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类
2001年上海小企业发展情况与展望(报告一)


一、主要特点和发展原因 

   2001年,上海小企业继续保持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有小企业27.2万户,比上年增加11.5%,占全市30万户企业总数的90%强;从业人员639.7万名,比上年增长11.0%;实现营业收入总额7710.4亿元,资产原价4490.0亿元,实收资本总额44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22.9%和26.0%。见表1 。



(一)结构进一步优化

    1、资本结构优化。小企业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所有实收资本构成中,国有、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和外商资本所占比重依次为16.9:21.2:25.8:14.8:7.0:14.3。其中公有制资本的比重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而同期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分别上升了1.0和1.9个百分点,两者累计1788.8亿元,占实收资本总额40.6%,超过全部公有资本109亿元,是外资和港澳台资本总额的1.9倍。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已成为小企业的主要投资来源之一。


指标名称年   份比上年增长(%)累计增长(%)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0年2001年比1999年
企业总数(户)2319752440572719995.2111.4927.12
从业人员(人)5318817576194563968498.3311.0220.27
营业收入(亿元)5783.596894.567710.3919.2111.8233.31
资产原价(亿元)2952.353652.824489.9623.7322.9252.08
实收资本(亿元)2855.323497.204406.7922.4826.0154.34

    2、产业结构优化。为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需要,本市小企业向新兴产业集聚的态势明显,新办小企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开发、金融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计算机软件等各类新兴经济和社会服务行业。2001年本市小企业在三次产业的户数比例已由2000年的0.5:20.4:79.1调整为0.5:20.9:78.6。

    3、所有制结构改善。随着国有小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2001年全市公有制、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小企业的户数比例,已由1999年的43.2:47.7:9.1调整为36.3:52.6:11.1。其中,公有制小企业的比例下降了6.9个百分点,而非公有制上升了4.9个百分点,混合所有制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全市的小企业中,非公有制已经占到52.6%。
         
    (二)三类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1、科技型小企业发展迅猛。2001年全市科技型小企业,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生物、新材料、环保设备开发和科技咨询服务等行业的民营和私营科技小企业发展快速,全市仅从事技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和科研综合服务的小企业就达9262户,比上年增加37.2%;从业人员也比上年增加98.7%,达到11.1万人。去年徐汇区新增的1000余家企业中,八成以上为私营科技型小企业。科技型小企业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

    一是其依托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发挥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二是得益于政府建立各类科技孵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如徐汇区分别与座落在该区的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达成一系列协议,携手创建枫林路、岳阳路科技园区,共同开发生物技术、生殖健康、光技术等优势特色产品;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了交大科技园、纳米基地设施建设等协议;与漕河泾高科技开发区、复旦复华集团签署了优先扶持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新型制品开发等协议。又如杨浦区在五角场开设了总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生物制药、软件开发、物流等六大创业基地。

    三是上海市政府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扶持。为促进科技创新,应对WTO,本市先后成立了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化融资的上海技术交易所。2001年3月又成立了国内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利检索、评估、实施和转化服务。

    2、都市型工业蓬勃兴起。根据“十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市经委于2001年初提出,通过市区联手,盘活工业国有资产存量,使都市型工业成为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力,体现经济活力的重要亮点。这是上海对建设国际大都市进行功能定位,实施工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决策。

    都市型工业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载体,低能耗、低物耗、少污染、少占地,适宜在都市发展,能够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工业。它主要涉及适合小企业发展的服装服饰、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食品加工制造、包装设计和印刷、室内装饰装潢、化妆品及洗涤用品制造、珠宝钻石等工艺美术品、旅游产品及健身器材制造、钟表制造,以及其他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新兴行业。市政府根据10个中心城区的资源优势确立了各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区县产业一业特强、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见表2。



表2 各城区重点发展的都市型工业 

区 名重点都市型工业区  名重点都市型工业
闸北区印刷品设计、制造卢湾区内衣设计制造
黄浦区旅游纪念品设计、制造长宁区便服套装生产
徐汇区剂类生物制品生产杨浦区室内纺织品生产
普陀区纸质包装制品设计与生产宝山区集装箱设计、制造
虹口区箱包及其辅件设计、制造静安区衬衫、领带生产

