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主考院校 > 四川师范大学 > 学院动态 >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社会学概论的复习重点汇总有吗?

发布时间:2020-02-20 15:38:45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社会学概论的复习重点汇总有吗?
      关于考生咨询的“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社会学概论的复习重点汇总有吗?”等问题,四川自考网就此给予解答。
四川师范大学自考社会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04年多选)
社会学创立的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 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06、05、04、04、03、03、02单选)
1.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有“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2.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的。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04、06、06、05、04选择题目)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规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功能分析是涂尔干的主要贡献。
3.马克斯·韦伯。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将社会行动分为不同的类型,韦伯从合理性出发,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韦伯还对科层制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
识记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选择题目)。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学创立的主要贡献。P7-8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一、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并没有最先在欧洲形成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得到长足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是它传到美国以后发生的事情。(选择)
最早将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选择)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选择)
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萨姆纳、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选择)
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学术贡献:开拓现代城市社区研究;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创建符号互动论。(简答)P14
二、战后西欧社会学
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为:
(1)趋向制度化,有较多大学与科研机构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
(2)研究中心转向现实;
(3)研究课题与社会学理论的多样化;
(4)受美国社会学的影响。P16(简答题)
三、苏俄社会学 的代表人物
米海洛夫斯基等人的主观社会学、列宁、普列汉诺夫、布哈林、斯大林等人的社会学观点和主张。(选择题)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识记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代表人物:
(1)传入时期(1891-1911),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康有为、严复。
(2)成长时期(1912-1927),代表人物有余天休、陈达等。
(3)建设时期(1928-1951年),代表人物有晏阳初、李景汉、许仕廉、张鸿钧等。
(4)中断时期(1952-1978年),社会学专业与研究被错误地取
(5)恢复重建时期(1979-),1979年年得以恢复重建,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费孝通、雷洁琼、田汝康等。(02年4月单选题目考察邓小平同志的讲话。)
重点识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选择题目考察。
重点把握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简答题目考察。P14
重点把握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简答题目考察。P16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一、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近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P21(名词解释)
二、社会在中国的本土化
识记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人物: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和费孝通。(04.4单选3考察费孝通关于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观点。)
重点掌握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1、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科层制(04.4名词解释39)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社会学研究什么有多种意见,至今未有比较一致的意见。这众多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型: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涂尔干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看法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马克思主义派的社会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本书综合各家意见认为,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重点)
二、社会学的特征 (06\05\05单选题目)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是:
1、整体性:从整体性角度考察、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
2、综合性:综合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某一专门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二是,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的。
3、实证性:社会学创立之初就特别强调实证。
4、应用性:社会学是应用性极强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知识贴近生活;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个人也可以用。
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一、研究功能(06.4.5/05.4.34/04.48)
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的任务是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将会怎样”,“应该怎么办”。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传统社会学研究注重描述性功能,现代社会学把规范性研究看作是自身的最终目的。
二、教育功能
社会学所提供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民常识。它的教育功能,一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二是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作好职业准备做好日常决策,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
三、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学以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的一大突出任务。
中国社会学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保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怎样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立规范;其二是提供模式;其三是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02.4.20)
社会学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前进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提出克服或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种研究称之为?°社会批评?±。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界定
社会学研究方法也称社会研究方法,所谓研究,是指以科学的态度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筹划阶段
包括选题、建立研究假设、制定调查工具、组织人力、筹集研究经费五项工作。
(二)实施阶段。
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行,依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
(三)总结阶段
其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06.4.6/05.4.6/04.4.9)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二)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社会实验法
社会实验方法是在已有社会理论或假设的引导下,按照实验设计的模型,有控制地设置某些条件和变量,直接观察、记录、分析这一研究对象前后变化的一套办法和程序。
(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识记、领会)
(一)社会的涵义(04.4名词解释37)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二)社会的基本特征(06.4.32/02.4.36多选)
社会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去,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人是特殊的自然,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的要素很多,但需要经过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
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了解)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领会、应用)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第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所谓劳动,是指人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精神)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活动。劳动是一种永恒的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
1.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
2.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进,也改变了人类自己。
3.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唯一的一种途径。
