同样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资源限制问题,资源限制的现实形态就是工人失业,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关门,资源限制说明有一部分资源未能投入生产转化为产出。

  (2)经济运用的常态。萨伊定律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凯恩斯的结论和他的相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3)关于政府干预。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既然竞争市场的制度足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那么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竞争性市场维持起正常运转,其核心就是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对市场的垄断等,至于其他方面政府一概不问,放任自由,任凭市场裁决,这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凯恩斯的观点看来,既然竞争性的市场没有能力把有效需求推至充分就业水平,那么实现充分就业的任务责无旁贷地由政府承担,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强有力的影响总需求水平,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就是这样得出了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的结论。

  四、凯恩斯政策的实践

  根据凯恩斯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剌激总需求。相反,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主要采用古典的财政理论。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采用的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50和60年代,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8%,而失业率仅为1.75%.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从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时代的繁荣,在一定限度内,都是运用这套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果。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滞胀局面的出现,使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怀疑。这说明需求管理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批评主要基于下面的事实:(1)需求管理并不很成功。旨在稳定的经济的政策使得经济波动更为频繁;(2)长期增长率并不高。人们认为这是政府只注重短期需求管理的结果;(3)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恶化,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货币贬值政策;(4)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张”局面。这是60年代以后,出现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相反的局面,说明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制约了需求管理作用的发挥。首要的制约作用是时滞。政府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制定政策以及政策发挥作用都需要时间。其次是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的确定;二是制定政策从开始到实现预定的目标的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初的决策失误。最后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上面的情况下,许多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思想开始转变。许多经济学派也开始从理论上否定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其中,以货币分析见长的货币主义率先发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只是凯恩斯主义,而且还有货币主义。通常,保守的政党倾向于货币主义,而其他政党则侧重于应用凯恩斯主义。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储畜。这是第一点。

  (2)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3)后凯恩斯模型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滞胀是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和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经济学派对“凯恩斯革命”的反对,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一、货币主义的理论

  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崇尚经济自由主义。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被认为是一场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货币主义发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该校经济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被认为是货币学派的领袖。货币主义者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货币数量是基本因素;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已经彻底失败,需要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这种观点反映了货币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批判西方经济学的论点是否归属于货币主义的标准。货币主义政策的基本原理曾经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英国得到比较充分的实施。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一)新货币数量论

  新货币数量论又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论。弗里德曼等在建立新货币数量论时,继承了旧货币数量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基本观点,并利用实证分析做了重新解释。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短期内可以作出轻微的波动,而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影响价格,这是从长期来看;从短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动,往往领先于价格的变动,因而货币量的增加不仅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且也会引起收入的变动。

  因此,货币主义得到如下两点重要结论:(1)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完全是因为货币供给超过产出增长所致;(2)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降低通货膨胀不会导致失业增加。这就是新货币数量论。

  (二)自然率假说和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率也称为自然失业率或自然就业率,它是货币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基础。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作用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与零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自然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

  货币主义者从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出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关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我们假设最初经济处于菲利普斯曲线P上面,那么这个时候没有通货膨胀,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如果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量,那么价格就会高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时的工人发现工资上涨,厂商也注意到产品价格提高,从而雇主愿意增雇工人,就业就会增加,失业率就会下降。但是,货币主义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所以说菲利普斯曲线说是暂时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件下才会成立。

  (三)货币主义者的新政策

  即货币主义者关于政策的建议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进行需求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货币主义对其采取了否定态度。在弗里德曼看来,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扩张性的“过头的反应”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货币主义者虽然承认宏观运行的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他们反对用“微调”的办法来熨平波动。其理由是:正确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可能起着熨平波动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时间滞后,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使得宏观经济的运行更不稳定。权衡得失,他们不赞成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微调”,反对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因为这种政策弊大于利。

