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专业 >

四川省2020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2-26 20:08:12

四川省2020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针对《学前教育心理学》这样的科目,应该如何学习才能通过考试呢,四川自考网建议大家除了看教材以外,一定要多刷题,并且去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下面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4月的真题试卷,希望大家认真看题,自查自纠,早日顺利的通过考试:
 四川省2020年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涉及的内容有。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教学风格D.专业技能E.教学手段 ABCD【解析】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因此,答案选ABCD。
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E.教学内容 B【解析】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答案选B。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E.亲密感 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部分的论述,l8个月~4岁是成为自主者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因此,答案选A。
4.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B.场独立C.辐合型D.发散型E.整体型 C【解析】据美国的吉尔福特研究,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因此,答案选C。
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E.整体型 B【解析】美国的心理学家赫尔曼 威特金的研究最为著名。他认为,场独立者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因此,答案选B。
6.特殊儿童的类型有。A.智力超常儿童B.弱智儿童C.学习困难学生D.聋、哑、盲儿童E.成绩差的学生 ABCD【解析】特殊儿童的类型有:智力超常儿童;弱智儿童;学习困难学生;聋、哑、盲儿童。因此,答案选ABCD。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E.奥苏贝尔 B【解析】布鲁纳十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答案选B。
8.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DE【解析】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因此,答案选DE。
9.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持这种观点的是。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 C【解析】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了娱乐论(松弛说)。他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艰苦的脑力劳动使人身心疲劳,这种疲劳需要一定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然而,只有当人解除紧张状态时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使有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因此,答案选C。
10.早期的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中,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是由提出的。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 B【解析】l9世纪末,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提出了游戏的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将来生活作准备。因此,答案选B。
11.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A.弹钢琴B.开汽车C.骑自行车D.滑冰E.跑步 BCDE【解析】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在开汽车、骑自行车、滑冰、跑步等活动中均由一系列连续动作完成。因此,答案选BCDE。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E.内部型与外部型操作技能 D【解析】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凡是靠操作自身的机体来实现的操作技能都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如自由体操、跑步等活动就属于这类技能。靠操作一定的器械来实现的技能叫器械型操作技能,如打字、单杠、双杠等活动都属于这类技能。因此,答案选D。
13.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发展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服从E.从众 C【解析】在品德形成的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因此,答案选C。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E.表象的 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因此,答案选D。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E.环境决定的 D【解析】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1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内容扩散 D【解析】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比如,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办什么事。因此,答案选D。
1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A.原型启发B.负向迁移C.功能固着D.定势影响E.正向迁移 A【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鸟是原型,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所以,这种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原型启发。因此,答案选A。
18.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贝尔D.阿特金森E.布鲁纳 A【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答案选A。
19.学习动机的作用有。A.激活功能B.定向功能C.强化功能D.同化功能E.调节功能 ABCE【解析】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因此,答案选ABCE。
20.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有。A.可利用性B.可辨别性c.可操作性D.可联结性E.稳定性和清晰性 ABE【解析】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变量,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它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因此,答案选ABE。
21.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A.缺少某种学习技能B.诵读困难c.计算困难D.会话困难E.交往困难ABCDE【解析】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诵读困难、计算困难、会话困难、交往困难。因此答案选ABCDE。
2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A.强化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效果律E.同化律 BCD【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因此,答案选BCD。
23.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E.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A【解析】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幼儿教师白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动因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答案选A。
24.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A.依从B.服从c.从众D.认同E.内化 E【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此,答案选E。
25.一般认为,创造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E.类比思维 D【解析】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答案选D。
2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A.问题的特征B.定势C.功能固着D.已有的知识经验E.练习时问 ABCD【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因此,答案选ABCD。27.马斯洛认为,被称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ABCD【解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四种需要又被称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因此,答案选ABCD。
28.学习“力”这一概念,对学习“重力”产生的影响属于。A.概念迁移B.垂直迁移C.水平迁移D.一般迁移E.具体迁移 B【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力”这个概念的概括水平高于“重力”这个概念,因此,答案选B。
29.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的首创者为。A.雅各布松B.沃尔朴C.艾里斯D.斯金纳E.华生 B【解析】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John Wolpe)1958年首创。因此,答案选B。
30.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个体的构成成分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ABCE【解析】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文化差异等。因此,答案选ABCE。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课堂纪律、_______、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_______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_______ 和评价三 个过程。
4._______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由_______于1952年提出。
6._______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7.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和_______。
8.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_______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9.皮亚杰认为_______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10._______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1.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以下阶段:_______、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
1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______和个性。
13._______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14._______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15._______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填空题答案:1.课堂气氛2.学习准备3.转化4.先行组织者5.贝特森6.创造性游戏7.粗放型操作技能8.操作整合9.他律道德10.内化11.建立问题表征12.智力13.自我效能感14.一般迁移15.心理健康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机械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答:错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2.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在可逆性阶段时,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答:错误。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3.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答:正确。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关系表现在: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4.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要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答:错误。所谓需要的满足不是指绝对的满足,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要有部分满足,较高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就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5.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它又可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有的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的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就属于直接近景性动机。 答:错误。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又可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有的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就属于间接近景性动机。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2.简述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观点。 答: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系统解释的是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l8世纪中叶在西欧形成的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迁移理论,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官能说。该学说有三个基本观点:
(1)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 (2)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所有官能。 (3)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
3.简述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答:(1)全身松弛训练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l958年首创。 (3)肯定性训练 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4.简述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 答:(1)幼儿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 (2)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问逐渐延长。(3)幼儿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 (4)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联系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答:(1)提高幼儿道德认知的水平 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要素,幼儿教育首先要通过道德直观,然后再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的方法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让幼儿明白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
(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
①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a.表情识别:即通过对方的表情来判断对方态度、需求和情绪、情感体验; b.情境理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从他的处境去感受他的情绪体验,考虑他需要的帮助; C.情绪追忆:针对一定的情境,通过言语提示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并对这种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事件进行追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以自己切身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感受。
②羞愧感的产生 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这一心理状态赖以产生的基础。库尔奇茨卡娅通过实验研究了产生羞愧感的条件,如儿童对自己的哪些行为感到羞愧,在哪些人面前感到羞愧,在哪个年龄会受舆论的影响,等。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①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 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举例加以说明,再给1~3分)
2.试论述链式塑造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如何用链式塑造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答:链式塑造是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予以强化。其步骤如下:(1)终点行为:选择目标行为,越具体越好。 (2)起点行为:了解学生目前能做到什么。 (3)步调划分:列出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让学生从起点行为达到终点行为,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 (4)即时反馈:对学生的每一进步都予以反馈,学习任务越难,需要的反馈就越多。(举例说明,酌情给1~5分)
更多四川自考资讯关注四川自考网www.tfzi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