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百味自考 >

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

发布时间:2021-04-20 09:15:06

李 征

而立之年踏上自考征程

人的一生,要哭着泪着跨过多少道坎儿,才换得到蓦然回首那一刻的领悟?

——张小娴

2011年,我刚而立之年,也是我从事旅游、团建、企业内训工作的第6个年头。那时的我到了很严重的职业倦怠期,感到事业难有发展,人生道路上充满迷雾,没有方向,没有未来,在失眠、焦虑甚至是噩梦的阴影下挨过一天又一天,也经常幻想着人生能重来一遍多好。我就这样日复一日沉浸在难挨与幻想中,直到北京进入深秋。时至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开车路过东土城路一个公交站台时,余光瞥见了一句话:“学习是一种信仰。”就这么一句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以前我是怎样看待学习的?是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习的?”就这样,带着这纷繁的思绪过完了和平时一样又不一样的白天,当晚的我并没有失眠焦虑,而是带着一种兴奋、一种憧憬回味着“学习是一种信仰”这句话。

近12年来,学历的问题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我的头顶上,让我不得片刻安宁。在这期间我也充分了解过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形式,却因为一个“懒”字,总想通过一种不费力气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方式失败了。我从18岁的阳光男孩变成了30岁的虚胖大叔。念及至此,悔不当初,12年大好时光就被自己的懒惰所浪费,泪水早已流尽在日复一日的劳碌中。父母早已华发尽染,妻子对自己还有所期望,孩子尚在嗷嗷待哺,为自己,为家人,而立之年须有“而立之举”。在这样的决心下,我通过培训机构完成了自考的注册与报名,并在30岁生日当天拿到了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专科和本科的所有教材。就这样,我踏上了自考之路。

学习永远不晚

2012年1月,我正式开始了自考课程的学习。

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脸皮是发麻的,其他同学或17、18岁,或20出头,青春洋溢,未来可期;我年满30,一脸沧桑。记得一名老师还问过我:“你这是什么情况?”实话讲,当时有无数个谎言无数个理由能够敷衍,可话到嘴边,我还是腆着脸说了实话:“我在弥补过去的错误。”

是的,弥补过去的错误,学习是一种信仰,学习永远不晚,“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名言警句是支撑我在前两周走进教室的信条,去面对比我的年龄小一轮的同学。可脱离学习环境多年的我,对这种高密度的学习安排和工作、生活的冲突并不适应,开局不顺。在4月的考试中,我仅大学语文取得80分,其他三科最高的52分,最低的35分。在那一瞬间,我只想退款,只想走回自己的“舒适区”。正在这退缩的关口,听闻有同学一年考过了16门课,堪称考试之神。我在钦佩之余也拿出考试安排细细研读,发现每年1月、4月、7月、10月共举行4次考试,重合的科目有8门,理论上2年就可以全部考完。就此,我重燃信心,重新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考试计划。

我先是细细研读与自己所读专业相关的自考文件,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考试学习计划。通过对政策文件的研究,我收获了3个重要信息:一是商务管理专接本免考4门。二是商务管理加考金融管理4门课可获得金融管理毕业证。三是商务管理学位证需要各科成绩65分以上方可获得。

我仔细分析自身优势劣势,试图从根源上找到自己当时成绩不佳、高考失败的真正原因。经过分析,我的劣势只有一个:懒。一个懒字,12年的学习时光浪费了,人生的道路不说走弯了,起码多走了很多。只有克服了懒,才能通过考试。

2012年5月5日,我带着全新的认识和觉悟,走进课堂,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备考学习。通过对政策和考期的较好把握,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开始利用午休、乘坐公共交通的时间,并且放弃了一些非必要的社交进行学习,通过练习册验证学习效果。

在这样的努力下,学习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此后的每次考试全部通过,2013年6月顺利取得商务管理大专毕业证,2014年6月取得商务管理本科毕业证。2018年取得金融管理毕业证,2019年取得金融管理学位证。

自考让我收获转变

在整个自考过程中,除了收获学历,更让我真正体会到“人生不能选择放弃的路,不能拒绝成长的路”这句话的真谛。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一是获得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的凭直觉到如今凭借可利用的情报、咨询、通知等信息综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学会了如何提问,让自己的问题更加清晰,更加明确;三是通过撰写自考论文,锻炼了自己科学论述某事物的能力;四是自考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充足信心,助我顺利在2016年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

年少的我因为懒,错过了很多。可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重来,不可能穿越。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回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把握现在,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正如下面这句话: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才是幸福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