 



    发展都市型工业园区为有志者提供了创业的天地。2001年,通过资产重组,资源配置,市中心10个区已有140余家国有老企业将厂房改建成157个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吸引了50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全市有都市型工业小企业6000多家,共完成产值12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1%;实现利润总额52.01亿元,同比增长18.7%。

    为促进都市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01年6月,本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跨体系、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上海市都市型工业协会,同时成立了上海都市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都市工业招商中心。

    3、社区服务型小企业走出新路。上海把加强社区建设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提供创业指导、政策信息、人员培训、技术促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下岗职工以社区为依托,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这一孵化器来创办社区服务型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市专门从事社区服务的小企业有115户,从业人员1018名,分别比上年增加8.5%和2.9%。经营范围包括净菜加工、饮用水供应、家庭照看、老人和小孩护理、商品代购、餐饮、日用品修理、文化娱乐、卫生保健、花卉种植等行业,形成了净菜、家政、保安、保洁、保绿、票务、快递、卫生等新型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体系。

    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是社区服务型小企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随着国有经济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深化,打破了就业铁饭碗、分配铁工资的旧制度,促使人们转变了长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逐步形成了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同时,市区两级政府广泛开展“4050”工程,出台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2001年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认定非正规劳动组织达5113户,平均每月以13%的速度递增;截至2001年底,全市非正规劳动组织已达1.1万多个,从业人员近17万人。一批非正规劳动组织通过社区服务壮大了实力而发展为正式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

    大力改造传统的社区商业小企业,也是促进社区服务型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2001年上海对20家扭亏无望、没有发展前景的市属商业企业实行关、停,对一批商业企业实施了计划外破产。静安区还向社会公开拍卖一批小商业企业的产权。目前,遍布全市社区的烟杂店、理发店、洗染店、夫妻老婆店通过加盟、改造、转制、转让、兼并,已基本被各类新兴的便利店、连锁店取代,成为上海社区商业小企业的亮点。

    (三)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解读2001年上海市小企业统计资料,可以发现: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深刻的、根本的变化,由过去的“有益补充”的地位和“拾遗补缺”的作用,提高到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新高度,在吸纳就业、吸引创业、发展产业,以及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以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突出表现在:

    1、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001年上海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比1999年增长了20.3%,总数达639.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752.3万人的85.0%。其中第一产业4.2万人,第二产业401.6万人,第三产业233.9万人,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分布比例为0.6:60.4:39.0。

    非公有制小企业特别是私营小企业吸纳从业人员增长最为迅速。2001年,全市非公有制小企业的从业人员达208.6万人,占小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32.6%,其中私营小企业126.1人,比1999年猛增83.9%,其中2001年新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5万人。混合所有制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日益增强,从业人员达113.5万人,占全部小企业从业人员的17.8%,比1999年增长47.7%。到2001年底,全市在非公有制小企业和混合所有制小企业从业的人员已达312.1万人,占全市小企业从业人员的50.4%,超过了公有制小企业从业人数总和。

    上述数据充分表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经济调整力度的加大,上海职工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不再是人们就业的唯一选择,而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二是就业行业多元化,传统工业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新兴的第一和第三产业已成为吸引就业的重要方向。三是小企业提供了全市85%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上海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小企业吸纳就业功能的不断增强,在保障和促进上海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吸引创业的重要形式。

    投资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社会资金创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突出表现在:
    
    第一,外省市来沪投资小企业激增。2001年外省市非自然人来沪直接设立全资或控股企业达861户,同比增加45.2%;来沪参与投资小企业232户,注册资本达153.1亿元和277.2亿元。外省市自然人直接来沪投资也大幅度增长,同年设立小企业户数比上年增加59.2%,注册资本额增加70.3%;在沪参与投资的小企业注册资本51.54亿元。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社会服务业。这折射出,随着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城市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初步显现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吸盘效应”。

