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笔记串讲 > 医学类 > 社区护理学导论 >

2018年自考社区护理学导论复习重点:第5章

发布时间:2020-09-13 19:46:19

第五章 预防医学与社区护理

1.预防医学具有以下特点:

①研究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②研究重点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③研究方法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利用卫生统汁学及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客观定量地描述和分析各种因素对健康影响的规律;

④研究目标是从群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制定卫生政策,实现社区预防保健,将临床医疗、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提供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卫生服务。

2.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个体预防

2)群体预防

3)全球(人类)预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

3.健康:(世界卫生组织) 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健康的内涵包括:

①一般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

②自我感觉良好,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是健康的基准;

③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④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A 没有病就是健康; ×

B 有病与无病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间存在过渡状态; √

C 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 ×

5.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

A 急性作用:急性中毒

B 慢性作用:

慢性中毒指机体出现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后的疾病状态(职业病)

慢性非特异性影响机体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中毒表现,但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的抗力下降、对感染敏感性增加,人群寿命缩短,死亡率增加等

C 远期作用:致癌、致突变、致畸

D 间接效应:温室效应

6.社区中改善环境、增进健康的具体措施:

1)环境教育:增加环境保护意识

2)预防生活性污染:垃圾、粪便、污水

3)预防生产性污染:废水、废气、废渣

A 根据当地情况作还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B 加强生产工艺的改革

4)人群健康监测:对暴露人群,特别是危险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访视

7.三级预防指以全民为对象,从不同层次、全方位地针对疾病的自然史中的各个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把防病为中心的预防服务做好。医务人员是贯彻三级顶防的主体。

8.三级预防的内容:

A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B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

C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9.第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10.第二级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利早期治疗的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11.第三级预防: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12.一级预防适应于大多数疾病---病因或致病因素较明确的疾病。

13.一级预防主要从两个方面针对整体人群实施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社区人群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注意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方式有: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2)做好健康维护:尽可能使机体避免与致病因素接触,从根本上起到防病作用。

14.二级预防适应于多因素的疾病

15.二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监护以及设立专科门诊。

16.三级预防适应于病因不明、难以预料的疾病。

以三级预防为主,通过专科治疗,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职业训练,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等措施,尽量恢复或保留其机体功能。

17、以高血压为例说明三级预防在摄取社区中的运用

1)一级预防针对健康人群或高危人群,通过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2)二级预防指尽早发现无症状的高血压病人,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防止病情恶化。

包括对高危人群进行初步筛查\在社区内定期测量血压,对病人登记建档\追踪监测\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和管理.

3).三级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定期随访.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防止血压大幅度波动,建立抢救途径,避免由高血压造成伤残或死亡。

18.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有三点: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包括健康者和非健康者,而不是单个病例。

19.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护理定位于社区,研究社区卫生问题,工作对象是社区居民群体。

1)群体观点

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3)多病因论的观点

4)概率论的观点

5)比较的观点

6)预防为主的观点

20.疾病统计指标

1)发病率 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生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暴露人口数: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数。

2)患病率 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又称现患率、流行率。

患病率往往是通过对某人群的—次检查或调查得到的,是一个时点指标。

3)罹患率 表示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4)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21.死亡统计指标

1)死亡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一般指1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所有病因的总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疾病的种类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2)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22.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统计指标

1)治愈率 表示某病的治愈人数占受治疗人数的比率。

2)有效率 表示某病治疗后有效的病人数占受治疗病人数的比率。

3)存活率 表示患某种病的人经N年随访,到N年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又称生存率。

23.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

群体观点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多病因论的观点

概率论的观点

比较的观点

预防为主的观点

24.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