  3.货币主义者认为唯一可行的政策是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其增长的比例应等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货币主义者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这一政策常常被称为“单一的货币规则”。概括起来讲,货币主义政策主要的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力主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量避免国家的干预。   二、现代凯恩斯主义    现代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补充、修正和发展。它包括两大分支:后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学派和新剑桥学派。   (一)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派

  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又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索洛等,还有萨缪尔森。由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在美国,因而这一经济学派又被称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在方法论上,应该应用凯恩斯以前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分析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进行补充,使宏观的分析与微观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同时,凯恩斯理论主要是针对萧条状态,也需要对新的经济问题给出答案,因此也应该“综合”其他经济学派的观点。

  后凯恩斯主要经济学派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看法,可以加以概括。他们同意货币主义的观点,即需求过度膨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在经济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能通过扩大需求而消除的失业。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尽管与货币主义有些相同之处,但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解释却有所不同。

  关于通货膨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完全是过度需求造成的结果。其中原因包括:(1)某些部门的需求过剩和其他某些部门的工资下降“粘性”的存在;(2)70年代出现的成本增加,比如石油价格的增加;(3)工人对实际工资增加的预期过高。

  关于失业,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仍然认为是总需求不足的结果。总供给对总需求下降很敏感。当总需求下降时,厂商减少工人和生产。同时,厂商为了维持一定数量的利润又减少库存,从而使得总需求进一步降低。结果,经济中出现失业。    关于滞胀,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把它归结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70年代以来的成本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同时,另外的一些原因又导致失业。一方面8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使得生产从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集性转化,私有化和世界经济日趋开放等也使得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结构性的失业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经济中存在一种“延迟”的现象,即既使最初的总需求不足已经消失,失业仍然存在。对于失业为何出现延迟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给出了许多原因,比如资本存量低、劳动者的技能跟不上、处于就业状态的人排斥他人、厂商保留空余职位以利于调整等。

  对于这种情况,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足以应付“滞胀”了。所以后凯恩斯主流学派主张,应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是收入政策,即限制各个生产要素收入的增长率、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应付结构性失业的基本对策是人力政策。而且,他们还认为,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配合使用,单靠其中某一项政策措施是收效不大的。这些政策配合使用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当进一步的加强,以实现充分失业和价格稳定。

  (二)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另一个大分支,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卡尔多、斯拉法等。这一经济学派强调制度和行业因素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信心的作用。

  新剑桥学派认为,由于“冒牌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滥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结果造成财政赤字累累,通货膨胀加剧。同时,对应于总需求的下降,厂商更可能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因此当出现失业时,通货膨胀仍高居不下。所以“滞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后果。

  从政策主张上来看,新剑桥学派反对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所奉行的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工资与物价管制政策。他们建议削减庞大的政府开支,特别是军费开支,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扶植出口产业,据说这样既可以缓和通货膨胀,又可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新剑桥学派也极力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包括下列具体措施:征收高额所得税、遗产税,给低收入家庭以救济;发展公共服务部门以减少失业者和增加公众的福利等。

  三、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又称合理预期学派。这一学派维护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着重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这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卢卡斯和萨金特?巴罗等。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充分了解以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又以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不易于被市场上的假象所迷惑。据此,并根据自然率据点说,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也不存在交替关系,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

  在理性预期的理论中,货币被认为不可能给经济生活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只是在公众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对价格预期出现误差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公众对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判断不确切的情况下,货币才对产量或者收入暂时发生影响。但是,一旦公众根据信息做了周密的思考,调整了预期,那么,这种影响就会减弱或者消失。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稳定经济的唯一有效方式。

  这是上面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金融制度、金融市场、货币和货币政策利息率    先讲一个问题,金融制度。   一、金融制度      1.关于金融制度的概况    一般来讲,凡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活动有两类,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相应地说,金融机构可以分为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间接金融机构是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媒介体,如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金融机构就是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的证券公司、证券经济人以及交易所等。

