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题
2002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专生本)招生统一试卷答案—教育理论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社会、认识
  
  12.心理、劳动
  
  13.壬寅、癸卯
  
  14.国民、学校
  
  15.对象(客体)、主体
  
  16.实物、模象
  
  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教学
  
  18.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B 27.D 28.C 29.C 30.A 31.A 32.B 33.D 33.C
  
  六、填空题
  
  35.操作(动作)智力(认知)
  
  36.分析诊断帮助指导
  
  37.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8.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39.分散(分心)分配
  
  40.意志理智(认知)
  
  41.自觉性自制力
  
  42.心理现象(心理活动)规律
  
  43.类型水平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4.(1)联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②情绪对对认识有动力作用。
  
  (2)区别:
  
  ①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规律),情绪、情感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②认识过程随意性强,情绪随意性弱,只有通过认识作用,情绪活动才有某些随意性;
  
  ③情绪比认识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45.①降低学习效率;
  
  ②影响考试成绩;
  
  ③形成焦虑性人格。
  
  46.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③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④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影响遗忘;
  
  ⑤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7.①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②作业难,最佳动机水平低;
  
  ③作业容易,最佳动机水平高。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8.①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②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⑤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并能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