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专业 >

四川2015年自考《货币银行学》模拟题

发布时间:2015-08-18 15:08:15

《货币银行学》(课程代码00066)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

3、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4、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5、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

A.信用货币

B.证券

C.金融

D.金融市场

6、典型的商业信用(   )。

A.只是唯一的商品买卖行为

B.只是唯一的货币借贷行为

C.是商品买卖行为与商品借贷行为的统一

D.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7、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 2厘,则分别是指(     )。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0.2%

B.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C.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2%

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9、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0、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

B.二级市场是初级市场的前提

C.没有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仍可存在

D.没有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仍可存在

11、期权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 )

A.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

B.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C.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

D.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2、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发行金融债券

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C.买卖政府债券

D.买卖外汇

13、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14、按有关规定确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属于(    )

A.逾期贷款

B.可疑类贷款

C.呆帐贷款

D.呆滞贷款

15、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 )法定准备率

A.降低

B.调高

C.不改变

D.取消

16、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正比

17、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变动中,使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的是(    )

A.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B.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C.流通中的通货减少

D.其他负债的增加

18、18、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    )。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9、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风险程度

20、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

A.稳定物价

B.促进经济增长

C.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D.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2、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称为(      )

A.现货市场

B.期货市场

C.资本市场

D.货币市场

23、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是(      )

A.发行股票

B.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C.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

D.吸收储蓄存款

24、中间业务形成商业银行的(      )

A.表内资产

B.表内负债

C.非利息收入

D.利息收入

25、能够反映不同货币实际购买力水平的是(      )

A.名义汇率

B.实际汇率

C.买入汇率

D.卖出汇率

26、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买进再卖出的合约,称为(      )

A.期权协议

B.期货协议

C.回购协议

D.逆回购协议

27、公开市场业务属于中央银行的(      )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直接信用管理工具

D.间接信用指导

28、由出口方的银行贷给进口方商人或进口方银行,用以支付进口货款的贷款形式,称为(      )

A.买方信贷

B.卖方信贷

C.消费信贷

D.长期信贷

29、法定准备金率上升会导致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货币的能力(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限大

30、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吸收存款

B.政府借款

C.预算拨款

D.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31、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承担直接赔偿责任的保险类型是(      )

A.自愿保险

B.原保险

C.强制保险

D.再保险

32、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属于(      )

A.依附型

B.独立型

C.相对独立型

D.中间型

33、下列中央银行中,资本金全部为国家所有的是(      )

A.意大利中央银行

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C.中国人民银行

D.日本银行

3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A.银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联系汇率制

D.浮动汇率制

35、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行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6、企业之间相互以赊销商品、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叫(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民间信用

D.消费信用

37、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的数量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法称为(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应收标价法

D.美元标价法

3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币汇率下降,会利于(   )。

A.进口增加

B.出口增加

C.资本输出

D.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39、由于汇率变化而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变动的风险是(   )。

A.交易风险

B.折算风险

C.经济风险

D.国家风险

40、作为一国金融机构核心和领导的是(   )。

A.财政部

B.银监会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41、出租人将自己经营出租的设备反复出租的租赁行为叫(   )。

A.金融租赁

B.杠杆租赁

C.转租赁

D.经营租赁

42、下列哪个不属于货币市场的特征?(   )

A.风险低

B.流动性高

C.时间短

D.价格波动可能性大

43、回购协议实质上是一种(   )。

A.有抵押品的长期借贷

B.有抵押品的短期借贷

C.没有抵押品的长期借贷

D.没有抵押品的短期借贷

44、“欧洲货币”中“欧洲”一词意思是指(   )。

A.欧洲的

B.欧洲国家的

C.本国的

D.境外的

45、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   )。

A.收入的增函数

B.收入的减函数

C.利率的增函数

D.利率的减函数

46、恒久性收入概念是谁提出的?(   )

A.费雪

B.马歇尔

C.弗里德曼

D.庇古

47、货币供给(   )。

A.仅具有内生性

B.仅具有外生性

C.既具有内生性,又具有外生性

D.既不具有内生性,又不具有外生性

48、下列哪个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变量?(   )

A.货币供给量

B.货币需求量

C.存款货币量

D.基础货币

49、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侧重于从哪两个方面解释通货膨胀?(   )

A.供给和需求

B.供给和成本

C.需求和成本

D.供求和结构

5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储备项目

D.平衡项目

51、美元外国债券称(   )。

A.猛犬债券

B.熊猫债券

C.扬基债券

D.欧洲债券

52、代表产品市场供求平衡的是(   )。

A.IS曲线

B.LM曲线

C.BP曲线

D.AS曲线

53、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

A.信用中介职能

B.支付中介职能

C.信用创造职能

D.金融服务职能

54、资产转移理论认为,保持资产流动性最好的办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而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   )。

A.政府长期债券

B.政府短期债券

C.公司长期债券

D.公司短期债券

55、侧重于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短期收益影响的方法是(   )。

A.情景分析

B.久期分析

C.缺口分析

D.敞口分析

56、俗称“保户”的是(   )。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57、证券公司最本源、最基本的业务是(   )。