  直接金融机构与间接金融机构的区别:间接金融机构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聚集资金,然后再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金融机构主要是促成贷款人和借款人建立借贷关系,在借贷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业务经营活动并非其主要业务。直接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部分,已经做了介绍,这里就不直接讲了。间接金融机构又称金融中间机构。由于金融中间机构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国民经济资金的运动来看,金融中间机构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常所讲的金融机构,就是指金融中间机构。

  一般来说,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种银行体制,也就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这种体制也称二级银行体制;另一种是单一银行体制,即建立单一的国家银行,另外仅建立几个国有专业性的银行,如储蓄银行、外汇银行、投资银行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属于第一种类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许多国家在过去很长时期里采用的是第二种金融机构体系。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金集中和分配的主要渠道是财政。银行集中和分配一部分信贷资金,也是层层集中到总行,再由总行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层层分配到各级银行。银行成了单纯的会计、出纳部门,这样就不需要多设机构。有一个大统一的国家银行就可以了,设立几个专业银行也不过是专门行业的会计、出纳部门而已。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的逐步推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二级银行体制,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主要以二级银行体制为主,具体分析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上面是金融制度的概况。

  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相互关系。

  中央银行。各国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都处于金融机构的体系核心地位,担负着管理商业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责任,并通过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节性的作用。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之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属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即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发行权、利率和贷款量的控制权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有三大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银行就是垄断货币的发行权,称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货币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资金力量。这是三大职能的第一点。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机构性质的职能之一。一方面作为银行国有的业务特征,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作为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有效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这是第二个职能。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理国库

  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3.对于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币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另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经济决策的建议。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它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其中通过办理转账、结算,实现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资产多由准备金、证券和贷款组成。准备金来源是为了存款人提取存款而准备的款项,现在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手段。商业银行必须依法按一定比例,把存款中的一部分留存起来,这部分的款项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是商业银行的另一项重要资产。按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购买各级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其它证券,这些证券到期还本付息。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一笔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向工商企业或个人发放各种形式的贷款。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机构,专业银行一般按照服务对象和存款资金性质进行划分。包括: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压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制度规定。作为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通过制度规定相互联系,其中重要的制度规定有以下两个方面:

  1.银行的准备金制度。为了支付给前来取款的顾客,银行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如果银行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息收入,过多的将资金借贷出去,会出现客户前来取款,而银行却无力支付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人们立刻会怀疑该银行的信誉,可能会爆发“挤兑”风潮。银行不可能立刻收回所贷出的资金,因而可能会迫使该银行倒闭。这是第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商业银行必须保存一定比例的现金,这就是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一部分存款当作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这是准备金制度。

  2.再贴现制度。由于中央银行是最终的贷款人,因而,通常的商业银行在需要现金时往往把未到期的票据到中央银行换取现金,即贴现。与客户向商业银行贴现相区别,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贴现称为再贴现。在再贴现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贴现率。由于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贴现成本,因而高贴现率使得商业银行减少贴现数额,低贴现率则促进商业银行增加贴现数额。这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

  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金融制度的概况,二小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间的关系。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的融通活动,它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领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商品的买卖,是通过市场进行的,所以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买卖活动的总和。在金融市场上各方参与者以金融工具为媒介汇合各种货币资金,共同决定资金交易的价格,开展金融商品的交易,由市场来沟通资金的供需,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根据资金供需双方在融资时接触与联系的方式不同,融资的方式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分别。前者是指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直接接触,互相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方式。后者则是资金供需双方不直接接触,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等中介进行融资活动。因此金融市场可分为广义金融市场和狭义金融市场。前者既包括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间接融资活动,又包括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专指直接的融资活动。主要介绍广义的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有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之分。

  如果金融交易汇聚于某些固定的场所进行,那就称之为有形金融市场。初期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有形市场。随着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各种金融交易越来越多的不只在某些特定的场所,而是由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技术手段完成。因此,现代金融市场实际上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存,以无形市场为主。

