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
按摩牵引固定综合法治疗脊柱弯曲200例疗效新探
内容梗概:

我自一九七二年以来,潜心于脊柱弯曲的治疗研究,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了一整套治疗方法,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脊柱弯曲的发展、危害性及其病理原因、形状分类、症状、体征、诊断、治疗方法,并依据1983年省卫生厅颁发脊柱弯曲治疗标准,制定了疗效评定细则。

本资料附有200例脊柱弯曲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评价、自然情况、治疗前后体征对照等材料。   

由于时间仓促,此资料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及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按摩牵引固定综合法治疗脊柱弯曲200例疗效新探,脊柱弯曲属于姿态性疾病,轻者称驼背、重者俗称“罗锅”,此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而且影响人体生理作用,如阻碍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及生长发育,进而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婚姻,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对生活信心不足,或产生轻生之念等等。

自一九七七二年接诊此类患者,遂潜心于脊柱畸形的研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这四年多时间里,我利用自行设计制做的电动牵引床、牵引带、围腰支具等设备,并取得可喜疗效。采用按摩、牵引、固定综合法治疗多种类型脊柱弯曲250例(资料不全的50例),仅以200例统计分析如下。     

一、病理病因

脊柱弯曲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X线检查,有半椎、蝴蝶椎及骨质发育不良。根据患者或患者家长自述,通过几年来的临床,我体会到,胎位不正、母体在妊娠期间用药不当、难产等是诱发先天性脊柱弯曲的重要因素。我共治先天性脊柱弯曲37例。

后天性:又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

1、功能性: X线检查正常,大多发育不良,由于长期姿势不正造成。(我所治患者不含此类)

2、器质性:X线所见, 椎体破损、畸型椎、椎间隙改变、椎体变形等。 同时经络不通畅,韧带和肌腱挛缩、关节囊粘连、椎间盘和脊柱病理改变,而引起躯干变形。如:外伤性、结核性、类风湿性、脊髓性、佝偻病类等及特发性都属此类。我共治后天性脊柱弯曲163例。(见表3)

二、形状分类:(见表3)

圆背:沿着矢状面弯曲的超过正常生理弯曲的称圆背。治疗3例。

鞍背:过度后凸成角的称为鞍背。治疗20例。

沿着冠状面弯曲的脊柱偏高正中线向右弯曲,左侧凸起,称右弯。治疗26例。脊柱偏离正中线向左弯,右侧凸起,称左弯。治疗20例。上向左、下向右;上向右、下向左呈“S”型弯曲,治疗120例。

沿着横状面弯曲的,使脊柱严重侧弯扭转造成胸肋关节脱位。治疗6例。

三、症状:

多数患者,体力减退,劳动、工作后腰背部有酸痛感,有的行走时呼吸困难,饮食减退严重者,不能仰卧,翻身困难,手脚有时发凉。    

四、体征:

1、脊柱弯曲,明显影响身高增长率。

2、脊柱偏离正中线。

3、左右腰背变形,有凸起或凹陷。

4、两肩不等高,两下肢不等长。

5、胸骨尖凸偏离正中线。

6、髂嵴上线不等平。

7、盆腔和腹腔间距变短。

五、诊断:

经患者和家长主诉,结合临床体征检查结果,根据X线报告,即可确诊。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X线检查弯曲度数统计

度数 30 - 400 410 - 800 810 - 1150 人数 53 99 48 百分比 26.5 49.5 24 六、治疗方法:

采用:按摩、牵引、气功、支具固定、卧床休息的综合疗法。

七、依据1983年辽宁省卫生厅颁发脊柱凸标准,制定如下疗效评定标准细则:

1、脊柱偏离正中线已恢复至0至1cm之间。

2、左右背高差已恢复至0至1cm之间。

3、身高增加5cm以上。

4、两肩高差已恢复至0至1cm之间。

5、下肢不等长,其差恢复至0至1cm之间。

6、剑突偏离正中线,其差恢复至0至1cm之间。

7、两髂嵴不对称,其差恢复至0至1cm之间。

有六项附合以上标准为:痊愈

有六项恢复3cm者为:显效

有三项恢复均超过1cm为:有效

有两项恢复在1cm以下或无改变者为:无效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评价如下

疗效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远期疗效差 人数 100 55 43 2 6 百分比 50 27.5 21.5 1 3 总有效率百分比 99 八、临床资料:

脊柱弯曲姿态改变体征繁多,治疗前后对照表仅能表达主要项目。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医学论文的自然情况      表一

性别 年龄 职业 男 女 13 14-24 25-43 工人 农民 学生 学龄前 人数 111 89 40 132 28 44 25 118 13 百分比 55.5 20 66 14 22 12.5 22 59 6.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的病因、病程分类    表二

