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外语
成人三级英语阅读理解过关方案精解

  1.略读

  略读(或称为跳跃式阅读)的重点在于找出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可以运用词汇手段(如词根、前缀、后缀等)、靠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方法了解不认识的词汇或句子的含义。

  首先看一下标题,接着读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浏览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后读完结尾段。

  要点一:将不熟悉的困难词语放弃不读,领会句子大意。

  要点二:阅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较长的句子,可以通过语法结构了解什么是支撑主题的细节描写句,略去细节描写的部分,直接读出其中心含义。

  要点三:特别注意那些重要的构词和标点符号,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重要词汇意义的改变。

  通常,略读适用于考查文章言主旨或大意的试题。

  相关阅读:2006成人高考考前复习基本策略

  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06年版)》业已出台,新一轮成人高考的考前复习高潮即将到来。不少考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以圆自己的大学梦想。那么,如何搞好考前复习呢?应考生之邀,提供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确定报考方向

  考生应尽早根据工作或择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目标以及兴趣爱好确定报考方向,因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专业类别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例如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与外语,文史财经类加试科目为文综(历史、地理);理工农医类加试科目为理综(物理、化学)。专科起点升本科必考科目政治与外语,报考不同的专业还须分别加试高等数学(二)、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艺术概论、民法、教学理论、生态学基础和医学综合等考试科目。

  二、认真学习新《大纲》

  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06年版)》既是考试命题依据,又是考前复习的依据,考前复习应严格在《大纲》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认真学习新《大纲》,必须注意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区别,注意新旧成考《大纲》的区别,最新修订的《大纲》再次强调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更好地兼顾参加成人高考的各方面的生源,充分体现入学考试目标。认真学习新《大纲》,必须注意《大纲》中所规定的复习考试内容(各知识点及相应的考核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试卷内容比例、试卷题型比例及试题难易比例)。认真学习新《大纲》,必须注意《大纲》中所附的样题,直观地了解试卷结构,较深刻理解对《大纲》中所列知识点的考核要求,从而了解并且把握成人高考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使得考前复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三、考前复习三阶段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考核要求、不同的学习规律及不同的复习方法,但无论哪一门课程的考前复习大致上都可以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夯实基础(3月—7月)。按照《大纲》所列复习考试内容,全面地、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狠下功夫,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讲深讲透、一丝不苟,对基本原理要弄通弄懂、不留死角。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重视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应注意各知识点的归纳与类比、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纵向与横向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基本框架,形成知识网络,总体把握知识脉络。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强化练习(8月—9月)。在全面地、系统地复习的基础上要加强重点复习,紧紧地抓住主要知识点、常出题的知识点、容易得分的知识点的复习。成人高考的任何科目考核的重点都是能力的考查,因此复习中要加强练习,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寻求基本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如语文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数学科的思维能力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科阅读理解能力即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第三阶段:冲刺复习,模拟测试(9月底—10月初)。在重点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测试,一方面通过测试发现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拾遗补缺,及时进行纠正与加工。另一方面,通过测试,熟悉考试环境,进行心理调整,求得应试最佳心态,提高应试能力。

  四、考前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精心选购必备的适当的复习资料,如应备有《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06年版)》、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成考复习教材以及近年来成考试题汇编。

  2.慎重选报有资质的、高质量的成人高考辅导学校参加学习,其基本条件是:具有熟悉学科复习考试内容、掌握成人高考教学基本规律与特点、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有极强责任心与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的学校。不要光听其名,而要看其实。

  3.要高效率、高质量进行考前复习,就要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自强不息,执着追求,难在坚持,贵在自觉。不盲目乐观,也不自卑自弃,不心存侥幸,也不猜题押宝,而应以“不变应万变”,踏踏实实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上多下功夫。

  4.加强练习是培养能力、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练习作题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求质量,不能以多取优,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寻求一般的解题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近年来的成人试题分析,考查的着重点放在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上,总体上是降低难度的趋势,因此练习中更应强调通性通法,不应钟情于偏题、怪题、难题。

  成人高考的考前复习基本策略应是:及早动手,合理安排,认真刻苦,讲究方法,遵循规律,信心满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祝愿参加2006年成人高考的考生取得成功。

  2.迅读

  考生在考试时除需要了解段落的主题或文章的中心思想,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细节。目的是迅速从文中找到所需信息,解决问题。

  要领一:首先确定你需要什么事实和细节,并对其形式进行估计。

  要领二:在略读中由于对各段落和句子已进行过分析,已大致了解主题和细节,并进行过勾勒,这时就可以考虑确定在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有关细节或说明。

  要领三:尽快用眼睛扫过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细节描述部分,并在有关句子下做出各种记忆符号。文章浏览完毕,再将划线部分(或做其他符号)重新详读一次,并进行适当推理。