  2.金融市场的分类。

  由于金融交易的对象、方式、条件、期限的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若干分类。

  (1)按照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

  短期资金市场是指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由于这种交易的资金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与货币差不多,因而,短期资金市场也称为货币市场。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和股票交易市场。由于长期市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作为资本加以利用,所以也可以叫作资本市场。

  (2)按照金融交易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也叫做初级市场或者一级市场,是股票、债券、票据等金融工具初次设立时的市场。流通市场也叫二级市场,是从事已上市的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

  (3)按照进行交易的直接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有价证券市场、黄金市场或外汇市场等。

  (4)按照金融交易的时间划分,可划分为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金融交易成交以后,当天或三天到四天内,进行交割的金融交易关系。期货市场是指在金融交易成交以后,先签订合约,并约定在预定的时间交割的金融关系。

  (5)按照金融交易的空间来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这是金融市场的分类。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从金融市场的总体来看,金融市场由交易者、交易的中介、交易的对象和交易工具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交易者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包括参加交易资金供求的双方。交易中介是资金交易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机构,如股票交易所等机构。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交易对象,是可供交易的货币资金。资金是商品经济的血液,是维持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和粘合剂。社会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每时每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交易工具,也叫信用工具。信用,实质是证明资金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契约。这种书面票证就叫信用工具,金融商品的交易必须借助以货币表示的信用工具,才能实现资金的融通。如果没有信用工具作为交易的媒介,金融市场的资金流通就无法进行,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契约,对其出让者来说是金融负债,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称之为金融资产。一般都具有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有不同的风险以及盈利性。金融工具的种类很多,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股票等。这是金融市场的构成。

  4.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在于经过它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其中资本市场使得长期投资和融资更为便利。而货币市场则使得短期的资本信贷更为容易。比如,当一个家庭想购买住房时,其需要与收入未必同时出现,通常住房的需求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前,这时该家庭就要借贷,以便把未来的收入集中在一起,可以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地在金融市场上筹措到购房所需的款项。当然筹措资金并不局限于消费者。事实上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项投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等筹措资金,债券就是一种贷款契约,它规定了贷款的数额、利息率和到期的时间,而股票就是可以索取的部分所有权证书,正是通过金融市场,不同的个人可以选择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形式。与此同时,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的企业或个人,也可以把各种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用于生产或者消费。

  三、货币和货币需求

  (1)货币及其职能。经济学通常将货币定义为公众普遍接收的,对商品、劳务和债务的一种金融支付手段。

  货币通常有四种职能:

  第一种职能:交换的媒介。即作为流通手段,这是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正是由于这种职能,才避免了物物交换的种种不便,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商品交换顺利进行,这是它的一种职能。

  第二种职能:价值尺度。即作为计价单位,或记账的单位。货币是一种尺度,是一个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可以用它来衡量,用它来表示。从而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比如说一件衣服值100元钱,一张桌子值200元钱,一套房子值50万元钱等,说明货币使商品的价值得到了表现,而且还可以使各种商品在价值上进行比较。

  第三种职能:储藏手段。作为保存价值的一种手段,一般的说,将部分财产以货币的形式加以储存,其安全化较大,不象股票和各种证券那样大起大落,变化莫测,容易使个人的财产受到损失。

  第四种职能:延期支付。即用于未来要支付的需要。延期支付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工资的支付有一段时间间隔,为了应付日常不断地支出,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二是出于各种各样非预期的、突然性的支出的需要。由于非预期性的需要,在非预期的支出和需要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投机性的需求,货币是确定未来某项权利的一种方便的标准

  (2)货币的供给和存款的创造。

  货币的供给量是如何定义的?从狭义的角度讲,货币数量有二部分构成:一是现金,包括纸币和辅币;二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之所以包括在货币范畴内,是因为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或支票在经济中广泛地充当交换媒介。所以现金和活期存款也被称为狭义的货币。除了狭义的货币外,还有广义的货币。活期存款充当货币是西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货币创造性理论及货币成熟理论的一把钥匙。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有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的分别。名义货币量就是无论货币购买力如何,仅计算其票面的货币量;而实际货币量,就是指货币的购买力。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