病因分类 病程分类 先天性 后天性 患病时间(年) 特发 结核 类风湿 外伤 佝偻病骨骺炎 术后 1-3 4-10 11-20 20以上 人数 37 126 21 5 4 3 4 18 72 100 10 百分比 18.5 63 10.5 2.5 2 1.5 2 9 36 50 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脊柱形状分类        表三

形状分类 矢状面 冠状面 横状面 圆背 鞍背 左凸 右凹 “S”型 侧弯扭转 人数 8 20 216 20 120 6 百分比 4 10 13 10 60 3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弯曲度数照片对照表  表四

治疗前 治疗后 度数 10 - 30 90 - 190 200 - 290 正常 40 - 80 90 - 150 人数 53 99 48 116 72 12 百分比 26.5 49.5 24 53 36 6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后身高增长    表五

增长数(cm) 3 - 5 6 - 9 10 - 14 人数 118 70 12 百分比 59 35 6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  表6至1 

脊柱偏离中线方向 偏离数 1-3 4-5 6-9 正常 1.5-2 3-5 1-3 4-5 5-8 正常 1.5-2 3-5 人数 20 38 22 47 23 10 26 43 23 53 15 24 百分比 10 19 11 23.5 11.2 5 13 21.5 11.5 26.5 7.5 12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表6至2

两肩不等高 左肩高 右肩高 肩高差(c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人数 1-3 4-6 7-8 正常 1-3 3.5-6 1-3 4-6 7-8 正常 1-3.5 4-6 41 24 6 54 14 3 68 36 17 89 27 5 百分比 20.5 12 3 27 7 1.5 34 18 8.5 44.5 13.5 2.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表6至3

俯位背高差 治疗前 治疗后 背高差(cm) 1 - 3 4 - 6 7 - 12 正常 2 - 3 4 - 9 人数 80 95 25 155 30 15 百分比 40 47.5 12.5 77.5 15 7.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表6至4

髂嵴左右不对称 左高 右高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差数(cm) 1-2 3-4 5-11 正常 2-3 4-6 1-2 3-4 4-8 正常 2-3 4-5 人数 37 34 25 63 27 6 38 38 18 67 20 7 百分比 18.5 17 12.5 31.5 13.5 3 19 19 9 33.5 10 3.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表6至5

下肢不等长 左短 右短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差数(cm) 1-3 4-5 正常 0.5-2 1-3 3-4 正常 1-3.5 人数 50 2 50 2 52 7 52 7 百分比 25 1 25 1 26 3.5 26 3.5

200例脊柱弯曲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对照表6至6 

剑突偏高中线 偏左 偏右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偏离数(cm) 1-4 5-10 正常 1-4 1-4 5-9 正常 1-4 人数 68 22 59 31 73 29 74 28 百分比 34 11 29.5 15.5 36.5 14.5 37 13.5 九、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姓名:刘健, 性别:男, 年龄:9岁, 职业:学生

病志号:1号, 入院时间:1985年9月24日初诊入院。

主诉:后背凸出三年余,得病原因不明。

体征检查:右肩高于左肩2.5cm,以第七胸椎为中心点左弯距中心线2.5cm,右背凸,比左背高2cm,身高1.15m。X线检查,胸椎左侧弯300。

诊断:特发性脊柱左侧弯。

治疗方法:按摩,牵引。

外观照片治前为900,治后恢复正常。每年一次,连续随访5年,病况良好。(附89年7月23日复查片)

病例(二)

姓名:李清华, 性别:女, 年龄:16岁, 职业:学生

病志号:12号, 1986年12月12日初诊入院

主诉:原因不明,近几年病情加重。

体征检查:身高1.505m,右背凸3.5cm,胸10至12椎体向左弯偏离正中线2cm,髂嵴上线高于左1.5cm,剑突偏离正中线2cm,X线检查侧弯390。

诊断:特发性脊柱弯曲。

治疗方法:按摩,牵引。

经一个疗程治疗, 髂嵴线左右对称, 恢复1.5cm, 剑突复位正常,恢复2cm,右肩高0.5cm, 恢复3cm,胸椎左弯2cm,恢复正常,两肩等平,恢复2cm,身高增高到1.535m,增长了3cm。

外观照片由弯曲80恢复到10,治疗三个月痊愈出院。

病例(三)

姓名:苍久东, 性别:男, 年龄:32岁, 职业:工人

病志号:52号, 1987年7月5日初诊。

主诉:自小发现背有包,干活腰背酸痛。

体征检查:右肩高19cm, 左肩高14cm。 胸8至腰2椎体向右凸距中心线4cm, 髂嵴右高于左7.5cm,肩左高于右3.5cm,剑凸偏左1cm,肩右宽于左1.5cm,身高1.57m,X线检查侧弯度680。