    第二,民营科技小企业激增。2001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超过1.5万家,同比增加25.0%,主要分布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和科技咨询业。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专职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比重超过50%,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申请专利数逐年增加,在上海市经认定的11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民营科技小企业已成为上海高技术人才的重要积聚地,科技成果的重要诞生地和高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

    3、发展产业的重要力量。

    上海小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上的作用日益显现,不可低估。尤其是科技服务、信息咨询、市场中介经纪代理等新兴行业和新技术开发、新兴的制造业,几乎都是由小企业投资发展起来的。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小企业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自觉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

    第一,新兴服务型小企业发展迅猛。2001年全市有服务型小企业7.3万户,从业人员68.0万名,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2.9%,实现营业收入和实收资本同比分别增长13.8%和39.6%;与1999年相比,户数增加了1.4倍,从业人员增加了2.3倍,营业收入和实收资本分别增长0.5倍和0.8倍。

    第二,新型的二产小企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市第二产业的小企业达91961户,同比增长9.6%,占全市小企业的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些新增加的绝大多数是科技和资本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小企业。2001年二产小企业的资产总量迅速扩张,达3316.5亿元,同比猛增66.8%;户均拥有资本也由上年的236.9万元提高到360.6万元,大大超过一产和三产小企业的户均资产规模。它表明,有远见的创业者已开始将投资方向从传统的、低层次的三产和二产领域,转到科技、资本含量更高的新兴的第二产业。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适应了发展新兴制造业所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较多的特点。

(四)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从199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小企业发展作为实现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不断改善小企业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是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6个配套实施细则。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区县政府也先后制定实施了促进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且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和完善。2001年以来,市有关方面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出台了14项新政策。如新出台了《上海市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损帐补贴暂行办法》,并拨出2000万元,对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补贴及补助,以逐步形成政府资本、民间资本、商业资本共同参与小企业担保的格局。

    二是结合机构改革,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政府协调、指导、服务职能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各类行政性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以及收费标准,实行 “一门式”服务,简化小企业设立、年检等各项手续,减轻小企业负担。四是深化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推进市场中介组织改制,建立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对小企业的服务、协调和代表作用,改善小企业的市场环境。 

    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提升了小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全社会分工有序、多层次的小企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第一,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打破行业、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初步形成或正在形成以市与区县各级服务机构为主体,专业职能部门和中介机构共同参与,多层次、网络化、全方位的四个小企业体系:一是由行政性协调服务机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三个层面组成,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工作体系;二是针对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突出矛盾,市、区两级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联手合作,财政、企业和社会多种资金来源,多层次、多形式的小企业担保融资体系;三是为提升小企业综合素质,以创业培训为重点的小企业培训体系;四是以“上海小企业”网为主体,由专家咨询、信息交流、网上服务等形式组成的信息服务体系。

    第二,服务机构分工有序,优势互补,推动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协调运转。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要承担全市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协调服务;市和区县服务机构着重为小企业提供直接的、面对面的服务,解决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以及提供社会保险、流动就业、非正规就业等服务;社会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如财会、审计、法律、培训等专业服务。三类服务机构不断根据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由于职责明确,分工有序,实现了市服务机构、区县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互补,既培育了各自的服务特色,又形成了服务合力,从而促进了全市小企业的发展。

    3、小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第一,投资、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民营科技小企业及从事新兴服务业的小企业,其投资者和经营者知识化、年轻化趋势明显,大多是由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原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营者,以及大学毕业生和海外归来的学子创办的。私营小企业也不再仅限于个体工商户和无业人员投资和经营,更多的是由原国有企业职工和知识青年创办,文化层次、知识技能明显提高,因而比较熟悉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自觉地调整产品结构、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第二,小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目前,绝大多数新设立的小企业、由公有制企业改制的小企业和民营小企业,都采取了现代企业制度。全市86%的小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公司制已经成为小企业的主要财产组织形式。特别是不少私营小企业改革家族制、合伙制的组织体制,通过广纳资金和人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全市75%以上的私营小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不少民营科技企业也开始改革传统的产品经营方式,通过介入资本市场进行资产运作,促使企业更快地发展壮大。