  什么叫存款的创造呢?概括来讲,一个银行不能从其一块的存款中贷出几块存款之多。但银行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做到每个单位的银行所不能单独做到的事情。它能够把它的贷款扩大到原来得到的存款的许多倍。而且每家银行仅贷出它的存款的一部分。

  下面加以具体说明。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那么A的银行额外吸收了客户甲的300万英镑,A银行按法定准备率保留20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80万英镑全部贷出,借给一家公司来购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作为客户乙得到的从甲银行开来的支票,又将全部存入与自己有来往的B银行,那么B银行得到80英镑的支票存款后,留下16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放出64万英镑,得到这笔贷款的丙商场又会把它存到与自己有业务来往的C银行,C银行留了其中的12.8万英镑作为准备金,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然后再贷出51万英镑。由此不断继续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100+80+64+51.2+……=500万英镑。而贷款总和是80+64+51.2+……=400万英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假定这笔原始存款来自于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货币供给,那么中央银行就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法定准备。这个法定准备率被称为货币创造的乘数。乘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在上面的例子中,货币创造的乘数为5,即增加一笔原始货币会得到经济系统中货币供给量增加五倍。上面讲的是货币的创造,存款的创造。从整体上银行的不断转换会得到存款的创造。

  3.货币的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要求,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是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随时可以做交易之用,随时可应付不测之需,随时可以做投机用。因而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作流动性的偏好。

  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流动性的偏好的动机主要以下三种: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1)交易的需求,就是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实践上总是不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从长期来看,就必须考虑工资的实际支付制度。每周领工资的人与每月领工资的人相比,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相对较小。因为收入虽然没有变化,但领取工资的次数增多了,领取工资的时间间隔缩短了。这是交易的需求。

  (2) 预防的需求。对于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比如说,某个企业推销员从A地到B地进行业务出差的旅行,就必须携带为旅行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如果该推销员较为谨慎,他所携带的货币一定比预计在旅途中所需要的数量更多,因为如果一旦汽车中途抛锚,或付不起修理费,他便会完不成推销工作。这是货币的预防需求。

  (3)货币的投机需求。所谓的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由于随时利用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有利生息机会而获利的目的,所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敏感性极强,人们的心理状态、政局、少数人的操作等,都能影响证券的价格。面对市场情况的变化,各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机会获利的需求。

  (4)流动偏好的陷阱。对于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0,因为人们认为这时的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相反,当利率极低,这个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的陷阱。这是货币和货币的需求。

  四、利息率、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国民收入

  1.利息率的决定作用影响国民收入。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息率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所决定。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间一定地点上,所保持不属于政府和中央银行所有的现金和存款的总和。它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只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则货币需求超过供给,这个时候,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一方面会减少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抑致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下降,进而减少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于是利率上升,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相反,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的时候,说明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这时候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多,就会用多余的货币购进有价证券,于是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也即是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一方面增加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的水平上升,进而增加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因此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

  上面表明货币的供给或者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市场均衡利息率变动。而在分析投资决定时,我们也曾经说明,利息率变动会按相反的方向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国民的收入。这是利息率的决定作用影响国民的收入。

  2.货币供给对于产出、就业和价格影响的程度。

  说利息率下降,对投资的影响越大,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边际储蓄的倾向越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从而投资乘数也就越大。所以漏出的曲线越平缓,从而投资越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上面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总水平下得出的结论。如果考虑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况,只表明了货币供给增加对总供给需求的影响,总需求变动对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还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关。这是货币供给对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偏离了均衡就对国民收入有影响。