  通常,迅读法适用于事实、细节型阅读理解试题。

  相关阅读:成人高考英语语法归纳与练习

  从2002年起,研究生英语考试取消了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将此部分改考为听力。但取消了此部分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意味着英语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不重要。

  根据以往英语取得高分同学的经验和海文英语辅导名师的建议,他们都一致认为英语语法和词汇是学好、考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其实完形填空是对语法、词汇的综合考查,但更关键的是学好此部分有助于对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句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做好阅读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译汉,写好作文。因此,我们在此编写了有关重点语法的知识点,并将陆续登出,同时将刊登一些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切不可因不靠它们而忽视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情态动词

  一、情态动词的现在完成式的用法

  情态动词现在完成式主要有两个功能: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和表示虚拟语气。在这两个方面must/mustn‘t,;can/cann’t;need/needn‘t;may/mayn’t;might/mightn‘t;should/shouldn’t;

  ougtht等情态动词+完成式表示的意思是有一定区别的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

  1)must have+过去分词,表示对已发生情况的肯定推测,译为“(昨天)一定……”。如:

  My pain apparent the moment I walked into the room, for the first man I met asked sympathetically:“ 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

  [A] must be [B] had been [C] must have been [D] had to be

  (答案为C)

  2)can‘t / couldn’t have+过去分词,表示对已发生情况的否定推测,译为“(昨天)一定没……”。如:

  Mary my letter; otherwise she would have replied before now.

  [A] couldn‘t have received [B] ought to have received

  [C] has received [D] shouldn‘t have received

  (答案为A)

  3)may / might have +过去分词,表示对已发生的事情做不肯定、可能性很小的推测,或事实上根本没发生,译为“也许……”。如:

  At Florida Power‘s Crystal River plant, a potentially serious leakage of radioactive water may have been unknowingly caused by an electrician.

  2.表示虚拟语气。

  1) needn‘t have + 过去分词,表示做了不必做的事,相当于“didn’t need to do”,译为“其实没必要……”。如:

  You needn‘t have come over yourself.

  As it turned out to be a small house party, we so formally.

  [A] needn‘t dress up [B]did not need have dressed up

  [C] did not need dress up [D] needn‘t have dressed up

  (没有必要穿的那么正式,体现是说话者的建议,实际结果是否真的穿的很正式没有确定,答案为D)

  2)should have +过去分词,表示应该做某事但实际上未做,译为“本应该……”should not + have过去分词表示本不应该做某事但实际上做了,译为“本不应该……”。如:

  I regret having left the work unfinished; I should have planned everything ahead carefully.

  我本来应该事先认真地把每件事情规划的很好,但实际上作者还是没有规划好,以至工作没有完成。

  3) ought to have +过去分词,表示动作按理该发生了,但实际上未发生,译为“该……”,与should 的完成式含义类似。如:

  The porter ought to have called the fire-brigade as soon as he saw the fire in the stock, which went up in smoke .

  4) could have +过去分词,表示过去本来可以做但却未做,译为“完全可以……”。这点与ought/should/ have +过去分词用法相似。如:

  What you said is right, but you could have phrased it more tactfully.

  5) may/ might have +过去分词,表示过去可以做但实际未做,译为“(那样)也许会……”。如:

  It might have been better to include more punchy statistics and photos of equipment in the introduction to further assist first-time office automation managers.

  二、几个情态动词常考的句型:

  1).may/might (just) as well “不妨,最好”,与had better相近;

  Since the flight was cancelled, you might as well go by train.

  既然航班已经取消了,你不妨乘火车吧。相当于you had better go by train.

  2).cannot / can‘t…too …“越……越好,怎么也不过分”。注意这个句型的变体cannot…over…。如:

  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when you drive a car.驾车时候,越小心越好。

  The final chapter covers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is subject cannot be over emphasized .

  3).usedn‘t 或did’t use to 为used to (do) 的否定式。

  4).should 除了“应该”一层意思外,考研大纲还规定要掌握其“竟然”的意思。如:I didn‘t expect that he should have behaved like that. 我无法想象他竟然这样做。

  三、情态动词被动关系的主动表达法

  1. want, require, worth(形容词)后面接doing也可以表示被动意义。

  Your hair wants cutting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The floor requires washing.

  2.need既可以用need to be done 也可以使用need doing ,两种形式都表达被动的意义

  The house needs painting= the house needs to be painted.

  The watch needed repairing= the watch needed to be repaired.

  3.研读

  除了在阅读理解中运用略读和迅读之外,有时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某一特定部分,力求对其有较深的理解,或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推断等。这时就需要对这部分仔细阅读,以便理解作者言外之意。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推断型阅读理解试题。

  4.整体阅读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知识和信息是存在于整篇文章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句之内。在阅读句、段、篇时都应从整体原则出发。这样才能既理解字面含义,又能洞察深层含义;既能看到上下文呼应的语言结构,又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潜在含义;既能了解文章的各局部的含义,又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对整篇文章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