诊断:先天性脊柱弯曲。

治疗方法:按摩,牵引。

治疗效果:经治疗右背高16cm,左背高15cm,高差1cm,胸腰椎体向右凸距中线1.5cm,恢复2.5cm,髂嵴右高于左1.5cm,恢复6cm,肩左高于右0.5cm,恢复2cm,剑凸距正中线为零,恢复1cm,肩右宽于左治后恢复正常。身高1.61m,增长4cm。外观照片,治疗前150,治疗后40,恢复了110,四个月显效出院。

 病例(四)

姓名:褚洪昌, 性别:男, 年令:20岁, 职业:农民

病志号:19号, 1987年12月20日初诊。

主诉:10岁时由高处堕落,14岁肩部偏,17岁于某院手术,背部的包继续发展,不能仰卧。

体征检查:身高1.445m,胸椎7向后凸距中心线7cm,左背高24cm,右背高17cm,髂嵴左高于右11cm,胸骨剑凸偏右8.5cm,肩右高于左2cm,外观照片180。X线检查:腰椎1为中心向右突凸800侧位,后凸接近900。

诊断:外伤型脊柱弯曲。

治疗方法:按摩,牵引。

 治疗效果:经治疗,身高1.515m,增长了6.5cm,胸椎7后凸距中心线2.5cm,恢.00复4.5cm,背左高于右差2cm,恢复5cm,左高于右5cm,恢复6cm,胸骨剑凸偏向右3cm,恢复5.5cm,右肩高于左为零,外观照片30,恢复150。三个月显效出院。

病例(五)

姓名:陶艳,  性别:女,  年龄:7岁,  职业:学龄前儿童

病志号:55号, 1988年7月14日初诊入院。

母诉:6至7月间发现脊柱弯曲、气短、无力。

体征检查:身高:0.97m,左背高于右5.0cm,胸5至腰2椎向左右凸距中心线4cm,髂嵴左高于右3.5cm,胸骨剑凸偏右4.5cm,肩高于右1cm,下肢短,右短于左1cm。外观照片150,X线检查:胸侧位790。

诊断:先天性脊柱弯曲。

治疗方法:按摩,牵引。

治疗效果:经治疗后,身高:1.09m,增长12cm,距中心线1cm,恢复3cm,左右背差1cm,恢复4.5cm,下肢相等长,剑凸偏中线0.5cm,恢复4cm,两髂嵴高差0.5cm,恢复3cm,双肩差0.5cm。

外观照片正常,100天痊愈出院,一年半后随访,体征较出院无改变。

体会

一、200余例脊柱弯曲治疗的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按摩可达到通经活络,剥离组织粘连的目的。而牵引可改善肌肉、韧带挛缩状态,加大椎间体间隙,将二者结合方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神经肌肉骨质营养,缓解脊柱弯曲度。而围腰则可起到固定体位作用,使软组织恢复稳定状态,运用气功,点穴作为辅助疗法,更进一步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二、250例脊柱弯曲治疗的临床实践足以证明,用此疗法治疗,患者易接受、安全、无副作用,低于手术医疗费用。

三、脊柱弯曲,早期发现,病程短,骨结构改变少,无融合,韧带和肌肉挛缩轻,多能治愈。

四、虽病程稍长,但肋骨未变形,椎体骨质病理改变轻,按压有弹响声,也可取得显著疗效。

五、结核性、类风湿性病因所致脊柱弯曲,用此疗法仍有一定疗效。

六、用阿氏棒手术疗法后果欠佳,用此疗法,也可收到显著效果。

七、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瓦房店市万家岭乡韩某病情恶化的情况,韩某85年X线检查弯曲190,由于期间未治,继87年X线检查,弯曲增长260,速度之快,应引起脊弯患者的重视。

八、肋骨严重变形,脊柱侧弯伴转位者则疗效显差。

九、骨质融合,或合有骨桥形成者则多治疗无效。

十、如X线报告患骨瘤、骨质酥松、骨结核活动期、骨髓炎,多不易采用此疗法。

十一、严重的心肺疾患、炎症急性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均不易施此项治疗。

十二、脊柱弯曲的治疗,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患者配合治疗尤其重要:

1、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卧、站姿式端正、坚持卧床休息。

2、愈后仍应注意卧床休息约三个月左右。

3、围腰支具应坚持围用1至3年。

4、三个月后可适当进行单杠锻炼。

5、定期复查为宜。

screen.width-4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400;">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