  下面我们讲凯恩斯和货币主义对货币供给和就业价格的影响看法。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上处于均衡,并且在封闭经济中均衡是通过利息率的变动实现的,这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共同点。但是他们对于货币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和整个经济的看法有所差别:首先,货币主义认为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对利息率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对总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货币主义在自然律假设的前提下,认为总供给曲线无弹性,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因而货币供给和利息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产出和就业则影响很小。这是货币主义的观点;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当货币供给增加,对利息率和投资影响的很少,从而对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产生微弱的影响,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时候,总供给的曲线相当富有弹性,因为任何总需求的增加都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但考虑到货币的供给对于总需求影响的程度很小,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建议更多的采用财政方面的政策。这就是货币主义和凯斯恩主义关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就业和产出的不同看法。

  五、货币政策。

  1. 什么叫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它们不同的地方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的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一般地可以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前者是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过膨胀严重时,应该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上面是凯恩斯的观点,也是货币主义的观点。这是货币政策的含义,主要是根据凯恩斯,也包括货币主义的观点。

  2.货币政策的措施,是指中央银行主要运用货币政策的措施有: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它的具体做法是,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入市场。这样一方面出售债券的厂商或居民得到货币,把这些货币存到商业银行,于是银行的存款增加,并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使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增加,利息率下降,总需求扩大;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根据债券价格与利息率成反比例变动的关系,债券价格的上升也会引起利息率下降。

  (2)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借贷的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它的具体做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增加贴现数额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其对客户放款规模,并通过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在经济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信用将会缩紧,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上升。同时,随着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息率也将随之提高。 (3)变动法定准备率。银行制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准备率成正比,即法定准备率高时,银行能创造的货币少;反之,法定准备率低时,银行能创造的货币多。这样,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它的具体作法是:在萧条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能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在膨胀时期,提高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减少所能创造出的货币,从而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这是政策货币措施,一共三个方面。

  (4)其他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仔细讲了。它包括:

  第一,道义上的劝告。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放款投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予以指导和告诫,取得商业银行的配合。

  第二,局部控制,垫头规定。即规定购买所有证券必须付出的“垫头”。比如说,如规定垫头为60%,那么买进证券时,必须拿出60%的现款,其余的40%可以用向经纪人的借款来支付。

  第三,规定利息里的上限;

  第四,控制分期付款的条件;

  第五,控制抵压贷款的条件。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利息率的降低总有一个最低限度,超过这一限度,货币供给量无论如何增加也不会降低利息率。因此,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是财政政策。这是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个大问题: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在经济事务中的有意的干预,因此,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规定,都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一、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

  第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它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与生产的状态,但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根据凯恩斯的解释,失业一般可分为三类:即磨擦的失业、自愿的失业和非自愿的失业。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的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导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行成的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除了上面所讲的几类失业,还有所谓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

  第二,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或变化程度。价格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西方国家把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大部分西方国家把一般的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看作是基本的、正常的经济现象。

  第三,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在西方国家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四,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性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家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况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西方学者认为,要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必须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西方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的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再把这个定义重复一下,财政政策定义为: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的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这是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因此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小国民收入。当然,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政府投资乘数的大小。政府税收对于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因此,增加税收,可以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根据上述原则,财政政策的运用,应该是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剌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在膨胀时期,存在着过度的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经济学家把这种政策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也就是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

  在经济萧条时期,对其进行剌激,使经济不会因严重萧条而严重失业。这就可以实现即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这就是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包括: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累近的税率,可以内在稳定器作用。

  二,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同样有一定的起征点与税率,也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我们具体的分析了,在膨胀时期,由于经济高涨,公司收入增加,符合税收的公司多了,在纳税的公司中,应缴的税额也多了,这样,税收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投资的增加,抑制了总需求的增长。

  三,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个发放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就意味着转移支付减少,这样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增加。

  四,各种福利的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它取决于就业和收入的状况。

  五,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要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个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是内在稳定器的五个作用。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稳定经济。