A.证券自营业务

B.证券经纪业务

C.证券承销业务

D.资产管理业务

58、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   )。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中间业务

D.表外业务

59、货币学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具有真实效果的是(   )。

A.利率

B.汇率

C.货币需求量

D.货币供给量

60、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覆盖的风险范围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   )。

A.经济风险

B.会计风险

C.利率风险

D.操作风险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          )

A.收入水平

B.利率高低

C.物价高低

D.经营规模

E.货币收支流量

2、一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          )

A.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

C.促进金融改革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业经营规则包括(          )

A.分业经营

B.混业经营

C.依法办理再保险

D.提取准备金和公积金

E.建立精算制度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发生的明显变化有(          )

A.存款负债比重上升

B.存款负债比重降低

C.非存款类资金来源比重上升

D.存款中定期存款比重上升

E.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下降

5、货币面纱论认为(          )

A.货币本身没有价值

B.货币就象笼罩在实物经济上的面纱

C.货币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

D.货币对经济不发生实质性影响

E.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6、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       

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抗干扰性强

D.抗干扰性弱

E.可控性弱

7、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     )。

A.官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公定利率

D.市场利率

E.固定利率

8、金融市场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A.交易形式

B.交易对象

C.交易主体

D.交易工具

E.交易价格

9、中央银行要实现"松"的货币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率

C.提高证券保证金比率

D.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

E.大量发行央行票据

10、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

A.价格

B.收入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货币制度

2、狭义货币

3、国家信用

4、银团贷款

5、自由外汇

6、贮藏手段

7、浮动利率

8、派生存款

9、信用货币

10、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大题:计算题

1、某企业持有一张三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4万元,到银行请求贴现,银行确定该票据的市场贴现率为4%,贴现金额是多少?(一年以360天计算)

2、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则其平均收益率是多少?

第五大题:简答题

1、政府贷款的附加条件有哪些?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区分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

4、简述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

5、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由哪些基本环节构成的?

6、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7、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8、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9、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原则

第六大题:论述题

1、联系我国实际,试述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3、论述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货币银行学》(课程代码00066)

(本菜单只显示题量80%的答案)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A

5:C

6:D

7:A

8:D

9:C

10:A

11:B

12:B

13:B

14:C

15:A

16:B

17:C

18:C

19:A

20:C

21:D

22:C

23:B

24:C

25:B

26:D

27:A

28:A

29:B

30:A

31:B

32:A

33:C

34:C

35:C

36:A

37:A

38:B

39:B

40:C

41:D

42:D

43:B

44:D

45:A

46:C

47:C

48:D

49:B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D,E

3:A,C,D,E

4:B,C,D,E

5:A,B,C,D,E

6:A,B,C

7:A,C,D

8:B,C,D,E

9:B,D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形式,它是一种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2:狭义货币是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生活具有广泛而明显的影响,由现金和活期存款构成。

3:泛指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它包括政府对企业、银行、团体或个人的负债,一国政府对另一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负债。

4:由一家贷款银行牵头,由该国或几国的多家贷款银行参加,组成贷款银团,共同向另一国银行、政府或政府机构、公司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亦称辛迪加贷款。

5:通常是指无需经过货币发行国外汇管理当局批准,即可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者可以向第三者办理支付的外汇。

6: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7: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信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8: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9:是指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第四大题:计算题

1:40000×(1-4%×90/360)=39600元

2:平均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第五大题:简答题

1:(1)采购限制。借款国必要将全部或部分贷款购买贷款国的商品;(2)要求借款国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或从“合格资源国”采购商品;(3)使用政府贷款时,连带一定比例贷款国的出口信贷。

2:(1)需求拉上;(2)成本推动;(3)结构性因素;(4)国民收入超分配;(5)供给短缺。

3:(1)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贷币供给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经济部分左右,完全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和操纵,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而供应货币;(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而主要决定于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共同活动。

4:目的主要有三个,即:获取收益、分散风险和增强流动 性。

5: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一般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1)从中央银行至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3)从企业、个人的投资、消费到产量、物价和就业的变动。

6:依据:流动性;
意义:A、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B、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C、客观上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

7:(1)商业信用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等;
(2)局限性: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8:(1) 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 收益率。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第六大题:论述题

1:(1)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通过代理国库、代理国债发行、保管外汇黄金储备等体现。(2)中央银行与政府具有共同的使命,央行所负责的货币政策应与政府制定的其他经济政策等相互协调。(3)中央银行是国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4)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管理与监督,体现在政府具有央行领导的提名权或任命权、法定的责任关系,一些央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有政府专派代表等方面。(5)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管理一国的货币事务,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调节来实现对金融、经济的宏观管理,这有别政府的行政手段与行政安排。因此,中央银行既要有政府协调又要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坚持一定的独立性。(6)联系实际。

2:(1)中央银行的概念;
(2)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3)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4)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其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演变过程。
(1)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
  第二阶段,可转换性理论。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是,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扩大,流动性就有保证。而且,负债管理有效,则无须经常保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并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银行收益将提高。负债管理存在的缺陷在与经营成本的提高可能给银行增加压力。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以及作对应分析,围绕所谓缺口或差距,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