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类
如何准备好辨赛 (6千字)
当开完领队会议后,就决定了一个正常锦标赛的辩论题目,题目产生后就一般的初学的选手而言,此一阶段的准备工作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新手们别过于心急,经历此一阶段后才能大跃进因而「超英赶美」。

一、初步资料的搜集

所谓的「初步资料」乃是辅助性的帮助大家去了解辩题的相关背景知识,与丰富思考的空间。广义的来说,所谓的资料可指的是「相关信息与知识」,泛指平常所涉略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与文化等讯息。这是上策。(建议平常多关心国家大事、多看新闻或报纸社论,平常的努力会不经意地出现在讨论与实战的过程中)

若是平常功课烦忙,外务众多;或是辩题诲涩艰辛,难以望文生义;亦或是个人资质驽钝(都是好借口)——赛前总要临时抱佛脚吧!赶紧去央图、市图、政大社资中心、政大国关中心、国家各部会图书馆、网站找资料吧,剪报、期刊、论文、法条,打个关键词就有印不完的数据。再不然借一推工具书回去硬读也能找到一些灵感与想法。这是中策。

倘若连关键词都想不出来,时间紧迫;借回来的书形同「天书经文」难以下咽,此时该当如何?所幸当下辩论网站多如牛毛(例如中华辩协网站、哲智思辩网站都是一时之选)求救于优秀学长姐不失为唯一选择,各校演辩社亦有指导老师之编制,死到临头,总得硬着头皮行「程门立雪」之礼吧!但这实属下策,因为如此一来丧失了藉由「辩论」这个杠杆求取「知识」的过程,况且,只有自己找来的东西才是实的。

切记,别尽问些会令学长姐们吐血的问题!举几个失败案例:

复兴某学弟:「学长,生活的目的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同一人:「学长,为什么要自由?为什么要平等?为什么要博爱?」

铭传某学妹:「学长,这题目找不到数据,我打关键词后,数据是零笔」

学长:「不会吧!?有这么难的题目吗?你打什么关键词呀?」

学妹:「我打的关键词最保守了,就是两税合一后我国高科技产业应取消特别之租税优惠」

二、析辩题与核心价值的产生

有了材料,才有可能开始分析辩题的动力。所谓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这个题目的意义,价值不可能凭空而来——起码在高中学习辩论的过程是如此,许多学弟妹自许是「佛祖再世,康德第二」,可爱有余,认识不清。

核心价值指导着人的思维,所有往后的论点,不外是核心价值的开展与包装。核心价值不是一种历史性的叙述与文本,更不是长篇大论之作,力求简单扼要,贯穿辩题,跨越正反方。核心价值着重「辨证性思维」,突出「对立面的思考与渗透」。其实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所隐含的价值必然不是「零和的」;只是「主要与次要之争」「孰轻孰重的问题」。

以下是学长想的,供做参考:

我国股票市场应取消涨跌幅限制——市场机能与政府职能之争

我国立法委员质询权应取消限制——专家政治与民意政治之争

我国区域立法委员选举应采单一选区——单一的效率与多元的民意之争

我国应实施老人年金——万能政府与有限政府之争

我国普通刑法应废除死刑——人道与应报之争

我国应继续兴建核能发电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育之争

检证操作阶段

经历了认识阶段的努力与讨论后,我们对于辩论题目多少有的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前一个阶段的努力属于纸上谈兵与冥想层次,在这一个阶段,我们重视的是实际层次的检证与论点的操作。

一、假设性需要的提出

这是将核心价值转换成一般性论点中需要性的过程。要注意下列几点

所谓的假设性是一种类似「草稿」的过程,发生错误时就必须扬弃从新来过。假设性需要的产生必须与核心价值的共识一致,而且需经过所有讨论者激烈的批判。若要让这个部分的工作能完成,逻辑性的检证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逻辑上的链接关系重视的是「必然与必要条件」而非「间接的充要条件」

举个实例作说明:

核电的正方核心价值的认知为「经济发展很重要,缺电就完了」。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假设性需要,在逻辑上与一般性论点的要求上起码要求如下:

经济发展对台湾的重要性。(上位概念也是原始核心价值)

缺电必然会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发展(核心价值切入命题)

台湾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必然存在缺电的问题(现状弊害)

缺电的问题除盖核四外必然无法解决。(得出结论下接制度设计)

老人年金的正方核心价值的认知为「重视社会福利的万能政府才是好政府」。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假设性需要,在逻辑上与一般性论点的要求上起码要求如下:

为何万能政府与福利国是我们该追寻的(上位概念也是原始核心价值)

老人的社会安全问题必然是社会福利的一环(核心价值切入命题)

台湾目前的老人于现状下必然存在经济安全的问题(现状弊害)

老人的经济安全问题除了实施老人年金外必然无法解决(得出结论下接制度设计)

二、制度的设计

在「假设性需要」的激烈讨论中能取的共识,并能上手操作后,便能着手进行所谓制度的设计。制度可以分为主要制度与辅助性的配套制度。

「开放与成立式命题」所负担的制度设计责任比「废除式命题」重。

制度的设计主要是牵扯到几个W的问题(Where、When、Who、How)

制度的设计必须要和需要性假设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调整总结的阶段

政策性辩论其实是很实证主义的(关于这点,许多人都有不同的评断,我想学长用比较中性的态度去对待,不想增添许多价值评断),因此资料的运用与举证往往成为比赛的关键。在此一阶段的所有流程都是接近架构设计与论点整合的阶段。

一、资料的再搜集

用以验证先前所做之「假设性需要」「制度的设计」的假设具有现实性的基础而非逻辑上的空想。

在个别论点的部分,用实证资料强化论证的效果与强度。

用以检证个别论点推论过程的合理性。

找寻反证资料。

若没有资料的证明或资料明显出现先前任何一步骤产生谬误,必须要有割舍与从新来过的勇气。

二、整体论点架构损益比的整合

用制度存在的优势整理出有利于己方的利益。换言之——如果能贴近制度的特色比较出利益是上上策。

损益比的整合一定要归纳、清晰,切记不要零散论点各处。(对裁判有莫大的心理作用与效果)

除了突出持方的利益外,一定要尝试去处理损害控制。
比赛前一天我能做的事

资料的整理与分类,免得隔天上场一团乱。

架构的最后确定与复习,重点是来探望的学长们除非有参予讨论,或是有

万全把握,从新架一个新架构,说服众人,否则宁可帮学弟妹修修论点就好,切勿帮倒忙。

上场辨士应该按照辩士职责处理架构,一辩的申论稿,反一的质询内容,

二辩的攻防表,三辩的反推表,都是最后可以演练的并再加强的。

若是行有余力的话,不妨所有人一起演练场上的攻防。

若是体力旺盛、孤枕难免的话,不妨打场简单的仿真赛吧 。
再论场上出现的一些状况

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还是萧规曹随?

要不要丢稿?先狂拆正方需要性还是保守一点只做交锋损益比?

讲过的论点,到底还要不要再讲?

要不要冒论点跳动的风险修正几方制度,甚至纠正先前己方辩士的论点?

二、多头出击还是致命一击?拳击理论的适用性?

如果我的对手在正方一辩申论时提出五个需要性,像是打散弹枪一样我又该如何处理?

三、再论初步成立方案——正方参加比赛的入场券。

四、再论连续性攻防对场上选手的心理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