  (三)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正确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财力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建立稳定、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这是财税政策在我们国家中的作用。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财政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迅速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当时,我们实施了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为实现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同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央集中财力对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投入,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在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种百废待兴和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严密封锁、包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一些大事情,要迅速抑制长期战争的创伤,使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迅速发展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家的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这主要表现在财权管理体制,突破了过去高度集中,统收统支供给性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合理划分收支、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税收机构,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型流转税制度,完善了所得税制度;实行了政企分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逐步理顺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改变了长期按所有制行业和部门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作法,实行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努力扩展国内外融资的渠道,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财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运用,加强了财政宏观调控功能。

  总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我概括的讲了一下。

  三、供给政策

  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影响总供给的政策。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货币主义等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都认为,总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和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过渡的总需求,也是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恶化的原因之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包括总供给方面。凯恩斯主义者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供给方面的政策,也可以看成是后凯恩斯主义对管理政策的一种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后凯恩斯主义逐渐放弃只倚重于需求管理的政策,而转向关注旨在增加总供给的政策。

  (一)供给政策与经济政策的目标。供给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密切相关,借助于供给方面的政策,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点:

  一,供给政策与失业。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况时,经济中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失业,例如磨擦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这类失业并非由于总需求不足,而是由于职业和对象缺乏灵动性的问题所造成。

  二,供给政策与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进所引起的,那么供给政策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

  第一,通过反垄断法等手段,减少工会和企业的垄断力量,鼓励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

  第二,通过价格和收入政策的限制,人们增加工资或物价。

  第三,通过职业培训、投资优惠等措施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供给政策与经济增长。供给政策的目标是增加潜在国民收入。为此,供给政策措施包括鼓励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资本积累的政策,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要素的总量。

  上面说明了供给政策对于实行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在实践中,由于作为政策指导思想的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供给政策的取向并不尽相同。

  (二)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

  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是指通过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而增加总供给的政策。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以货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总需求政策只能用于对付通货膨胀而不能够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供给政策是增加产出,减出失业的有效方式,它强调经济自由的优越性,建议采取以市场竞争为取向的政策,这种政策包括这样几点:

  一,降低政府支出。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支持者认为,西方各国依照凯恩斯理论,建立了关于庞大的公共部门,这些公共部门,往往缺乏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管理这些部门的负担,促使政府支出增加。因此,在他们看来,削减政府支出并不只是减少货币供给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供给的一种策略。另外,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社会福利的开支巨大。这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的第一点,降低政府支出。

  二,减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当今经济社会部门的税率,阻碍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投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所得并不能最终归自己。因此,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主张大幅度的减税,以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投资的积极性。

  三,降低劳动市场的垄断力。在劳动市场上,工会的作用往往使得工资高于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率,导致失业增加;同时,较高的工资率,也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因此,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包括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力量的措施,比如说制定工资上限。

  四,鼓励市场竞争。这方面的政策包括公共部门的私有化和引入市场关系、取消市场管制、推行更为自由的贸易如资本流动政策等。

  (三)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

  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矫正市场的低效率而采取的增加总供给的干预政策。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后凯恩斯主义理论。此外,支持干预主义供给政策的经济学家关注市场缺乏效率的方面,强调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包括这样几个要点:

  一,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就业,增加总供给。

  二,提供基础设施。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供给公共物品,以便公共物品的数量能达到有效率的水平。

  三,为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供资助或进行直接投资。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包括对研究开发新技术产业等提供资助,或由政府直接投资。

  四,规范行业行为,进行行业重组。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行业中的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是造成失业增加的一个原因,因而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建议取消限制垄断的政策。干预主义供给政策也包括对行业重组提供资助和保护的政策。

  (四)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政策之间的关系。

  因为供给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项政策,既是需求管理政策,又是供给政策。比如,许多供给政策涉及到政府增加支出,例如给工人提供再就业培训等。因此,这些供给政策也会引起管理需求增加。当然,一项政策的影响可以是多方面的,因而在考察政策效果时,应该注意这些影响。

  经济学的专题4一共讲了三个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供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