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资讯 > 教育信息 >

教师资格证(小学)笔试简答题汇总

发布时间:2020-02-12 11:48:25

教师资格证(小学)笔试简答题汇总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即将到来,四川自考网为同学们整理了小学·常考简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小学)笔试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9.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0.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劳动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1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段性依然存在。在近代西方国家,教育的世俗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宗教教育和阶级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发展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
(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目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13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年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1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1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5.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7.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18.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9.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
(2)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0.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21.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
(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搞“一刀切”;教育要有针对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遵循长善救失原则;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23.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25.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6.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28.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30.简述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