二、上海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展望

    展望未来,上海小企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型、社会中介类和都市型、社区服务型小企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小企业的市场经营能力、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将进一步提高;小企业将继续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吸纳就业的重点,发展产业的重点;小企业中的公有资本比例将继续下降,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小企业将成为上海小企业的主体。全市小企业的规模总量将大大扩张,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地位作用将大大提升。

    然而,综观2001年上海小企业的发展轨迹,也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小企业的实收资本普遍不足。2001年上海小企业的户均规模为:从业人员24人、营业收入283.5万元、拥有资产165.1万元、拥有资本162.0万元。折算到人,人均营业收入11.8万元、资产6.9万元、资本6.8万元。总体上看,上海的小企业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使得众多小企业捉襟见肘,很难投入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已经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许多公有制小企业历史包袱较重;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小企业处于初创时期,还未完成资本积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三是目前市、区县和专业贷款机构的担保资金不足,以及对小企业的贷款担保服务尚有差距。亟需下功夫切实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公有资本可退出的空间很大。目前上海公有制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中公有资本仍占绝对比重。在国有小企业中,国有资本占70.1%、集体资本占2.3%;集体小企业中,国有资本占4.4%,集体资本占73.7%。这些区县公有制小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中,而且近几年来国有资产仅退出10%左右。

    由此可见,目前上海小企业中可退出的公有资本数量巨大。结合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区县小企业中公有资本的退出步伐,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改革任务。

    第三,公有制小企业经济效益仍比较低。上海公有制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上比上年有所提高,但仍不够理想。从投入产出的效率看,国有和集体小企业每万元资产与实现万元营业收入之比分别是1:1.83和1;1.24;而私营小企业高达1:5.17,分别是国有小企业的2.83倍、集体小企业的4.17倍。再以人均营业收入比较,私营小企业为12.1万元/人,也比国有小企业高1万元/人,比集体小企业高1.8万元/人。经济效益的差距,集中暴露出公有制小企业体制、机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因此,加快企业机制转换,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经济效益,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目前存在的矛盾,要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着力解决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小企业更快发展。
    
    1、缓解资金矛盾,增强小企业竞争力

    目前,上海小企业在发展中已凸现出资本短缺,实力较弱的矛盾。为增强入世后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切实转换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在指导、协调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小企业减少投资风险,加快向“小而强”、“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形成与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采取建立风险投资资金,增加贷款担保资金筹措,开展专业担保机构、市和区县担保组织、企业互助担保等多形式的贷款担保等途径来缓解困扰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都市型工业小企业、社区服务型小企业和农业小企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推动上海小企业更快地发展壮大。三是政府和协会要引导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靠大联大”,把产业资本和科技资本、知识资本结合起来,壮大资金规模,增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

    2、结合国有经济调整,加大小企业改制力度

    目前上海公有制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中公有资本仍占绝对比重,具有巨大的退出空间。加大对小企业的改制力度,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促进国有资本退出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一,以深化企业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动区县综合改革。针对公有制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地区,而且基本没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实际,把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和推进区县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结合起来,采取小企业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产权转让、开放股权、租赁承包、拍卖变现等方式,推动更多的国有、集体资产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第二,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经济。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资产重组,一面推动小企业的国有资本向其他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参股,稀释国有资本比例;一面吸引其他社会资本置换小企业的国有存量资本,逐步减少小企业的国有资产总量,实现国有资本的尽快退出。第三,腾出空间,大力吸引民间投资。要完善和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小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革的政策,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盘活和退出国有资本;尤其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国有企事业单位富余的技术、管理人员、自然人和下岗职工出资置换国有小企业资产,创办非公有制小企业。

    3、深化企业改革,尽快提高公有制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是促进公有制小企业尽快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促进公有制小企业财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本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第二,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解决小企业债务处置和人员分流难题,帮助国有小企业提高应对加入WTO 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实力。第三,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劳动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以及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制度,充分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办好企业的积极性。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尽快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上述措施,发挥国有小企业在推动上海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文章摘自— “上海小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