4.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人的这种需要,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动力,是人的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人的行为动力不是直接来源于生理需求和本能,而是来源于需要的活动。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人的需要是相对的、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把人们的需要分为三章: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对享受资料的需要和对发展资料的需要。
(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它的存在、发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 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其涵义有:
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的客观实在。
第二,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
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社会观
迄今为止,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才是科学的社会观,其原因有:(1)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2)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学和社会学至多是积累了片断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中的个别方面。马克思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形态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的周密的分析。(3)马克思指出了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任何其它社会观无法比拟的。当然,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而不是封闭的、僵化的。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个人与社会
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一)角色人格体系(06.4.37名词解释)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发生关系,角色时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是社会网络最小的纽结。
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规定,而角色扮演是人格化的。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它给角色以个性活力。
(二)价值规范体系
价值标准是人格的三要素之一,包含在角色人格体系之中。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三)全体制度体系
为了角色行为的有序性,人们设置了权力。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
(四)行为交换体系
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建立关系网络的内在依据,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人的行为如何满足需求呢?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交换式经济学家的术语,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将人的一切关系都视为交换关系进行了分析。交换与分工相连,分工与权力相关。交换、分工与权力编织着一个不断增长并贯穿整个社会过程的网络。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
综合各家之见解,文化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本书所讲的是广义文化。
(二)文化的特征(06.4.8/06.4.9/05.4.8/04.4.10/04.4.11)
(1)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2)文化是人们后天学习获得的;文化是通过后显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文化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4)文化具有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
(5)文化是多样的,特殊性是文化的本质。同时,不同文化间也具有共性。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识记)
(一)物质形态要素
(二)精神形态要素
(三)语言符号要素
(四)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三、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结构(05.4.9/03.4.26(多))
文化体系是由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组成的。
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如茶文化中,茶叶、饮茶的动作等都是茶文化的元素。
2.文化集丛是由一组在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元素组成的一个更大功能单位,如茶集丛、酒集丛等。
3.文化模式有两种意义,一是按照文化特征的不同,把各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不同的文化模式。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模式是把不同的文化互相区别开,这是文化模式的特殊意义;另一种涵义的文化模式是指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在功能上互相关联、依存而构成的文化整体,任何文化都是如此,所以是普遍的文化模式。
(二)文化功能(05.4.32)
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文化整合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①价值整合。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②规范整合。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③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2.导向功能。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
①提供知识。
②协调社会工程管理与目标。
③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3.负功能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现,后者是负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现。正向功能保持社会体系的均衡,负向功能破坏这种均衡。
第二节 文化的规范体系
一、习俗
(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04.4.13)
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习俗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首先,自然环境影响习俗;
其次,习俗还和社会环境有关,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习俗;
再次,习俗,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习俗的功能
习俗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最普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这是任何其他社会规范无法相比的。
从习俗作用的方向上看,对社会发展来说,有其积极作用的,也有起消极作用的,还有的习俗作用是中性的。
其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某种需求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习俗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关系不大的习俗的作用是中性的。
二、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06.4.10)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二)道德建设
治理国家从来就是靠法治和德治两手的。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要弘扬时代精神,有所创新。
三、法律
(一)法律的本质与特征(05.4.10)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如下特征:
公正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守法,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制裁,犯同样的罪,受到同样的制裁,不能因人而异,否则法律便失去了准绳的意义。
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性表现在违法必究上,也表现为执法机关的判决和裁定具有强制性上。
(二)法律的社会功能
1.惩罚功能,法律的惩罚功能是对违法犯罪分子说的。
2.威慑功能,一旦犯罪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的威胁,从而使得犯罪分子打消犯罪的念头或停止犯罪的准备活动。
3.教育功能,通过在制定、司法过程中使得公众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起到教育公众的作用。
四、宗教
(一)宗教的概念
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宗教包括神灵观念、仪式、组织、物质设备和教徒等要素。
(二)宗教的功能
宗教具有如下的正向功能:
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三)宗教和邪教的区别(05.4.45简答)
第三节 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文化交流的概念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04.4.37名词解释/02.4.35多选)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文化传播是一个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将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与显示阶段;(2)选择阶段;(3)采纳融合阶段。
从地理空间来看,文化传播是以信息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两递减的规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传入最多,影响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距离信息源越远,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
人是文化传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书籍和其他大众传媒以及网络技术等都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有译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文化采借的标准主要有有用性、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根据这两个标准,文化采借一般是物质文化采借先于精神文化采借。
(四)文化冲突(06.4.41名词解释)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冲突不仅表现为有组织的文化冲突,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文化冲突;此外,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具有阶级性。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中西文化交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后来的唐朝开辟的第三条丝绸之路,元朝除了商贸往来及人员交往之外,还有通婚,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后来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迫打开,与洋人进行不平等贸易等。
直到1979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我们逐步走上了平等的交流。
历年真题考点总结与重点预测
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功能
习俗的起源和形成
道德的概念
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文化传播
文化冲突
更多四川自考资讯关注四川自考网www.tfzikao.com